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代為打包素食餐 逾十年不輟

代為打包素食餐 逾十年不輟

E-mail 列印
「喂,你要吃飯嗎?要吃什麼?今天去慈園打包……」上午十一時,近午餐時間,馬六甲班台醫院婦產科專科診所助理楊秀華(慈昉),開始撥電話到其他部門詢問,周枂赬(慮綽)在旁寫小抄,做紀錄。

◎訂素食便當 小 抄大用

「阿Wong今天沒有打包……有些人要糙米和菜、有些人只要菜、有些要一點糙米和菜、有些要多飯少菜……」一張再簡單不過的小抄,只寫上姓氏,及「飯」、「菜」字眼,周枂赬就能讀出各人的需要。

這時,也有醫護人員拿著便當盒來敲門,他們都是院內私人診所的醫生、護士、助理、營養師等;不只華裔、友族員工也會過來要求打包。楊秀華說,來這裡響應打包服務,有一不明文的規定,就是必須是「素食便當」。

原來,院内餐廳沒有特別設定素食餐,過了午餐時間也所剩無幾。故當人緣好的楊秀華,在談話中提到可以幫忙打包素食便當時,能有多一選項的醫護人員可樂了,最高紀錄一天有十五個便當盒等待被填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期間,不少醫護人員一星期五天都致電請幫忙打包!

◎準備好素餐 貼心服務

記好小抄後,周枂赬走到茶水間去,拎著一大袋子的便當盒走出診所,騎上電單車,到鄰近的武吉波浪(Bukit Beruang)社區。當地有好幾家素食餐館,若非必要,她一次只到一家素食館打包,多以雜菜飯和麵食為主。

取出餐盒,每一個都寫上了訂餐者的英文名縮寫,誰的口味,該拿些什麼菜,她都很清楚。曾經也有過遺漏、拿錯、買錯等經驗,但同事都能善解包容;她也嘗試選擇多樣化菜色,每樣取一些,同事就可以吃到多樣菜,遇到不喜歡的也可以互相交換。」

素食館的老闆都很清楚,她的便當不能依照菜式來計算,有時候需要稱一稱。付費完畢,托著沉甸甸的環保袋回到醫院,倘若數量太多,電單車駛到大門,同事李玲玲會到樓下幫忙。

忙碌的醫護人員無法抽身,周枂赬常常會貼心地把便當送到面前,讓她們馬上就有午餐吃。回到診所茶水間,李玲玲切好水果,楊秀華準備好開胃菜,如雜酸菜(Acar)及不同小食,她們以病床為桌,食物擺得滿滿地。

不久,醫護人員陸續抵達,吃喝談笑間,幾乎天天來報到的醫院骨科專科護士紀麗珍說:「過去不知有素食便當,想要吃素的時候,只能自備麵包過來。」

◎無肉不歡者 天天素食

這天,楊秀華煮了藥材湯,邀請大家共享,剛好對面診所的蘇淑美和蔡秀蓮兩位助理有空,便過來取便當及盛湯。蔡秀蓮說:「Chu(周枂赬)風雨不改地照顧我們的午餐,忙不過來的時候,看見她會忍不住說,媽媽來了……」年輕的蘇淑美也分享:「有時候遇到下雨天,看她淋得落湯雞一樣,提著便當回來,真的會很感動於她的心意。」

蘇淑美是華裔回教徒,她自己很喜歡吃雞肉,身邊朋友笑她是「無肉不歡」者,可是當聽見她的午餐,幾乎天天是素食便當時,大家都睜大了眼,不能置信!

班台醫院糖尿病患輔導員黃夙珊難得提早過來用餐,自從加入醫學界後,她在餐飲方面都會大量選擇蔬食,或自備便當。三年前來到班台醫院,知道可以打包素食便當後,她很高興,也很感恩楊秀華等人的貼心準備,讓她即便下午三點才有空來到診所,都有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便當在等著她。

「從飲食、藥物、活動、生活方式、生活調理等各方面去輔導病人;其中飲食佔了百分之五十的影響。」黃夙珊非常看重飲食調養,鼓勵病患攝取多樣化食物,特別是各種顏色的蔬菜。

◎用行動護持 素食之家

談起診所推動「素食便當」的因緣,要從楊秀華說起。2006年,堅持不吃蔬菜的她為父親祈福而茹素,也因為吃素致痼疾緩和下來;後來參與慈濟志工活動,更理解茹素護生的道理,她開始向身邊朋友勸素。遇到有人要求代打包,她會說:「可以,但只能打包素食!」

身患多種疾病的楊秀華,無法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因此經常騎著電單車外出到銀行或各地辦事的周枂赬,自然成了打包便當的不二人選。周枂赬笑稱,常年素食的楊秀華知道哪一間素食館的菜好吃及開放和休假的時間,因此,她不必操心,只要依著楊秀華的指示去打包就行。

診所的老闆——謝醫師也很護持她們的行動,從一開始讓司機外出辦事時,順道載她去打包,後來給她半小時到素食館去;便當盒愈疊愈高,若太遲過去,素食館菜餚所剩不多時,謝醫師特別通融,讓周枂赬提早一小時去執行打包的任務。

除了打包,楊秀華不定時會準備素食火鍋、方便麵大餐等,讓更多人能「享素」;對面診所的蔡秀蓮也從中學到了蔬菜方便麵的煮法,將各種蔬菜替代肉食,投入湯中烹煮,其香甜的滋味,就連家人也讚好!

楊秀華一心一意勸素,周枂赬一星期五天用行動護持他人吃素,如此這般逾十年。若以一次打包最高紀錄、及長達十一年的保守估計,竟已成就了四萬多個素食便當。

如今,大家都很熟悉診所是間「素食之家」,也像是「速食之家」,在周枂赬細心張羅下,愛吃素、想吃素的人們來到這裡,都能迅速得到飽肚。

◎持續逾十年 風雨不改

李玲玲曾經兩三次幫朋友打包,卻面對不同需求、選錯食物的壓力,故很佩服周枂赬每天中午風雨不改的行程,持續逾十年。楊秀華也笑說:「我覺得她很偉大,帶著一堆的便當盒,有時候搖搖擺擺地回來,餐盒裡的湯只剩下一半,這種繁瑣的事只有她做得到。」

回顧這些年打包的歷程,李玲玲看得比誰更清楚:「原本她是以菜式計算,每一便當固定取三樣菜,但後來接到許多回饋說,我不吃這個,我不吃那個……於是,她想盡辦法幫助我們,還要記得八至十人不等的需求,真的很不簡單。」

而這一個個的便當,也扭轉了李玲玲對素食的看法。她說:「自己對香菇的味道敏感,認定「香菇是素食,素食一定會吃到香菇」,因此從未想過要吃素。」但是周枂赬經常為她選擇沒有香菇的菜色,還顧及她不能吃包菜、辣椒、煎炸,及一勺飯的要求,盡量選擇多菜滿足她。

結果,周枂赬一時不慎,一星期三天都讓她吃著同樣的菜式,回到家媽媽又煮同樣一道菜的趣事,令她哭笑不得。如今,即使週日沒上班,她都會主動帶孩子到素食館用餐。

◎護生結好緣 加分人生

回應他人的讚美,周枂赬笑說:「我只是擔心太多載不到,或者無法迎合每個人的需求。」

曾經面對一頭蠟燭多頭燒的生活,已經離異的她如今嚮往單純。2009年因孩子教育而投入慈濟當志工,2012年自發性轉為素食者,她發現,吃素對她來說是一件簡單的事,減輕許多煩惱,煮法相對而言也簡單許多。

「想太多,心情會亂。」她可以天天吃一樣的菜,光顧同樣的素食館,但因為協助打包素食便當,她走過不一樣的素食館,結交不同的朋友,為了護生、結好緣而堅持下去。

「既然別人有心要吃素,我就盡量配合來成就她們。我學習過承擔其他事,但是做得不好,唯有為人打包這回事,我感覺自己很有價值,是平凡中的英雄,我在為自己的人生加分,這是我的福氣。」她笑瞇瞇地說。

雖然楊秀華患有鼻竇炎、視網膜脫離、地中海型貧血、紅斑性狼瘡等多種疾病。也曾在打包的過程有著不同的經歷,她都視為自己的功課,學會用輕鬆心情去面對。而且她的同事們都能明白彼此的局限,一個眼神動作,就能互相補位,且心照不宣。一心推素,是她心中的使命,多年來樂此不疲。

圖左 :素食店老闆採取目測或稱重方式,來計算周枂赬的素食便當。[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周枂赬除了協助打包素食便當,有時候還會把便當送上門,給忙碌的同事。[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每一餐盒都有寫上不同訂餐者的英文名縮寫,負責打包的周枂赬都很清楚各人口味。[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對面診所的助理蘇淑美(左)和蔡秀蓮(右),常常請周枂赬幫忙打包。[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楊秀華早年就為父親的健康祈福而茹素,加入慈濟後了解茹素護生,更積極勸素。這是2012年她積極向大德勸素。[攝影者:郭巧雲]
圖右 :周枂赬為了陪伴孩子而加入慈濟,從中找到為自己人生加分的方法。這是她和孩子曾子軒與曾彥賓在慈少班合影。[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午餐時間,醫護人員在診所茶水間用餐,有時候楊秀華(左一)也會為大家準備蔬食料理。[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診所茶水間放滿各人的便當盒。[攝影者:羅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