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基隆 沐浴佛恩心虔誠 感念親恩心不捨

沐浴佛恩心虔誠 感念親恩心不捨

E-mail 列印
五月的梅雨季,陰晴不定,5月18日清晨,灰暗的天空,飄著細雨。基隆七堵區「百福社區活動中心」內,慈濟志工邀約社區會眾,參與慈濟莊嚴的浴佛及感念親恩的活動。近八十 位會眾,於莊嚴佛樂聲中領受佛陀的慈悲,於《父母恩重難報經》手語劇及奉茶中,感念浩瀚親恩的偉大。

◎虔誠浴佛 感念佛恩

每年五月是慈濟日、佛誔日、母親節三節合一的日子,基隆七堵區慈濟志工有感於社區內許多長者不便至臺北中正紀念堂參加大型浴佛活動,因此於18日在「百福社區活動中心」內 舉辦「禮佛孝親感恩活動」,以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

一大早,百福社區活動中心廣場,社區會眾扶老攜幼,懷抱著一念虔誠及感恩心參與盛會。大家依序於莊嚴的佛樂聲中,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藉著浴佛、禮佛,沈澱內心、洗 滌人人心中的無明與煩惱,進而用父母親給予的身體,做利益人群的事,以報天地眾生恩。

◎無悔付出 親恩難報

浴佛活動中安排了《父母恩重難報經》手語劇,「父母白髮為誰添,父母愁容為誰願,不管天老與地荒,再多付出都甘願……」,臺上的手語劇剛結束,會眾仍沈浸在逆子懊悔來不及 投報親恩的情境中,也有人感同身受流下淚水。

志工們接著邀請長者就座,由晚輩為其奉茶。長者喝下慈濟三好茶,也為晚輩們祝福「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長者們平日對晚輩無怨無悔的付出,在這杯充滿恭敬、感恩 的茶水中,化為無限欣慰,辛苦不見踪影,內心的感動,讓眼眶充滿淚水。

◎不捨罹病 我愛爸爸

來自印尼的阿碧,照顧余阿公已有二年。阿碧想起父親剛往生不久,被臺上的《父母恩重難報經》手語劇所感動,淚流滿面。她想對遠在印尼的媽媽說:「媽媽我愛您!」阿碧也對照 顧二年的余阿公說:「阿公我愛您!祝您身體健康、平安!」

曾翊睿、曾翊軒、曾翊銓從小由阿嬷帶大,今天(5/18)林阿嬷帶著他們來參加浴佛。三位孫子為阿嬷奉茶時,阿嬷感動流淚,懂事的三位孫子、六隻小手同時為阿嬷拭去淚水。 就讀國一的翊睿說:「阿嬷為我們付出很多,我們做錯事也會原諒我們。謝謝阿公、阿嬷辛苦為生活打拼,把我們帶大,阿公、阿嬷,我們愛您們!」

志工王慧玲今天特地邀請爸爸、弟弟、女兒、女婿來參加這一場有意義的活動,並且請弟弟為爸爸奉茶。說到帶有輕微失智症的爸爸時,王慧玲忍不住哽咽:「爸爸今年已經八十四歲 了,想到若有一天,爸爸忘記我是誰時怎麼辦?雖然不捨、擔心,但很感恩我還有機會照顧爸爸,我也會珍惜和爸爸相處的時間,爸爸我愛您!」

◎行孝報恩 造福人群

志工闕明棋分享:「五月是慈濟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三節合一,在社區有很多長輩或不方便的會眾,藉著社區舉辦活動來浴佛,洗滌身口意念,也集中大家的善念一起祈禱天下無 災難,更藉著奉茶,讓晚輩為長輩奉上一杯熱茶,從恭敬中啟發善念,教育他們行善、行孝要及時。」

上人曾說:「父母給我們的身體只有使用權,要把身體好好利用、造福人間,即是功德,即是報恩。」在感念佛恩、親恩的同時,報眾生恩即是人人能及時行善、行孝,發揮大愛,讓 社會祥和如淨土,天下平安無災難。



圖左 : 志工王慧玲今天特地邀請輕微失智症的爸爸參加浴佛,她感恩還有機會照顧爸爸。[攝影者:陳民雄]
圖右 : 林阿嬤(左一)蔕著三位(右三位)從小帶大的孫子參加浴佛,三位孫子同時感恩阿公阿嬤的辛苦扶養。[攝影者:陳民雄]
圖 : 阿碧想對遠在印尼的媽媽說:「媽媽我愛您!」也祝余阿公(左)身體健康、平安![攝影者:陳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