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基隆 仁心仁醫 守護急重症患者

仁心仁醫 守護急重症患者

E-mail 列印
5月10日,母親節的前一天,在臺北市靜思書軒新舞臺店,特別邀請胡勝川醫師分享,投身急診專業的心路歷程。今晚胡醫師引領著聽眾進入一般鮮少瞭解的急診世界,在閱歷豐富 的胡醫師身上,聽眾們彷彿看見一部活生生的「臺灣急診史」。

當靜思書軒旁的中庭正為母親節舉辦熱鬧的晚會活動,耳邊更不時傳來擴音器的各種聲響,書軒裡的聽眾們卻絲毫不受影響,徜徉在胡醫師的醫心之旅,如同今晚心靈講座的主題「醫 心如月映百川」。

◎立志急診 勇於承擔

胡醫師是國內第一位急診專科醫師和急診醫學部定教授,有「臺灣急診醫學之父」的雅稱。三十年前因國內急診環境的不足,促使原為心臟內科的胡醫師,開始致力推動急診區制度及 急診專科的建立,即使現今(2014)已六十六歲,依舊站在急診最前線。

胡醫師近期,把自己過去行醫三、四十年的經歷,記錄成二十多萬字的回憶錄,經由出版社的整理後,一共發行三本不同主題的著作。

他表示,早期國內急診醫師多為住院醫師擔任,無論是經驗或是專業,大多無法正確處理前來急診的患者,讓急診患者得不到適當的醫療照護,更遑論患者的醫療權益及保障。因此, 早在 1985年,當時他還在臺北榮總醫院服務時,就下定決心推動急診醫療制度的改善。

有鑑於國人的就醫習慣及急診醫療氛圍,給人感覺「擁擠、吵雜、混亂、冷漠」,更因急診醫師對醫療糾紛的顧忌,都直接、間接地影響了急診醫師的看診品質。為此,胡醫師特地赴 美學習並取得急診專科醫師的資格,並於返國後針對國內的急診制度及環境進行披荊斬棘的改革工作。

◎檢傷分類 門禁管制

胡醫師認為民眾的就醫習慣是可以藉由教育來改變,因此於1996年至花蓮慈院服務後積極推動「檢傷分類」制度。急診患者到院後,先進行適當且合理的分類,以危急程度來安排 就醫順序,而非以先到先看的方式處理,才能達到急診的真正目的。

除了「檢傷分類」,急診區的「門禁管制」也是提昇急診區看診品質的重要關鍵因素,除了患者本身及必要家屬外,其餘人員一律在急診室外等候區等候,讓急診醫師能專注於患者病 情,而不受其他外在因素干擾,並能避免近年常見的「急診暴力」。

而「急診暴力」亦造成急診醫護人員的看診壓力,所幸在社會輿論壓力及相關法令的修改下,原為「告訴乃論罪」的「急診暴力」已修法為「非告訴乃論罪」,也就是「公訴罪」。現 在只要對醫護人員以口頭或肢體的滋擾或暴力行為,警察均能以「現行犯」逮捕送辦,大大降低急診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

◎急診醫師 養成不易

急診專科醫師的培育及養成亦不易,目前醫學院畢業的學生,選擇願意投入急診專科的比例約一成。急診專科醫師除了一般醫師的訓練外,也需經過分科訓練,再經筆試、口試才能成 為一位急診專科醫師。現今急診專科醫師必須對患者負責,因此可主導會診各科醫師對患者進行最適宜的醫療照護,讓患者得到較多的保障。

胡醫師對要擔任急診專科醫師需具備耐操、輪三班、抗壓性大、思惟清晰、體力要好等條件,所以急診專科醫師需克服這些精神及體力上的挑戰,才有辦法面對及處理急診患者的問 題。胡醫師自我調侃的說,目前在急診界要找像他這麼老的急診專科醫師大概只有他一人,無形中亦透露出急診醫師人力的困窘。

◎緊急救護 義無反顧

1999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因合歡山雪季期間登山客發生意外往生事件,急需成立緊急救護站守護登山遊客,胡醫師毫不考慮接下這雪季期間的緊急救護任務。因當時此任務 為自發性,除了車輛及救護器材由慈院支援,醫護人力完全由胡醫師過去臺北榮總急診人脈,及慈院志同道合的護理人員共同成就這樁美事。

大家犧牲假期排班上山輪值。過年期間為了讓其他醫師能好好陪伴家人,胡醫師甚至連續四年在山上過年。他回憶除了第一次由家人陪伴度過,其他三次都是他自己一人在山上享受孤 獨,胡醫師話說得簡單,卻能感受到使命感下的辛酸。

◎醫心如一 守護健康

成曉金女士是靜思書軒的常客,聽了胡醫師對急診醫師及急診作業的介紹後,更清楚知道現今急診制度的運作。

邱盟分女士以過去陪伴家人看急診時的經驗分享:「身為患者家屬在急診室時,因不清楚急診作業流程,而會對醫護人員的處置方式感到心急與不解,但今晚聽完胡醫師的分享後,了 解到急診醫師要在五至十分鐘內處理一位急診患者,而且每天需面對一個個未知的挑戰,反而能以同理心更尊重急診醫師。」

當胡醫師被問及「急診醫師是一個需維持精神、體力及專注力等高負荷工作,是什麼信念讓他可以從開始堅持到現在三十年始終如一」,胡醫師淡淡地回答,當他一開始下決心要推動 急診制度時,就已經知道這條路的方向,所以對他而言,並沒有問題。

雖然胡醫師的回答簡單平實,卻是讓臺灣急診醫療脫胎換骨的重要幕後推手,在他的努力下,無論是高級心臟救命術、緊急醫療救護、急診醫學推動,以及急診暴力防制等,挽救了無 數的寶貴生命。

胡醫師於演講過程,經常提及急診醫師身上流的是急診人的血;相信就是這樣的信念,讓急診醫師們堅守崗位為國人的健康及生命把關。



圖左 : 成曉金(中)是靜思書軒的常客,聽了胡醫師對急診醫師及急診作業的介紹後,更清楚現今急診制度的運作。[攝影者:劉振江]
圖右 : 胡勝川醫師以親身的急診經歷及豐富的肢體語言,不時讓現場聽眾發出會心的一笑。[攝影者:劉振江]

圖左 : 邱盟分(前左)聽完胡醫師的分享後,更能以同理心尊重急診醫師。[攝影者:劉振江]
圖右 : 胡醫師離開前還特地關懷阿嬤的健康情形,讓她老人家非常感動。[攝影者:劉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