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分會 各校代表交流 善用育苗助學金助暗角貧童

各校代表交流 善用育苗助學金助暗角貧童

E-mail 列印
貧困是孩子求學的絆腳石,助學金是一個管道,讓慈濟人走進去幫助更多弱勢家庭;2012年8月11日,下午三點至五點, 馬來西亞分會峇株巴轄聯絡處舉辦一場「2013年 度育苗助學金說明及交流會」首次邀請各校代表前來慈濟會所, 當天,共有38所校方代表及17位志工出席。交流會以證嚴上人對教育安心上學的開示為開端:“父母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社會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培育在教 育”。上人也說:“其他可以等,唯有教育不能等,有優質的教育,家庭才有希望,有教育,社會才有希望,有教育,國家才有希望,所以教育很重要。”家庭問題導至孩子喪失求學 的機會。

◎ 清寒子弟安心 助學同啟悲心

佛教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分會,秉持證嚴上人的理念“以媽媽的心來愛天下的孩子,以菩薩的智慧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而發起了育苗助學金計劃,讓清寒子弟安心上學。

司儀陳燕婷師姊向校方代表簡介慈濟緣起於臺灣花蓮,證嚴上人如何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辦慈濟,至今已有四十七個國家設有分支會或聯絡處。慈濟的善款來自竹筒歲 月,每月固定捐款和資源回收。

每年的育苗助學金,只要接到申請表格,志工利用周末或下班後的時間,挨家挨戶逐一做家訪,屈時希望校方能參與志工一起家訪,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慈濟每三個月將為 感恩戶作生活評估,因此處於長期接受補助關懷案戶的孩子,將不需申請這份助學金。

2010年的零現金措施,慈濟秉持感恩 、尊重 、愛,在家長的同意下才能把支票交給家協代管。藉著上人對緬甸農民,即使家貧卻阻礙不了他們手心向下的精神,效仿竹筒歲月 的“米撲滿”,堅持日存一把米來助人。慈濟助學方案,也鼓勵大家自小學習理財和儲蓄,學習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的美德。

◎ 清楚學生狀況 審慎運用助學金

貧困是孩子求學的絆腳石,助學金是一個管道,讓慈濟人走進去幫助更多弱勢家庭,包括子女眾多,單親,或家有病患負荷沉重醫療費,或隔代教育的家庭。校方可以自行評估,若有 需要,一個家庭可以有多份申請表。慈濟也請校方關注學生的班級,地址,電話,申請原因等相關資料,確保資料完整及正確,讓志工們的作業更順利。父母有飲酒,吸毒,或賭博的 惡習可以在表格上註明,校方的建言有助家訪志工進行評估。

過去幾年,助學金在學校假日前頒發給學生,因為一些學校反應家長不善理財,把錢用在其他地方,因此今年預計會在11月尾或12月初才頒發。慈濟會發函通知校方,有關學生申 請的結果,通過與否或轉介為慈濟的長期關懷個案。 各校代表很用心作筆記,當天,志工為老師們準備靜思茶和小點,以輕鬆的方式進行交流。讓校方更清楚助學金的運作方式,在處理助學金會更謹慎,讓點滴善款發揮得更有意義。

柯慈林師姊在交流會上為校方一一解答問題,也盛情邀請校方代表藉著助學金的因緣一起走進社區的暗角,也藉此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問題。慈林師姊也發布今年慈濟將會走進三所淡米 爾印度小學。當天志工李美美師姊也為淡米爾印小的一名老師做翻譯,讓首次參與的老師能更明白助學金的意義與方向。

◎ 感動化行動 有志有願獻上祝福

志工柯燕玲師姊分享助學金家訪的點滴,每一年參與,收獲比付出的還要多。深感隔代教育年輕化的趨勢。曾走訪一戶助學家訪,父親是阿隆(追債人),經濟狀況不佳,孩子在校多 少受到歧視,有些老師也會對這些孩子態度欠佳,間接影響孩子的心靈成長。另一單親家庭媽媽,他的一句:“慈濟來幫我們,不可以白白拿別人的錢”,堅持要孩子們捐出零用錢, 生活縱然不是很好,但每月固定捐出他們的善心,因為助學金,他也可以成為手心向下的人。

從家訪過程中,看到慈濟在照顧的對象,有一部分也已經成為會員或志工,大家也抱著一份祝福的心境,幫助有需要的孩子,也期許老師們將感動化為行動一起來參與助學金家訪。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孩子是社會未來希望的種子。教育不只是「職業」,而是「志業」,教育以人本精神為方向, 人文清流由老師開始,期許有志、有願的老師,能共同推展 慈濟人文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圖左 : 美美師姊為淡米爾小學老師進行說明會內容的翻譯.[攝影者:符詩健]
圖右 : 志工柯燕玲師姐分享助學金家訪的點滴,收獲比付出的還要多。[攝影者:符詩健]

圖左 : 老師們用心記錄[攝影者:符詩健]
圖右 : 多年與校方互動的助學金發放,今年首次邀請校方出席交流會,以期彼此達到更好的作業模式。[攝影者:蕭惠燕]
圖 : 秉持證嚴上人的理念“讓孩子安心在教育“,峇株巴轄在2003年發起了育苗助學金計劃。[攝影者:蕭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