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慈少攜竹筒回娘家 用行動支持烏克蘭難民

慈少攜竹筒回娘家 用行動支持烏克蘭難民

E-mail 列印
慈濟美國總會中西洛杉磯地區的慈濟青少年志工(簡稱:慈少),在2022年3月11日解除疫情後,二年來的缐上互動模式,首度開放實體常規活動。同時,在當日活動中,為烏克蘭人民早日脫離戰火,獲得和平而祈禱。

在祈福會中,大家終於在期盼中又齊聚一堂,一起為流離失所的烏克蘭人民祈禱和捐款之外,也為聯絡處即將恢復的長青樂活班,馬上要啟動的「環保推素教育站」,以及計畫中的素食推廣站等熱身。

◎為烏克蘭祈禱 捐款匯聚力量

慈少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帶回累積多日的愛心竹筒,當善款從竹筒中「叮叮—噹噹—」地倒出,每一聲響就是一個善與愛的心意,大家盡一己棉薄之力,大甕中充滿了慈少的祝福與關懷。家長們也紛紛響應,一起衷心祈禱,祈願烏克蘭人民早日脫離戰火,孩子和大人能早日安居在溫暖的家園。

「我們今天在這裡通過竹筒捐款,目標是幫助有需要的烏克蘭人,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必要的生存物資,以及戰爭結束後能夠回到他們的家。」慈少江子宏表示,烏俄戰爭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身無一物,其中有很多像我這個年紀的孩子,被迫在戰火中求生。他們應該和我們一樣在學校學習,「我們希望能幫到他們,回到正常的生活。」

慈濟愛滿地聯絡處負責人陳健表示,參與就是貢獻。慈少的第一場活動就是為烏克蘭祈禱,孩子們都發了善念,把自己的零用錢都捐出來,非常踴躍。

◎推廣惜福愛物 化無用唯有用

慈少們同時響應愛滿地聯絡處隔天(3/12)舉行的「環保推素教育站」啟動典禮,有的人製作茹素環保海報,有的人利用寶特瓶製作垃圾桶,或用空牛奶瓶做成花盆,或是自己動手做立體蔬菜、水果等。

志工、家長與慈少們一起動手做,完美呈現新的環保站,同時藉著廢物再利用,讓大家從中學習惜福愛物,化無用為有用,延長物品使用壽命,為環保盡一己之力。

慈少江若寧說明:「在過去的幾週裡,我們一起做環保回收的項目。」其中分別組成三個小組,有的用牛奶罐製作花盆,有的用水瓶製作可回收垃圾桶,並製作海報來宣導和推廣,回收再利用的觀念和行動。最終目的就是傳播如何拯救地球、拯救動物和迫在眉睫的環保概念,這些環保的理念與健康飲食是直接相關的,因為人人茹素就可以拯救地球。

愛滿地聯絡處除了成立「環保站」,未來也將成立「素食推廣站」。因此,祈福會中也安排志工主廚萬金利,為大家展示簡易料理的「蔬菜捲」,讓大家知道如何利用家中的食材,就能夠做出簡單美味的素食;期間還加上萬玉琴中醫師的解說,進一步讓大家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

◎法親歡喜重聚 共同發揮愛心

重聚讓人歡喜,特別是許久不曾出現的身影。兩年多不見的志工杜友情醫師也來到現場,他的夫人朱瑞英曾是長青樂活班的常客,不久前因病往生。大家很高興看到杜醫師出席,希望他能盡快走出傷痛。杜醫師很高興能再和大家重聚,希望像以前一樣和大家在一起互動,尤其是看到老朋友都很健康,特別高興!

志工姜遠玲的父母都是長青樂活班的忠實學生,媽媽在疫情期間往生,現年九十歲的爸爸姜慶良特別期待能重回長青樂活班。疫情之後,她第一次帶著爸爸參加公開聚會,並透過翻譯幫忙爸爸把心聲表達出來。

姜慶良多年前就是慈濟在蒙洛維亞市(Monrovia)環保站的志工,現在愛滿地聯絡處成立環保站,他很開心能有機會再為環保站服務。他說:「趁著我還可以動的時候,當然要回去環保站做點事。」他也把家中的竹筒帶來,為烏克蘭人民盡一點心力。

美善行動,推己及人,年輕人為烏克蘭難民祈禱和捐款,幫忙製作宣導環保的創意海報,老中青志工一起虔誠祈願天下無戰事,用行動支持茹素護生救地球,把善與愛傳播到每一個角落,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匯聚,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大家共同發揮愛心,加入慈濟人道救援的緊急行動,用愛守護無辜受難的烏克蘭民眾。

圖左 :慈青們紛紛投竹筒捐款,希望自己也能為烏克蘭難民付出一點力量。[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竹筒中儲存的零用錢,就是一個善與愛的心意。[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慈青們虔誠祈禱,祝福烏俄戰爭早日結束,恢復正常生活。[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做好事不落人後,慈青們紛紛捐出愛心助人。[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投入的愛心竹筒,每一個都裝滿著愛與祝福。[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慈少們為「環保推素教育站」製作海報。[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慈少和家長們幫忙製作環保推素活動的裝飾品。[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大家一起為「環保推素教育站」啟用活動準備展出品。[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慈濟愛滿地聯絡處負責人陳健代表證嚴上人,把「福慧紅包」送給慈少及家長們。[攝影者:駱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