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大愛幼兒園開學 防疫總動員

大愛幼兒園開學 防疫總動員

E-mail 列印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在中國武漢地區擴散開來,疫情蔓延至四大洲,造成人心惶惶,各國政府也極力呼籲民眾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

隨著疫情統計數字持續攀升,證嚴上人掛心疫情,提醒 大家自我防護的必要;戴口罩減少彼此感染,還要勤洗手,避免病從口入……回應上人的呼籲,馬六甲慈濟大愛幼兒園特別擬定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並於2020年1月30日開學前,將訊息傳送至每一位家長,請師長們共同配合。

◎齊心防疫 大人小孩樂配合

開學日一早,老師們戴上口罩在幼兒園入口處嚴陣以待,檢查每一位小朋友的口罩是否佩戴正確;少數未戴口罩者,老師也一一獻上自備的口罩,並以額溫槍測量每位孩子的體溫,利用消毒洗手液仔細清洗雙手,完成和通過以上步驟小朋友才能步入校園。

如發現體溫偏高者,除了重複確認,也會向家長了解孩子狀況,確認無誤才安心地讓小朋友們進入校園,或是請家長帶回家休養,保護每位孩童的健康,降低擴大傳染的風險。

「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防疫措施,是早午各量體溫一次、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生病不上學,以及徹底消毒,以保幼兒園環境清潔。」園長江新慧(慈蒂)強調防疫的重要。

從幼兒園的環境著手,確保校工每天早晨將整個園區消毒打掃一番,下午再清掃一次;各個教室內與洗手臺備有洗手液,帶動孩子進教室前必須清洗雙手。每位入幼兒園者均需配戴口罩,也請家長每天在孩子們的書包內放置數個口罩,以便定時更換。

園長更進一步解釋,已通知家長準備防疫的口罩,也知會家長若孩童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點五度,請暫時留在家中做觀察。同時老師們也向家長了解新年期間學生出國的概況,尤其有三戶家庭成員來自中國的學生。

當獲悉其中一戶家庭,外婆從中國廣東前來探親,園長隨即主動聯繫家長,請家長配合在家自主管理十四天,確認無疑似症狀如發燒、咳嗽等,才恢復正常上課,維護小朋友的健康為重。「家長們都樂於配合,防疫工作需要大家齊心一致。」

◎戴上口罩 保護自己與他人

然而,許多孩童都是第一次戴口罩,而且需要戴上一整天,對於這些孩子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甚至不願戴上。

四歲的聶妤恩說什麼都不願意戴上口罩,父母好不容易哄她戴上。第一天回校上課,黃愛愛(懿愛)老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她解釋細菌和生病的關係,戴上口罩是為了保護健康。

當她看到同學們也都戴上口罩,而自己的口罩有可愛的卡通圖案,與眾不同,她不僅不排斥還戴得很開心。「整天下來,妤恩並未吵著脫下,午睡後還主動拿著新口罩請我幫她戴呢!年紀雖小,但他們明白道理,需要方法去引導。」黃老師
說道。

「我的Mickey Mouse的口罩,已經丟進垃圾桶。」黃愛愛老師定時協助小朋友們更換新的口罩,即使聶妤恩已沒有可愛造型的口罩,她也樂意戴上一般的口罩。

黃愛愛老師也規定孩子,一進教室先喝一百毫升的水,之後約每隔四十五分鐘喝一次水,一整天在學校約喝一公升。多喝水,主要是保持呼吸道濕潤,才能降低病毒附著於黏膜組織而被感染,孩子們也很配合。

「我只有喝水、吃飯才有拿下口罩,老師說要喝多多水,我不喜歡,但我都有喝完,不然會生病咳嗽。」聶妤恩說。

黃愛愛老師補充說明,小朋友們只有在擦身、點心、午餐時間,以及喝水時才能脫下口罩,午睡後會更換新的口罩。如果有流鼻水的情況,每隔二小時會協助更換新的口罩。

◎灌輸觀念 掌握正確的方法

「太熱,我不喜歡戴,但是老師說細菌會進去,不可以不要戴,也不可以拿下來,因為生病會傳染給別人。」另一位五歲的吳樂萱說。她更從口袋掏出一瓶俗稱「乾洗手」的手部酒精消毒液;她表示,上廁所後、吃東西前都可以用來殺掉細菌。

家長們關心疫情,除了購買口罩,也會讓小朋友攜帶一些方便消毒雙手的清潔用品,以便不時之需。而學校也持續宣導和教育孩子多注意個人衛生,除了勤洗手,手不碰觸口、鼻、眼睛,打噴嚏後需要先清洗雙手,才碰觸東西等。

此外,許多家長未能掌握正確的口罩穿戴方式,當孔玥力老師(慈玥)發現孩子戴的口罩,正反面錯誤且上下顛倒,手勢也不對,馬上傳遞正確的訊息。

「口罩正反顏色不同,有顏色面朝外,有鐵絲一邊朝上,覆蓋口、鼻和下巴。小朋友有兒童尺寸的口罩,如果用大人的尺寸,掛耳部分的繩需要縮短打結,調整適合孩子的鬆緊度。在卸除口罩時,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份,因可能已沾染病菌。」 孔玥力老師邊示範邊說。

連日來的教導,不僅孩子們懂得保護自己避免病毒的侵襲,家長們也從中受益。家長黃靖裕經過老師的指導,才了解口罩的正確戴法,馬上改正錯誤。五歲的彭薏丞也掌握技巧說:「手要乾淨才戴口罩。老師說戴上或是脫下口罩時,手要握住兩旁的繩子,這樣手就不會骯髒,可以保護健康。」

老師們也用心地教導孩子正確的洗手方式,包含手腕、手掌、手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濕,雙手擦上洗手液,搓洗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再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之後,再用手帕擦乾雙手,才算完成。

◎室內戶外 防護點滴皆不漏

除了上課之外,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也全程戴上口罩。與同學一起做環保回收的六歲吳佳鍇表示,在家不用戴,但上學或出去外面就需要戴口罩,預防傳染疾病。

在戶外與同學一起練習騎腳踏車的六歲鄭慈萱,也回應:「人多的地方或是在外面都要戴口罩,保護自己不要生病。以前我感冒也是有戴口罩,不要傳染給別人。所以天天戴口罩不會不舒服,是要保護自己和別人。」

「連續跑了好幾家商店都買不到口罩,有時找到一些零售包裝,五片就要馬幣四令吉(約合新臺幣一百四十七元),很貴!當時H1N1還可以買到一盒盒的包裝,價格也沒有調漲,這次真的令人擔心。」家長潘慧芬表示,處在疫情升溫的階段,人人自危,現在接了孩子就直接回家,避免去大庭廣眾之處。

另一位家長林盈杉也回應「新年後,真的很難買到了。我前一陣子患上流行感冒,買進一批口罩,現在剛好派上用場!」

她也是從疫情開始擴散後,就未曾帶孩子到公眾場所;每次進家門,大人和小孩一定先洗手,響應學校呼籲勤洗手。孩子回家也會將學校所教導正確戴口罩和洗手步驟,示範給父母親,無形中將正確的防疫動作落實在家中。

「不知道疫情未來發展如何,防疫需要做多久,但幼兒園會一直配合,做好防護工作。」江新慧園長殷殷叮嚀。

除了自我防護之外,幼兒園也啟發孩子的愛心與善念,共同為天下人祈福。每天早上十點,全校師生一起長跪祈禱,將愛與關懷送給中國人民,祝福他們早日脫離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願人人遠離災難,世間無災無難。

圖左 :每天一早,馬六甲分會大愛幼兒園的老師都在入口處,以額溫槍測量每位孩子的體溫,做好防疫工作。[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室內課程,師生全程配戴口罩,盡量將防護工作做到滴水不漏。[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校工每天兩次,進行消毒清潔幼兒園環境。[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黃愛愛老師以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聶妤恩從排斥到樂於戴上口罩。[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配合幼兒園防疫政策,家長林盈杉戴上口罩,送孩子入班。放學後直接載回家,不去公眾場所,降低被傳染的風險。[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每天全校師生一起跪著祈禱,將愛與關懷送給中國人民,祝福他們早日脫離疫情。[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