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靜思茶道人文課 靜心與淨心

靜思茶道人文課 靜心與淨心

E-mail 列印
美國加州爾灣慈濟人文學校,每個學年會在橙縣聯絡處進行人文課教學,安排同年級的學生集中在一起上課,課程內容以「品格教育」為主,包括靜思茶道。

不過今年(2020年)氣氛不同以往,遇上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 病毒正在全球蔓延,美國也進入緊急狀態,慈濟志工嚴格把關,為每位進入聯絡處師生和家長測量體溫、消毒雙手,維護大家在安心的環境中學習。

◎不霸凌反霸凌 謹記三個原則

3月1日人文課主題是「霸凌」,上課的都是五年級學生,先從佛堂禮儀練習開始,由志工引領隊伍至入口處,學生們將自己的鞋子井然有序地雙雙擺放。

曾擔任多年美國高中教師的呂芳雪是主題講師,她敘述自己在小學放學時,曾遇到高大的男生意圖霸凌,藉此提醒學生一定要謹記三個原則--「Stop(請對方停止)、Walk(離開現場)、Tell(告訴你信任的大人)。」

志工謝涓涓以資深家長的經驗提醒孩子,如果遭到霸凌,千萬不要自責、不要認為是自己的錯,一定要勇敢告訴大人,才能減少類似事件甚至悲劇的發生。謝涓涓還說:「不要霸凌別人、保護自己不受霸凌,同時也要協助被霸凌的同學,向大人尋求幫助。」

孩子尋求協助遇到困難時,如何幫助孩子?這也是一門課題。學生家長許博清請教講師,如果孩子向學校督導(Supervisor)反應霸凌事件,卻沒有得到回應,該如何處理?志工建議可以試著向其他教職員反應,或是尋求副校長處理。一般學校,副校長是被授權處理類似事件。

◎環境污染危機 環保茹素迫急

孩子的教育和社會問題息息相關,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逐步渲染美國加州地區,附近賣場處處可見大排長龍,生活物資一掃而空,引起人心躁動。當負面新聞充斥在孩子的生活中,該如何臨危不亂、正向教育孩子,也成為家長當務之急,且要面對的課題。

3月8日,以「減欲愛地球」為主題,授課於六年級的學生。講師呂芳雪藉由影片教學,使孩子了解到,塑膠使用過量及使用後隨意丟棄,釀成地球嚴重危機。垃圾污染加速氣候變遷,許多動物正面臨死亡,而造成地球家園受傷的竟是人類。呂芳雪告訴同學,回收很重要,但是永續生活不是由回收開始,而是要「不用」和「少用」,希望人人都可以迫切做到。

學生王錫平對環保很有概念,在課堂上踴躍舉手問答,他表示知道代表環保的三個R是--Reduce是真的不需要,Recycle是像塑膠跟紙放在Recycle Bin,Reuse是還可以再用一次。

在影片中,學生黃思綺看見許多生物面臨生存危機,她看到許多動物要死掉了,因為空氣污染,還有海裡有太多塑膠了,「所以我們要少用、不要用,還有Recycle。」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塑膠污染帶給地球很沈重的負擔,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減量使用、重覆利用,甚至不使用,讓環保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共同維護大自然生態的行動,就可以讓許多動物生活如常,地球也會變得健康。

「人多力大,福就大。」新型冠狀病毒日益蔓延,限制外出行動的這期間,老師趙愛紅鼓勵孩子,在家裡要認真做環保及推廣素食環保的理念,讓地球和身體都能更加健康。她表示學生看過影片以後,都很觸動己心,「也才知道這世上的污染已經非常地嚴重,給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很多的危機。」

◎茶道人文體驗 修身心習禮儀

茶道課讓孩子先靜下心,寧靜中感受浸身茶園,汲取著大自然的芬多精;而課程影片教學,讓孩子認識到桌上的靜思茶葉,皆來自苗栗三義有機茶園,由志工陳忠厚負責管理,細心栽培。在茶園清淨的自然生態,隨著春、夏、秋、冬四季蘊育茶的特性,產出健康無負擔的有機茶,讓人喝得安心。

孩子學習茶道禮儀,以「感恩、尊重、愛」的心來奉茶,更要記得父母之恩。孩子雙手接過志工端出的茶具,懷著感恩心,親手為老師奉上一杯暖暖的感恩茶。

小圓桌上的精巧花藝、小茶杯以及可愛的茶點,是茶道團隊為孩子用心準備的,讓孩子用手觸摸茶葉、聞聞香氣,愉快的品茶時光盡在其中。

「現在大家都很擔心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會持續擴散,用一顆平常心把自己照顧好,儘量能夠吃素,長養我們的慈悲心。」茶道講師楊綺真提醒大家,藉著這樣的愛心來愛地球,身體的免疫力也能提升。

另一位茶道講師蔡慮喜說明,「茶道課主要是將上人的理念傳達給小孩,讓他們做個敬天愛地、有禮貌、懂得規矩的孩子。」從環保杯、茶食、行為舉止,學習互相愛與關懷,這都是茶道課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最後她也提醒,雖然全球新冠狀病毒延燒,回到家記得要把在茶道學到的寧靜和靜心展現出來:「寧靜最美,安定最樂」

人文教育對孩子的身、心靈有很緊密的連結,它影響著孩子的未來,也將是世界有目共賭的規範。全球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爾灣慈濟人文學校以平常心教育孩子,用正向思考代替恐慌,而這分愛一直是志工們最初,也是最真心的守護。

圖左 :人文課,學生在佛堂練習佛堂禮儀。[攝影者:王泰元]
圖右 :橙縣聯絡處進行人文課教學,課程內容以「品格教育」為主。[攝影者:何憶萍]

圖左 :講師楊綺真勸導學生,藉由吃素長養慈悲心,身體的免疫力也能提升。[攝影者:何憶萍]
圖右 :孩子學習茶道禮儀,以「感恩、尊重、愛」的心來奉茶,更要記得父母之恩。[攝影者:何憶萍]

圖左 :蔡慮喜(右)說:「從環保杯、茶食、行爲舉止,學習互相愛與關懷,這都是茶道課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攝影者:何憶萍]
圖右 :靜思茶道,六慈學生懷著感恩心為老師趙愛紅奉上暖暖的感恩茶。[攝影者:何憶萍]
圖左 :學生王錫平說:代表環保的三個R是「Reduce、Recycle、Reuse。」[攝影者:何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