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加拿大 雪靴獻愛 分送溫暖與尊重

雪靴獻愛 分送溫暖與尊重

E-mail 列印
關懷,迄今十六年不曾間斷。慈濟加拿大素里志工自2003年開始,每逢周三上午九點至下午一點,定期到素里食物銀行為一百來戶的低收入家庭服務。

2019年1月2日領取食物的對象,以家有嬰幼兒或懷孕的婦女為 主,慈濟素里聯絡點每年也撥款加幣一萬元(約新臺幣二十三萬一千七百元)補助「嬰幼兒計畫」,每次動員約二十五人次慈濟志工來此服務。

◎中國企業家捐冬靴 溫暖步伐走回家

來自中國的企業家阿力夫先生,2017年透過本拿比市議員王白進的引薦,提供自家生產的雪靴和各式靴子,幫助本地有需要的人。阿力夫也跟著本拿比志工逐戶拜訪弱勢家庭。

趕在2017年12月20日聖誕節前夕,收到冬靴的素里慈濟志工,將阿力夫捐贈的九十六雙的冬靴,分送給領取食物的婦女。志工葉盈良回憶,那幾日剛好下雪,攝氏零下五、六度的低溫,地上積雪未退,婦女走進來發放處後,看到排列整齊的冬靴,驚喜表情,迄今令她難忘。

「有一位婦女,來的時候,腳上只有穿絲襪及薄底娃娃鞋。她說走在積雪的路面上,即使身上穿著再多的衣服,也無法讓身體暖活起來。」葉盈良當時見她穿上溫暖冬靴後,開心地說著:「現在回家,再也不會因為腳冷而嫌家遠了。」

見到一雙靴子可以帶來溫暖、愛,感動之餘,阿力夫希望今年可以延續這分善心,遂聯合本拿比市議員、加拿大華人聯合總會(Canadian Community Services Association)與慈濟加拿大分會,再度捐贈數百雙冬靴,款式、顏色與尺寸也特別多,要與素里聯絡點攜手行善。

◎冬靴無價愛心無限 適得其所結好緣

2019年1月2日素里志工第二次分送靴子給來食物銀行領取物資的低收入婦女,一共分送一百三十四雙冬靴。

食物銀行客服部經理Carrol,看到質量好、設計新穎的冬靴,感到開心;當她知道幾乎每戶都能領到一雙靴子時,更是替受助婦女感到高興。Carrol說:「有些受助戶是遠從非洲或南美洲來的難民,平時一雙普通的靴子也要價近八十加元(約新臺幣一千八百五十四元),對於她們來說,是個不可求的奢侈品,何況是這些在桌上擺放的漂亮、溫暖靴子。」

苦於僧多粥少的情況,礙於規定,一戶只能領取一雙靴子。一位媽媽陪著女兒前來領取食物,看見穿著夾腳拖鞋的媽媽,志工不忍讓她在下著雨的寒冬中走回家,請她也挑一雙合適的靴子穿。當志工雙手奉上,母親再三道謝,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關心他們心靈健康 分送溫暖與尊重

剛加入志工行列的傅家琳,在食物銀行服務已有一段時日,但是每次的服務,總會帶給她不同的感動。

「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當您在人生谷底,如果有人伸出雙手拉您一把,相信一定可以很快度過低潮,邁向人生的另一段高峰。」因此,傅家琳在食物銀行,都會跟受助戶有良好的互動。這次參與冬靴發放,看見婦女臉上歡喜的表情,即使是連續站了二個班、發放四個小時,她也累的很歡喜。

雪靴對低收入家庭的婦女來說,是冬天很需要的物品,尤其是在下雪或下雨的時候,腳的保暖更是重要。俗語說:「腳暖全身暖」在加拿大,一雙溫暖的冬靴,是每個人過冬的必備品;但對有些人而言,卻是遙不可及的。

志工心存感恩,除了協助低收入戶家庭包裝及分發蔬果食物外,也關心他們的心靈健康,分送溫暖與尊重,祝福孩子們健康長大。

圖左 :志工傅家琳(左)協助受助婦女試穿靴子,直到選中一雙合適、溫暖的靴子為止。[攝影者:翁淑如]
圖右 :2019年1月20日素里食物銀行除了例行食物發放外,還有百來雙來自中國企業家所捐贈的冬靴,也一起送給她們。志工葉盈良(左前二)協助這位媽媽挑選合適的靴子。[攝影者:翁淑如]

圖左 :志工葉盈良(左)與前來領取食物的非洲裔媽媽互動,關懷她懷中小女嬰的健康情形。[攝影者:翁淑如]
圖右 :中國企業家阿力夫與他的夥伴,今年特別捐贈更多款顏色、樣式與尺寸的靴子給素里聯絡點,希望讓這些婦女都能擁有一雙溫暖的靴子,走過寒冷的冬天。(志工左起:葉盈良、傅家琳、王紅)[攝影者:翁淑如]

圖左 :把握時間在食物銀行開門前,慈濟志工忙著搬運中國企業家捐贈的冬靴,排列整齊等候有緣人。[攝影者:翁淑如]
圖右 :加拿大素里志工自2003年開始,每逢周三上午九點至下午一點,定期到素里食物銀行為一百來戶低收入家庭服務。[攝影者:翁淑如]

圖左 :志工傅家琳(左方蹲下者)協助低收入家庭婦女試穿靴子。[攝影者:翁淑如]
圖右 :這天來領取食物的對象,主要是以家有嬰幼兒或懷孕的婦女為主。推著嬰兒車的媽媽領完一周所需食物後,慈濟志工貼心的幫忙開門方便她離去。[攝影者:翁淑如]
圖左 :慈濟志工除了協助包裝及分發蔬果食物外,也關心她們的心靈健康,感受到溫暖與尊重,希望孩子們健康長大。這分關懷,迄今十六年不曾間斷。(志工右起:林俊彥、郭夢麟)[攝影者:翁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