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基隆 發揮長才植福田 用照片記錄人間

發揮長才植福田 用照片記錄人間

E-mail 列印
陳民雄師兄個性溫和、敬老尊賢,深得長輩們的關愛。921地震後,讓他深感無常的可怕,遂利用自身攝影的長才,投入慈濟志工真善美的行列。他雖已屆七十四歲高齡,但仍勇猛 精進,投入志業,分秒不空過,他隨身的照相機,留下一則則慈濟人的故事。

◎個性溫和 深得長輩關愛

一向溫順的陳民雄,對父母百依百順,在家中他排行老二,有一個姊姊,四個弟弟、三個妹妹,其中有四位已往生,目前有二個弟弟、二個妹妹健在,他很珍惜弟妹之間的感情。

陳民雄國小畢業後,在校長和老師的鼓勵下,報考省立花蓮中學初中部,很榮幸上榜了,他是學校唯一上榜的學生,全校師生喜出望外。

但是陳民雄並沒有順利上初中,因為那一年,花蓮的木瓜溪氾濫把家當全部沖走,他隨父親寄住在朋友家,當時家貧如洗,接受善心人士的救濟,父親忙著賺錢還債又要重建家園,無 心也無力關心孩子的教育。在父母積勞成疾臥病在床後,為人子女的陳民雄即負擔起家計。

沒上學就要上山砍柴與種地,母親不忍心斷送兒子的前程,經四處打聽,得知遠房哥哥吳萬恭在花蓮市經營「東臺日報」,就把陳民雄送去當學徒,後來成為印報工人。

陳民雄待人和藹可親、敬老尊賢,深受親友們的關愛,在堂嫂介紹下認識做美髮的薛秀蓮小姐,兩人於1966年結婚。次年因舅舅的報社搬遷,為討生活及家計的需要,在好友陳金 城先生引介下,夫妻遷居基隆,在基隆討生活。

陳民雄在工廠上班,太太做美髮,夫妻兩人克勤克儉買下房屋,開始在自家開設美容院,一子一女出生後就在基隆定居下來,順利將子女扶養長大,讓他們接受高等教育,有能力服務 人群。

陳民雄進入鐵絲網工廠擔任品管員前後十七年,又因工廠遷移,改到塑膠輪胎工廠擔任倉庫管理員。 做過許多不同職業的陳民雄,2002年自工廠退休後,隨即被鄰居邀請擔任一位市議員的助理至今。

◎發揮長才 用鏡頭說故事

921地震天搖地轉,看到受難者霎那間與世隔絕,深感無常可怕,於是在祈福的當下,陳民雄覺得有生之時應多做善事累積功德。

喜歡攝影的陳民雄,自2002年進入慈濟後,承擔各大小活動或事件發生的記錄,他用鏡頭說故事,並把最真實的畫面留住,再提供給各種文宣品或大藏經的使用;所有照片交由基 金會典藏,他用鏡頭寫歷史,為時代做見證。

陳民雄說:「在慈濟拍照有一份使命感,畢竟慈濟所作所為都是救苦救難的好事,能把志工所做的故事記錄下來,並向社會宣導,注入一股清流;或做為社會教育、或用於考據,照片 發揮它無窮的功能。」

慈濟人有幸跟隨上人腳步,參與志業規劃或執行。陳民雄說:「身為慈濟人,雖然能力有限,能發揮『小螺絲釘』之微力幫助人,深深感受到與有榮焉。」

◎行孝行善 邀眾人行大愛

在拍照記錄的過程中,他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看到許多陷入等待救援的個案,讓他深思「我要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們?」看到慈濟人的大愛,他更感恩上人創立「慈濟」讓大家有付 出的機會。

陳民雄覺得自己一生,因才疏學淺,無能找到好工作,以致居處四處搬遷,雖受奔波勞碌之苦,終究能有小康之家,這份得來不易的生活,他很珍惜,常以「知足、感恩、善解、包 容」這四神湯來勉勵自己。

上人常說:「行善行孝不能等」,陳民雄父母已往生,常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對自己的子女或親朋好友,經常提醒他們對父母要及時盡孝道,不要父母走後 「後悔莫及」。

陳民雄一家生活和樂融融,家裡也擺著幾個「福慧罐」,他告訴家人,在生活過得小康之時,不忘社會還有許多貧困的人,等待救援,雖然只是微薄之力,也能使社會更祥和。

圖左 : 陳民雄27歲與薛秀蓮女士於花蓮結婚。[攝影者:陳民雄提供]
圖右 : 陳民雄於自宅自拍,研習攝影藝術。[攝影者:陳民雄提供]

圖左 : 陳民雄(前者)於攝影學會「攝影作品」評選。[攝影者:陳民雄提供]
圖右 : 陳民雄教導新進志工攝影入門及攝影要領與技巧。[攝影者:彭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