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快有新家了 慈濟援建計畫第五階段同意書簽署

快有新家了 慈濟援建計畫第五階段同意書簽署

E-mail 列印
慈濟印尼分會在北雅加達本札令安鎮(Penjaringan)卡馬爾•穆阿拉村(Kamal Muara)實施的「扶困援建計畫」,持續造福當地的貧困民眾,提升貧困的生活品質。迄今「扶困援建計畫」已完成四個階 段,總共嘉惠三十戶村民。

第五階段的「扶困援建計畫」於2024年3月16日開啟,志工入村針對十間民宅進行實地勘察。召開志工會議探討勘察結果後,決定為其中八戶村民進行援建。6月8日,慈濟與受惠村民「簽署第五階段援建同意書」。

◎生活諸多不便 援建帶來希望

「簽署同意書時,我感受到心跳加速,連手也在發抖。」援建受惠村民五十二歲的古爾妮雅(Kurniah)微笑說道。她給志工看自己的雙手到現在還在顫抖,前一天才得知其房子將接受援建的她表示,一直以來的祈禱,終於有答案了。

古爾妮雅一家自2019年慈濟開啟第一階段援建計畫時,就開始提出援建申請,今天終於盼到夢想成真的時刻。「雖然要等待幾年,才輪到我們的房子接受援建,但我們心中未曾感到失望,因為志工有向大家說明原因,我們也知道慈濟優先為屋況受損更嚴重的鄰居進行援建。」

古爾妮雅的住處結構為半永久屋,牆面一半是木板、另一半是輕質磚,屋頂結構以竹子和瓦片搭成,今已多處破洞。地板一半為水泥、一半是陶瓷,總是有積水,因為房子比路面還要低,導致外面水溝的水會滲進來。她們一家根本沒有能力墊高地基,家中也沒有什麼奢侈品,只有一般的家具用品。

「還記得當年是1988年,我嫁過來就開始住在這間房子,當時還算不錯的房子,但現在已簡陋不堪。想要修繕,但沒有經費。」古爾妮雅笑著說道。平日裡,她從事剝貝殼的工作,其丈夫穆哈迪(Muhadi)是一名漁夫,她們膝下有三個孩子,一個已有自己的家庭,一個已有工作,最小的剛從初中畢業,將升學高中。

古爾妮雅代表丈夫簽署援建同意書,她告訴志工,「現在漁夫的工作入不敷出,頻頻虧本。以前一天可以賺取十萬印尼盾(約合新臺幣兩百元),現在每次出海捕魚,收入能換回所需的汽油費用,不虧本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日子總還得過,就要繼續工作。」

慈濟的到來對古爾妮雅而言,為她和社區的其他貧困民眾帶來希望。「慈濟的援建不是口頭說說而已,是真的有實際行動。還記得第一階段的援建開啟時,志工勸我要耐心等候順序,直到現在慈濟還是繼續幫助我們(村民),不只是幫忙援建房子,也有清真寺和學校,以及發放生活物資,舉辦義診、義賣會等活動。感謝真主阿拉,大家都獲得幫助。」

◎祈禱盼來答案 營造美好未來

另一位援建受惠者六十六歲的迷沙(Misah)歡喜地在一張張援建同意書上蓋指印。她表示,若慈濟沒有到村裡,就可能不會有今天的喜事發生。她哽咽地說:「非常感謝你們(志工)幫我援建房子,我實在太開心了。」

迷沙的情況與古爾妮雅類似,對慈濟援建盼望已久,她的住處極其簡陋,但因為房地契所屬有問題,因此未能獲得幫助。她在里長的幫助下,終於把房地契的問題解決了,也獲得所有家屬的同意,終於收齊援建的所需文件和符合條件。

「感謝真主阿拉,我的援建申請終於通過了。」迷沙感動用頭巾擦拭著眼淚說:「志工來家裡進行實地勘察時,我已經很開心了。志工終於來我家了,鄰居也前來觀看。以前總是在想,什麼時候輪到我家,現在終於輪到了,既開心又感動,眼淚一直落下,都說不出話來了。」

迷沙的丈夫在十二年前就離世,目前她與兒子同住。為了滿足日常所需,年邁的她從事隨叫隨到的洗衣工,家裡也獲得政府的補助,但兒子自開齋節後就失業。

迷沙的家老舊不堪且低於路面,幾乎一整年都在淹水。她若要洗澡和如廁,必須借用隔壁親戚家的衛生間,因為其家中沒有廁所。當她看到自己將來新家的平面圖設有廁所時,眼眶含淚地說:「天呀!我從以前每次祈禱,都是想要有這樣的房子,看到鄰居家接受援建後,變得很漂亮,很替他們感到高興,心裡總在想什麼時候輪到我家?希望阿拉接受我的祈禱。剛才看到我將來新家的平面圖,真的好極了,裡頭也有廁所,感謝真主阿拉,實在太開心了!」

援建工程預計將在7月初,以拆除舊房的作業開啟,整個工程約需三、四個月的時間。受惠村民只需再等一段時間,等第五階段的所有援建工程竣工,她們將迎來自己的新家。慈濟志工秉持大愛、大慈悲精神,為貧困家庭援建房子,期待能為受惠村民營造安身安心地過生活,迎接希望的未來。

圖左 :2024年6月8日,慈濟與受惠村民「簽署第五階段援建同意書」。[攝影者:Metta Wulandari]
圖右 :第五階段的「扶困援建計畫」於2024年3月16日開啟,志工入村針對十間民宅進行實地勘察。志工勘察古爾妮雅(Kurniah .右)的家,發現其住處結構為半永久屋。[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左 :援建受惠者六十六歲的迷沙(Misah .左)歡喜地在一張張援建同意書上蓋指印。她表示,若慈濟沒有到村裡,就可能不會有今天的喜事發生。[攝影者:Metta Wulandari]
圖右 :2024年3月16日,志工入村勘察迷沙(Misah .右一)的家,屋況老舊不堪且低於路面,幾乎一整年都在淹水。她若要洗澡和如廁,必須借用隔壁親戚家的衛生間,因為其家中沒有廁所。[攝影者:真善美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