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等待13年 大愛橋啟用交通便利了

等待13年 大愛橋啟用交通便利了

E-mail 列印
因為疫情而延後一段時間後,印尼萬隆縣克達薩里鎮(Kertasari)雷思密丁佳爾村(Resmitinggal)村民終於在2022年5月10日等到他們期盼已久的大愛橋。

西爪哇省省長利德宛·卡米爾(R idwan Kamil)蒞臨現場,參與「芝達隆大愛橋」(Jembatan Simpay Asih Citarum)啟用典禮。這是萬隆慈濟建設的「第五座」大愛橋,七十米長、1.2米寬的橋樑,讓村民生活更方便。

◎援建大愛橋 改善村民生活

「橋樑可以促成村民的經濟發展。以前的竹橋建一次、被水沖擊一次,如今吊橋位置更高,所以被河流沖壞的機率比較低。雖然如此,因為這座是吊橋,中間還是會搖晃,所以不能太多人一起過橋,要輪流地過,這樣才是最安全。」利德宛省長說道。

活動在萬隆聯絡處副負責人郭賢錦致詞,拉開序幕。他表示很歡喜,這座橋能夠協助村民的日常生活,去耕田、上學等活動將會更加方便,而且這也是雷思密丁佳爾村通往巴芝德鎮(Pacet)蘇加拉美村(Sukarame)的唯一通道。

「我們很感恩,因為與當地政府、軍方,還有軍分區指揮官合作,今天才能成就這座吊橋,甚至串連起兩個村莊的一千三百人口,我們很感恩投入建設工作的相關人士。希望有了這座大愛橋,這裡的村民能夠更方便地工作、求學和求醫,祝福附近居民的生活能夠愈來愈好。」郭賢錦說道。

◎交通便利了 眾人愛心匯聚

幾年前,村民用竹竿搭了簡單的橋樑,但是好幾次都被河流沖壞,危險重重。經過漫長的過程,後來決定由慈濟協助援建大愛橋。

住在雷思密丁佳爾村的達尼(Dani)近十三年都在附近村莊行走販賣炸物。以前每次達尼要去小河對面的村莊都很不方便,每逢雨季更是困難重重,唯一能過河的小橋很濕滑又危險。

達尼敘說以前過橋,去隔壁村賣炸物時曾經滑到,幸好沒有掉到河裡。有了大愛橋,他可以安心地過河。以前的橋很狹窄,人們只能徒步過橋,而現在的橋寬而堅固,腳踏車和機車也能通行。

「以前過木橋時,我常常滑到、跌倒。感謝真主阿拉,有了這個吊橋,我可以更方便地過河做生意。以前如果遇到水災就不能去了,傍晚時也常常在河邊坐著等待,不敢過河,有了這個橋對我來說幫助很大。」達尼說道。

一座大愛橋的援建,來自眾人的愛心匯聚,期待居民能善待使用,交通便利了,祝福居民的生活能愈來愈好,家家平安和樂。

圖左 :西爪哇省省長利德宛·卡米爾(Ridwan Kamil. 右二)和萬隆聯絡處副負責人郭賢錦(左二)蒞臨芝達隆大愛橋(Jembatan Simpay Asih Citarum)啟用典禮。[攝影者:Muhammad Dayar ]
圖右 :住在雷思密丁佳爾村的達尼(Dani)近十三年,都在附近村莊行走販賣炸物等。[攝影者:Muhammad Dayar ]

圖左 :萬隆聯絡處副負責人郭賢錦希望愛心橋,能夠讓慈濟與雷思密丁佳爾村(Resmitinggal)村民結下良緣。[攝影者:Muhammad Dayar ]
圖右 :幾年前,村民用竹竿搭了簡單的橋樑,但是好幾次都被河流沖壞。[攝影者:Muhammad Day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