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基隆 轉迷為悟 富裕人生

轉迷為悟 富裕人生

E-mail 列印
全盛時期曾開設五家眼鏡行的邱紹勝,已轉移四間給親友,目前只專心經營一家,多餘的時間則全心投入慈濟人文真善美的志業。透過鏡頭下的紀錄,他體悟到有錢不代表快樂,快樂 的關鍵在於「心」。

他有感而發地說:「人生在世,屋大屋小不重要,再有錢也是吃一口飯、睡一張床,最重要的是得到心裡的平靜。」

1964年出生於基隆的邱紹勝,爸爸為公務人員,媽媽為家庭主婦,有一位弟弟、妹妹,家境小康。

國中畢業後,考上私立高職,爸爸堅持讓他半工半讀,因而引發父母爭執,最後他毅然決然離開家,隻身寄住在板橋的姑姑家,就讀鄰近的光華商職。因該校和遠東紡織有建教合作關 係,三年就學期間除提供註冊費,也讓他習得紡織的好技藝。

高職畢業後,他向爸爸商借一筆資金,和遠房親戚合資開紡織工廠,因購置的機器過於陳舊,慢慢地接不到訂單,最後工廠以倒閉收場。

◎失親遺憾

工廠倒閉,爸爸認為他不切實際,非常不諒解,加上其不服輸的個性,父子倆的嫌隙越來越深,直到父親因肝癌往生,二年多來彼此都未說過一句話。紹勝回憶往事說:「看著爸爸騎 腳踏車的背影,很想叫他,卻叫不出來。」

回憶爸爸臨終前拉著他的手說:「我並不是捨不得錢,而是怕你初入社會,被人陷害而負債,以後我再也不能陪你,只希望你好好照顧家人。」紹勝語帶哽咽地說,當時真的很沒有智 慧,不能體會父母心,以致於造成自己生命中無法彌補的遺憾。

父親往生後,家中頓失經濟來源,所幸妹妹高中畢業,進入職場工作,讓他暫無後顧之憂的完成三年的軍旅生涯。

為了照顧媽媽,退伍前,他完成終身大事,並憑藉軍中所習的廚藝,退伍後在新北市中和開設自助餐店。

◎迷茫人生

經營自助餐店,讓他嚐到日進斗金的喜悅。生活的優渥,他開始沉迷於買名車、名錶,甚至染上打麻將的惡習,常常邀約三五好友打麻將,通宵直到天亮。

紹勝說:「當時每個月的獲利約有幾十萬元。」因為交友廣闊、出手闊綽,所賺進的錢,用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外,朋友間的借貸,常常有借不還,因此都沒有積蓄,加上生活無度,最 終引發夫妻間的感情不睦。

為了化解夫妻間的僵局,岳母希望他能找一個夫妻能共同經營的事業。因為太太從事眼鏡製造業的工作,所以在岳母的建議下,他到親戚開設的眼鏡行,學習作眼鏡門市,後因收入不 敷養家而離職,陸續當過計程車及貨車司機。

直到二十四歲,他又重回眼鏡行工作。在老闆林清木的賞識下,從學徒做起,並考取相關證照,二年後自立門戶,在臺北市開設第一家眼鏡行,從此創業之路順遂,在基隆先後開了四 家分店。

◎「我的阿爸」啟因緣

2003年當他在基隆東信路經營的眼鏡行,收看當時友聯電視臺所託播的大愛連續劇「我的阿爸」,勾起過往和父親相處的點滴,當下感動到痛哭不已,便立即打電話到慈濟臺北分 會,表明要加入會員。

2004年,黃明麗師姊來店內向前房東收功德款,紹勝不假思索直接向她繳交功德款。從此開啟他的慈濟因緣,也是他人生的轉捩點。紹勝說:「當我看到藍天白雲的慈濟制服,猶 如看到菩薩來了。」後來他在明麗師姊的邀請下,開始做環保,每個月的大型環保日都不缺席。

或許因為他的體型壯碩,明麗師姊邀請他加入映聯會(現今的人文真善美),並陪伴他至大愛電視臺上攝影課程。紹勝回憶說:「上完攝影課後,從此就愛上攝影。」

◎受證承擔

2004年他開始承擔人文真善美志工,期間打麻將的習慣仍無法戒除,直至2005年參加見習慈誠,開始薰習慈濟人文,以戒為師,終於戒除賭博的惡習。

2006年授證為慈誠(法號:性紹),同年基隆區擴編,成為仁愛及安樂二個和氣區。擴編初期,一切都在摸索中,窗口會務延宕兩年後,他承擔起基隆安樂區人文真善美窗口至今 (2013年)。

開始承擔基隆安樂真善美窗口,只有攝影、文字及美編等三組功能,回歸的真善美志工僅有六位,回憶當時團隊運作的困境,他感嘆地說:「當時沒人、沒設備。」

由於志工們平日都忙於工作,因此非假日的勤務,大多由他和明麗師姊共同承擔;大藏經文稿部份則由文字志工於例假日,依照拍攝的內容來撰寫。

雖然資源匱乏,但他不畏困難,秉持「做就對了」的精神,開始帶著團隊成員,積極參加北區人文真善美的相關課程,並不斷的向北區的行政團隊,請教行政的運作模式,並將家中二 樓的空間提供給團隊使用,志工總是開玩笑說:「包吃、包住又包水電。」

2006年在團隊合作下,完成當年度歲末祝福影片,也是團隊製作的第一支影片「輾轉紅塵長慧命」首創北區以意象演出方式,回溯主角過去受家暴的情形。雖然志工們都是非專 業,但用心就是專業。

用心製作的影片,除了獲得上人的嘉勉:「不輸大愛劇場。」也得到志工們的認同,志工們都成為真善美的後盾,真善美人才越來越多,團隊運作慢慢步入正軌。

紹勝感恩地說:「當時團隊的唯一目標,就是將影片做到最好。」上人的鼓勵,讓在場的團隊們,一掃多年來的辛苦,轉化成為繼續精進的動力。除尋求感動的故事外,也希望在拍攝 上有創新的作法,將志業當成是一種樂趣與成就。

2010年4月國道三號北二高七堵段土石崩塌事故時,紹勝因身體檢查出胃部病變,原已準備至臺大醫院進行切除手術,心中掛念著真善美的使命,仍然漏夜二十四小時守在事故現 場。

直到團隊們皆已完成工作排班,才瞞著志工們住院開刀。處處以身作則,勇於承擔,成為團隊凝聚的向心力。

◎轉迷為悟

八年來,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他都把握因緣親身記錄,其中影響他最深的案例,是當他第一次拿攝影機,記錄一位罹患重病,且癱瘓在床的獨居老人個案。

紹勝說:「當時在屋外,即因惡臭撲鼻,趕緊戴上口罩。」進入屋內後,看到案主癱臥在床,身體周圍佈滿糞尿,屋內臭氣熏天,宛如人間地獄。當時他心頭一震,心想:「世間怎麼 有這麼可憐的人?」

但當他看到志工們溫暖的問候,且不畏惡臭,為案主沐浴身體,並將原來污穢不堪的房間,打掃得乾淨清爽,當下覺得慈濟是個利益眾生的團體,也是他安身立命的修行道場。

苦難現前,以生命教育生命,他體悟到「錢不是萬能」,只要無常一到,萬貫家財都將變得一文不值。而且慾望就像個無底洞,為了追求短暫的快樂,不斷地向下沉淪,終究成為錢的 奴隸,無法自拔。

紹勝說:「我要做利益眾生的事,再也不做錢的奴隸。」確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更珍惜自己身邊的親友,並全心投入志工,期許以感動記錄感動,發揮生命的良能,讓人生過得充 實又精彩。

◎藉事練心

以前的紹勝,是一個好勝心強,得理不饒人的人,對小孩的教育尤其嚴格,父子形同陌路,關係降到冰點。他語重心長地說:「以前和兒子的關係,就猶如和自己的父親一樣,這就是 現世報。」

走進慈濟的菩提大道,他學習放下身段,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生活中修行,洗滌過往習氣。現在他會以尊重代替專制,以讚美代替責罵。孩子可以充份表達意見,親子間建立了良 好的溝通管道,家庭氣氛改變,因而也改善原本緊繃的親子關係。

最近兒子邱德承主動參加真善美志工的培訓,彼此的共同性話題變多,加上兒子願意繼承他的事業,讓他能全心做個全職志工。事業及志業都有子傳承,令他感到很欣慰。

◎開枝散葉

2012年慈濟基隆靜思堂重新復工,有感於未來將承擔更重大的責任,真善美團隊分別於2012年及2013年,在社區開辦教育訓練課程,並培養志工們的第二專長,期許能接 引更多的人間菩薩,紀錄慈濟的歷史,為時代作見證。

二年來的菩薩大招生,成效斐然,至今團隊約有三十餘位志工,雖然大部份為新發意菩薩,但相信在資深志工的用心陪伴下,未來將茁壯成林,成為團隊不可或缺的生力軍。

未來他期許建構一個志工的溝通平台,放置人文真善美志工的紀錄,包括文稿、影片、照片及簡報等,讓有需要的志工隨時下載、上傳,互通有無。目的除了讓社區志工資源共享,也 能完整保存社區活動的活動足跡。

◎富裕人生

八年來的志工生涯,雖然曾經幾次因故,而萌生倦勤之意,但一旦有人提起「慈濟」二字,他內心很清楚,自己一輩子都離不開慈濟。他說:「現在做慈濟,已經成為我的使命,做的 當下雖然有壓力,但既然做為上人的弟子,『佛心師志』,弟子就要做上人想作的事,不要讓師父擔心。」

擺脫過去迷茫的人生,現在的紹勝是個快樂的志工,每天早上出門當志工,晚上回家和家人一起經營事業,假日則陪伴家人,共享親子之樂。

多年來他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轉世間財為功德財,雖然陸續將四家眼鏡行移轉給親友,但他的物質生活不虞匱乏,反而因為家人的成就,能同時兼顧家業、事業及志業。

雖然褪盡繁華,生活回歸平淡,但他每天都以感恩心過生活,心靈更增添一份平靜與愉悅。他說:「進入慈濟,最大的收穫就是自己,現在才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就是我的富裕人 生。」

圖左 : 2005年07月24日,邱紹勝(左二)參加基隆區慈誠委員培訓。[攝影者:陳民雄]
圖右 : 2009年12月25日基隆區歲末祝福,邱紹勝推會眾進入會場。[攝影者:陳民雄]

圖左 : 20120508基隆監獄舉行母親節愛灑祈福會,邱紹勝與獄方工作人員商討錄影事宜。[攝影者:陳民雄]
圖右 : 邱紹勝為基隆靜思堂主堂(講經堂)屋頂最後混凝土澆置作記錄。[攝影者:陳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