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聖谷愛滿地茶會 高銓德父子分享幸福人生

聖谷愛滿地茶會 高銓德父子分享幸福人生

E-mail 列印
曾為知名建築設計公司董事長,現為精舍建築志工高銓德父子,來到洛杉磯愛滿地聯絡處,慈濟志工陳健(思晟)把握因緣,邀請他們和志工分享「與證嚴上人之間的師徒情」,及「花蓮靜思精舍主堂設計心路歷程」 。

5月26日適逢美國長週末假期,志工雖然有不同的活動及承擔, 但能有幸聽到高銓德的分享是何等殊勝,無論如何也要趕到愛滿地會所,珍惜這難得的好因緣,當天共有七十餘位志工見證高銓德智慧與愛的力量。兩位父子幽默風趣分享他們生命的故事,會場不時傳來讚歎的掌聲與歡樂的笑聲,也看到深情地拭淚。

◎美滿人生 甜蜜負荷

主持人陳健介紹長年住精舍的高銓德時提到:「2010年農曆春節,證嚴上人輕輕的一句話『明天起,高居士常住精舍。』 能捨一切諸難捨,當下他放下一切,虔誠奉獻長年住精舍。」

首先,由慈二代高銓德的兒子高大正(本正)分享「甜蜜的負荷」。他表示,小時候天性活潑很難受控,讓父母傷透了腦筋,感恩媽媽以身教、言教,讓他這顆晚發芽的種子,傳承了父母的慈濟精神,在菩薩道上繼續愛的接力。

如今媽媽已功德圓滿捨報身,他更加體會到行善、行孝不能等。高大正說:「我會帶著媽媽的愛,繼續行在助人的路上。」 並且發願帶動更多年輕人一起來投入。

感恩父母的恩澤,讓高大正很快地就跟緊上人的腳步,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都看到了他的承擔,高大正感恩地說:「感恩有這麼好的因緣,有這麼好的爸爸媽媽,有幸跟隨上人,在慈濟認識這麼多善人菩薩,人生的路我沒有走錯 。」

◎行孝修福 行善修慧

天生異禀的高銓德,三歲就能無師自通,畫出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漫畫;生性敏銳的他,從小就懂得感恩父母給予他生命,對父母事親至孝,是有名的孝子。

小學時父親生意失敗,背負重債,母親任勞任怨到處幫佣、幫人洗衣服,高銓德撫摸著母親那雙滄桑的手,拭擦母親汗流浹背的臉頰,往事刻骨銘心、歷歷在目 。

希望能補貼一些家計,小小年紀就懂得幫忙擦腳踏車,在嚴冷的冬天雙手都擦出了凍瘡,愈到晚上愈痛愈癢,往往都是哭著睡著。高中時在衛生局當消毒工,要到八大行業、餐廳,還有公車總站去消毒,回到家都已是凌晨一、二點。男兒當自強,高銓德說:「我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順、順則發』」。「觀念轉個彎、生命無限寬」是高銓德對生命的詮釋。

母親的往生,令他悲痛欲絕,每天抱著棺木,守靈四十九天才出殯。高銓德說對母親最大的回報,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能夠應用在對人生的價值,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去做好事情,能夠利益人群。

他與妻子,也是慈濟志工的李瑞瑛倆人白手起家,創業公司之餘,不忘做公益,濟助孤兒院、關懷養老院。並在妻子的引介之下進入慈濟,除了布施,更貢獻他的室內設計專業,設計花蓮靜思精舍主堂。

◎上人智慧 無比讚歎

「若無過去生虔誠發願,今生怎能遇到這麼多殊勝的因緣。」高銓德分享,花蓮靜思精舍主堂是一座全球慈濟人心靈的故鄉,是一座萬年修行的靈山寶塔,上人希望建築本身是無聲說法的呈現。他說:「上人的理念很簡單,簡單就是美,但這『簡單』,卻是大大的『不簡單』,光是設計圖就畫了七十幾種圖,上人要我『靜思』了二十三次,所謂『靜思』就是要修改。」

高銓德心想,慈濟主堂一定要宏偉壯觀,於是將主堂高度設計為21.5公尺,但沒想到上人看到後,希望降到16.5公尺。「上人的智慧,讓我感到無比的讚歎!」高銓德說:「原來降了5公尺就能看到背後的中央山脈。」上人說建築物不是比高大,周邊的環境很重要,要與大自然和諧、與天地共生息,是感恩、尊重、愛的呈現。

「感恩上人提示了『菩提葉』的想法,終於有了二十四小菩提葉圍繞鐘鼓的概念。」透過高銓德的分享,大家才瞭解菩提葉虛空的鐘鼓樓涵義是多麼地深奧。「一天有24小時,一年有24個節氣,上人的生日3月24日,每月24日是上人燃臂供佛的孝親日。」高銓德幽默地說:「最殊勝的就是我畫了24 次的圖」。

2012年主堂啟用後,妻子李瑞瑛身體狀況突然急轉直下,高銓德內心有說不出的悲慟,他祈求上人不要讓妻子離開,雖然上人再三開示,高銓德還是不捨;最後他懇求上人一定要有菩薩接引,才能放妻子走,上人慈悲應允。當天凌晨李瑞瑛捨報了,兩支華蓋在妻子頭頂上打轉;火化後,骨灰現出一尊猶如「白瓷觀音像」。

只要有大捨之心,人生就會更加廣闊,佛心師志弘誓願高銓德是上人貼心弟子,他以身教傳家,用愛用善關懷萬物,高銓德說:「人生猶如一齣戲,從生出那一刻起,生命就開始倒數計時,如何走,如何演出此生,全在自己。人生的每一步皆是有因有果,生命的意義不為什麼?只是讓它『發光發亮』而已!」

圖左 :陳健介紹高銓德:「 2010年農曆春節,上人輕輕的一句話『明天起,高居士常住精舍。』 能捨一切諸難捨,當下高師兄放下一切,虔誠奉獻長年住靜思精舍。」[攝影者:薛麗兒]
圖右 :慈二代高大正(本正)分享「甜蜜的負荷」。他感恩媽媽以身教、言教,讓他這顆晚發芽的種子傳承了父母的慈濟精神,在菩薩道上繼續愛的接力。[攝影者:薛麗兒]

圖左 :「若無過去生虔誠發願,今生怎能遇到這麼多殊勝的因緣。」高銓德分享,花蓮靜思精舍主堂是一座全球慈濟人心靈的故鄉,是一座萬年修行的靈山寶塔,上人希望建築本身是無聲說法的呈現。[攝影者:薛麗兒]
圖右 :透過高銓德的分享,大家才瞭解「菩提葉虛空」的鐘鼓樓,涵義是多麼地深奧。[攝影者:薛麗兒]

圖左 :執行長曾慈慧感恩高銓德的分享,祝福高大正早日接引萬人慈濟年輕人[攝影者:薛麗兒]
圖右 :七十餘位志工見證高銓德(中)的智慧與愛的力量[攝影者:薛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