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有獎徵答 加深醫療新知

有獎徵答 加深醫療新知

E-mail 列印
社區志工第十一期第二次見習課程,於6月12日在苗栗園區舉行,學員及工作人員將近一百三十五位參與。此次課程內容包括造血幹細胞緣起、預防醫學及人醫典範……等為主題。 課程中安排「見苦知福」醫療志工經驗分享,讓學員深入了解慈濟的「醫療志業。」

◎救人一命 無損己身

《無量義經》經文,「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1993年1月留美學人溫文玲,帶著白血病的病痛,到花蓮拜見證嚴上人,敦請慈濟協助血液病患者。上人一念悲心, 本著「慈悲大愛,尊重生命,搶救生命」的信念,歷經許多的艱辛,並收集很多資料,於1993年10月排除萬難成立「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現改名為造血幹細胞)」,是全世界 唯一民間成立造血幹細胞資料庫。

造血幹細胞幹事潘梅珠分享:「十五年前因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因緣,走入慈濟菩薩道,現在能健健康康的站在講台與大家宣導,也證明『救人一命,無損己身』。」她呼籲大家發 揮愛心,能持續支持慈濟「造血幹細胞」的驗血活動,讓愛心生生不息,廣被全球。

宣導結束後,進行有獎徵答:請問,參加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要準備什麼資料?馬上有好多學員舉手搶答,其中一位學員說:「攜帶身分證及事先找好兩個聯絡人的電話與住址。」接 著又問:「週邊血捐贈要打什麼針?」一位學員說:「白血球生長激素。」要打幾針呢?「五針」。到2011年4月份為止,配對成功有幾例?學員說:「二千四百八十二例」,從 學員踴躍的舉手回答,見證他們都非常認真聆聽。

精進組賴月英師姊教導「學佛行儀」及「心素食儀」,龍口含珠,鳳頭飲水,以食就口,展現慈濟人文;一分虔誠,一分福業,「知法」好習慣;「惜法」好氣質;「如法」好人緣, 大家一起來共同學習。

◎「養兒防老」 不如「養身防老」

「三年前,在一個很好的因緣之下與張東祥醫師認識,接引我加入人醫會。第一次參與南庄人醫會,到部落一家一家往診,看見醫師與病患的互動,醫病又醫心;師兄、師姊付出無所 求的精神,讓我很震撼,從中體會到同理心。」因此連進昌醫師將慈濟人文,帶進自己的診所,從此醫、病之間互動改變了,診所也變溫馨了,這是他最大的收獲。

接著,連醫師又與大家分享「預防醫學」。有人說「養兒防老,養房防老」,不如「養身防老。」人的身體機能,到了四十歲以後開始退化了,因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是中 年人的三高。「食物」是殘害生命的首要殺手。

為了自己的健康,第一、調整生活習慣、多運動;第二、改變飲食內容,少攝取飽和性脂肪、高膽固醇、高蛋白質及高脂肪的食物,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真正的「財富」。

◎生命使用權 發出光與熱

午餐後,瞌睡蟲最容易找上門的時候,為了提升大家的精神。首先,由志工曾瑞竹帶動團康「幸福的臉」,輕快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帶著學員們輕輕躍起,聳聳肩膀,一舉手一投足間, 從歌詞中知道,原來「幸福的臉是鏡子的自己,用善良及禮貌與人互動,就能找到開朗、幸福的臉。」

在「醫院」一天當中,就能看盡「生、老、病、死」。「見苦知福」醫療志工的一天,吳芳姿說:「病」不管你病前是多麼有「錢」、有「勢」、有「名」,當你「病」倒時,只不過 是包著尿布,喝著牛奶的小嬰兒一樣。《水懺》經文中有一句「冰肌細滑難跳脫」不要執著這個臭皮囊,要「六根明慧皆清靜,厭離五欲不受縛。」把握健康的身體,充分發揮生命的 使用權,讓生命發出光與熱,才不枉費走過這一生。

學員曾桂玲加入慈濟會員已經七年多了,因為陪伴孩子成長,無法跟緊上人的腳步。黃淑蘭師姊一直希望她參與社區志工研習,對慈濟的四大志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將來在菩薩道上, 才能走的更穩。經過兩次的課程後,對慈濟的歷史,對 上人慈悲的精神,心境和過去完全不同了,「心」更篤定要當志工。

參加頭份的讀書會已經三年多了,學員李燕玉經過兩次的課程,讓她感受很深。上一次「竹筒歲月」課程,她就把「竹筒歲月」的緣由,帶到學校與學生分享,啟發學童善念。這次造 血幹細胞捐贈的課程,上人的悲心與善念,讓全球罹患血癌的病人可以受惠,讓她很感動。雖然已經過了捐贈年齡,但是她會鼓勵家裡的小孩長大後,有因緣可以參與。

募款將近十年了,學員林麗珠因為家業、事業要顧,無法參與慈濟活動。前不久中風多年的婆婆往生圓滿後,才有機會參與此次的社區課程,也感恩先生也一起來上課。她說:「過去 我以為『低血糖』是OK的,今天經過連醫師的講解後,讓我了解原來『低血糖』也是很危險,我會將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娘家的媽媽,要她特別注意,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透過了今日的課程分享,希望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能真正落實在生活中。最後,在「祈禱」聲中,結束今天的「醫療志業」課程,歡喜賦歸,相約下次再見。 .

圖左 : 學員林麗珠(右一)募款將近十年,因緣成熟了,放下事業與先生一起來上課。[攝影者:黃明城]
圖右 : 社區志工第十一期第二次見習課程,於6月12日在苗栗園區舉行,學員及工作人員將近一百三十五位參與。[攝影者:黃明城]

圖左 : 「幸福的臉」,輕快的旋律,學員們輕輕躍起,聳聳肩膀,一舉手一投足間,原來「幸福的臉是鏡子的自己。」[攝影者:黃明城]
圖右 : 志工吳芳姿說:「把握健康的身體,充分發揮生命的使用權,讓生命發出光與熱,才不枉費走過這一生。」[攝影者:黃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