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孝順不能等 免費帳單奉茶感謝

孝順不能等 免費帳單奉茶感謝

E-mail 列印
「奉茶過程,我很感動,讓孩子學到人文禮儀,讓孩子學會聲色柔和。」家長王燕華臉龐堆滿笑容,喜孜孜說著。

淡淡的四月天,天氣乍暖還寒。苗栗兒童親子成長班學員和家長共計六十八位,大手牽小手,踩著愉悅的腳步 ,來到苗栗園區二樓佛堂,工作人員二十二位用心服務。4月23日,課程主題「孝順」,教導學員要懂得孝順父母,在適當的時機幫忙父母。

◎免費帳單

要如何協助爸爸、媽媽呢?答案就在──行動劇場「免費帳單」,劇中的媽媽由劉碧瑩老師扮演,女兒小芳由班主任徐秋芳飾演。

劇情描述,媽媽覺得小芳是一位聰明的孩子,有商業頭腦,鼓勵做家事可以賺錢。小芳覺得好好玩,而且還可以獲得獎金。小芳說:「以後有什麼事,都可以叫我做。」

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家,小芳拿出一系列清單,收衣服三十元,整理房間五十元,拖地板五十元……伸出雙手等著要拿錢。

媽媽拿出一整串免費帳單一一細數,媽媽懷胎十個月,生產疼痛指數十級免費,賺錢供給孩子讀書免費,煮三餐免費……

學員鏗鏘有力地回應:「全部都是免費。」

媽媽斥責小芳,妳做一點家事,就要求回報,而且家事是全家人的事,大家要互相分攤,幫家裡工作,要無私付出。

小芳恍然大悟,壓低聲音說:「我錯了,媽媽辛苦了!」

期盼藉由行動劇場演出,讓學員了解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付出無所求,啟發學員們的感恩心與同理心。

◎及時孝順

「孝順問與答」,學員及家長分開上課,學員在佛堂,邱明娟老師請大家深呼吸,好好說,誰先說,想個好辦法。請相互分享日常生活中,當碰到下列情境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

看電視正精采時,媽媽卻要我幫忙接電話。老師交代要帶的物品,到了睡覺前,才發現媽媽忘了買。放學回家想休息一下,媽媽卻一直催我去洗澡。

經過討論,禪定班學員回饋,媽媽因為上班很累,想放鬆。因為很忙,想叫小孩分擔,弟妹很調皮,要幫忙照顧。

還有忍辱班學員回饋,不能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吃完再看。吃飯看電視,降低時間效率,沒有心情和家人聊天。看電視吃太少,營養不會均衡。

「你為爸爸、媽媽、家人們,做過哪些讓他們開心的事?」孝順自我評量表,經常會跟父母親問好或說早安晚安。父母親要求我做的事情,都能聽話並馬上完成,讓孝順成為一種習慣。

學員周咏潔說:「洗碗、拖地、擦桌椅……這些都是我平常幫家裡做的事,希望爸媽會高興。」

另外家長在教室,退而不休的張月齡老師,擁有為人師表的特質,臉上帶著親切笑容,以「孝順」為主題,引導家長們踴躍分享教養孩子的方式。家長們一致取得共識,認為「陪伴」是孩子成長過程不可缺少的。當父母親提供食、衣、住、行、育、樂,讓孩子享用的同時,也要分派家事,讓他們共同承擔,慢慢學會在生活上獨立自主,並及時讚美。多給孩子時間,與孩子互動,才是愛他、關心他。

學員黃子耘的媽媽周佩瑛表示:「女兒在親子班上課,已邁入第六年。從一、二年級懵懵懂懂的年紀,和學長、學姊一起聽故事,老師授課吸取善知識,慢慢成長到六年級。已懂得體會什麼叫做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學到很多善知識。」

◎恭敬奉茶

大家最期待,「為你奉上一杯茶」這個單元,隨著〈感恩.尊重.愛〉的樂聲,學員依序整隊,步伐整齊,小心翼翼捧著茶盤,亦步亦趨來到家人前,恭敬有禮奉茶。第一口口說好話,第二口心想好意,第三口身行好事。喝茶後,學員上前緊緊擁抱家人,輕聲細語說:「感恩您!」

家人笑逐顏開,藏不住的喜悅,綻放在臉頰……

家長黃鵬宇歡喜地道出:「真是感動!小孩子很貼心,尤其在這個有意義的奉茶活動,暖心舉止,『喝在嘴裡,溫暖在心裡。』感受得到孩子的成長和懂事,感恩慈濟提供這麼好的教育環境,讓我們父子受益良多。」

想來體驗親子班課程,遠從基隆來參加的楊品樂,小小年紀童言童語:「我很喜歡阿嬤,今天(4/23)要奉茶給她喝,希望阿嬤喝到茶的當下,能夠歡喜開心,也希望阿嬤每日平安健康。」

臉上帶著微笑的家長林佩瑛說:「孩子很乖,感謝阿嬤買好吃的東西給他們吃,還時常叮嚀口說好話,所以,兒子(楊品樂)要奉茶給阿嬤喝。」希望孩子藉由「奉茶」儀式,體悟做一個有孝心、愛心、善心、福德兼修的人。

「我家有兩個女兒在親子班就讀,外婆是慈濟人,之前就有接觸慈濟,姊妹從小在美善的環境長大。比如在路邊看見垃圾,就會隨手撿起來,在慈濟學到的常識,維護環境或幫助別人等,這些觀念,不用我多說,善的種子已經埋入心中。」家長鍾茵竹進一步談到,妹妹讀幼稚園大班,處於活潑的階段,但是每次來上課,對她們來說,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目前是國中二年級學生的小志工劉承芳,在親子成長班「服務學習」。他靦腆地說:「雖然之前從未參加親子班課程,但是藉由擔任小志工身分,透過課程陪伴和輔導小朋友,不只使自己待人處事更圓融和穩重,也更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盡量付出。」

臉頰有可愛小酒窩,帶點兒稚氣的學員張銘倫分享:「平時爸爸工作很辛苦,遇到親子班上課,他都會全程陪同。我會利用課暇之餘,分擔幫忙做家事,減輕爸爸的勞苦,並且努力用功讀書,得到好成績,報答父母親。」

時光在彈指之間逝去,指針近十二點,豐富感人的課程圓滿結束。孝道悄然刻印在學員心坎裡,留下永恆難忘的記憶。

圖左 :要如何協助爸爸、媽媽呢?答案就在──行動劇場「免費帳單」,劇中的媽媽由劉碧瑩老師(左)扮演,女兒小芳由班主任徐秋芳(右)飾演。[攝影者:楊美君]
圖右 :學員周咏潔說:「洗碗、拖地、擦桌椅……這些都是我平常幫家裡做的事,希望爸媽會高興。」[攝影者:楊美君]

圖左 :手語團康,簡敏慧老師教導〈心中的聲音〉,曲目優美,旋律動聽。[攝影者:楊美君]
圖右 :隨著〈感恩.尊重.愛〉的樂聲,學員依序整隊,步伐整齊,小心翼翼捧著茶盤前進。[攝影者:楊美君]

圖左 :媽媽拿出一整串免費帳單一一細數,媽媽懷胎十個月,生產疼痛指數十級免費,賺錢供給孩子讀書免費,煮三餐免費……[攝影者:邱菊英]
圖右 :邱明娟老師請大家深呼吸,好好說,誰先說,想個好辦法。請相互分享日常生活中,當碰到下列情境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攝影者:邱菊英]

圖左 :大家最期待,「為你奉上一杯茶」這個單元,學員為工作人員及老師奉茶。[攝影者:邱菊英]
圖右 :喝茶後,學員上前緊緊擁抱家人,輕聲細語說:「感恩您!」[攝影者:邱菊英]
圖左 :班主任徐秋芳愛的叮嚀,回家要寫下對爸爸及媽媽感謝的言語。[攝影者:邱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