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大地 讓黃雪晶一家人更親密

大地 讓黃雪晶一家人更親密

E-mail 列印
每天清晨,慈濟志工黃雪晶(慮謙)會往屋外的綠地走走,看看四周近二十種綠意盎然的植物,好些是未經過安排就冒出頭的「小東西」。

◎土地 孕育萬物

原本呈「U」型的綠地雜草叢生,在去年(2020年)三月 政府實施行管令期間,黃雪晶邀兒子羅子敬一起掘泥鬆土,開始種菜大計;一家之主羅錦福(惟謹)向來怕髒,待在屋內心中暗想:「別叫我,別叫我。」時日久了,終究按捺不住,走出屋外觀望,看見烈日下汗流浹背的母子倆,於是拿起鋤頭加入,三幾下就鋤出了一片片菜田。

其後,再按照黃雪晶的計劃,挖出一個個廚餘坑,將果皮菜葉等廚餘倒入,紮紮實實地鋪上一層層泥土;很神奇的是,一段時日後,土地竟然長出了各類菜苗、果樹,首先結果的是攀藤南瓜。

這是黃雪晶為了減少使用塑膠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成果。

她說,買東西時,可以用環保袋替代塑膠袋,唯獨對廚餘沒轍。試過將廚餘留久一些,希望可以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奈何這裡氣候常年炎熱,擱置一夜都會引來蟲蠅;也曾經買昂貴的廚餘桶和菌種,卻以失敗告終;直至去年底搬家到此,有土地、有廚餘坑,不僅讓垃圾袋從一天一個,驟減為一星期一個,而且土裡很快就長出了新生命。

她驚喜透露:「沒想到土地的吸收能力那麼強。這裡不只有我們栽種的植物,還有各類野花野草,一起共生共存。這讓我發現,每一樣東西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不必刻意做些什麼,土地就是孕育萬物最好的溫床。」

◎萬物 共同生息

至今,這片土地上已挖了八個廚餘坑。曾經畏懼下田,且毫無栽種經驗的羅錦福,卻歡喜分享能將泥土壓得緊實的原因:「曾經看過一本書,講述證嚴上人在種植的時候,一手撒種,一腳撥土掩埋,再將土地踏實,幼苗經歷掙扎冒出地面的過程,才能茁壯成長。我也仿效,發現效果很好。」

幼苗不負所望,成長過程中即使遭遇困難,枝幹光禿禿到只剩一片葉子,最終都還能展現生命力,長出新芽,讓他聯想到,人生更沒有跨不過去的障礙。

空心菜、羊角豆、辣木,尚在結果中的玉蜀黍;還有口感很像桑椹的生姜花、觀音竹,及更多不知名的植物等,迎風搖曳,欣欣向榮;偶爾迎來松鼠、果子狸追逐,或更小的昆蟲爬行,是一片讓人一見就歡喜的綠地。就連十一歲、偶爾愛耍酷的羅子敬,無所事事時會到那裡走走,彷彿看見果實即將纍纍。

黃雪晶也留意到羅子敬上學前、放學後,都會繞著走一圈,看看有哪些植物長成?或觀察小螞蟻的爬行路線、小蜥蜴的生活型態等。「是土地讓我們看見萬物共生息,也讓我們關係更親密。」黃雪晶喜言道。

◎為愛 付出一切

黃雪晶和羅錦福出生在馬六甲,羅錦福大學畢業後長居香港工作。在三十六歲結婚一年後,黃雪晶辭去工作,飛到香港和丈夫團聚。為了融入他的生活與社交圈子,晚上偶爾會陪他去踢球、喝酒、唱卡拉OK等,一度成為他朋友口中的「酒后」,但這並非她喜歡的生活型態,而且香港生活步調緊張、壓力大,讓慢調子的她一直無法適應。

「中學時代讀過一篇〈失根的蘭花〉,講述作者離開生長的土地,在國外生活,像失根的蘭花一樣漂泊。我反思自己在香港的生活,雖有許多人對我們很好,但還是感覺自己像失根的蘭花。沒有了根,心在漂泊,無法安定下來。」

黃雪晶在香港的次年(2006年),一次散步途中,夫妻走到慈濟香港分會,大門口的蓮花徽章令她感覺熟悉;原來早年她曾到慈濟馬六甲分會應徵工作,但因緣不具足,多年後再將遊子心帶上回家路,在慈濟找到歸宿感,夫妻倆成為慈濟志工,後來更雙雙成為志業體同仁。

黃雪晶喜歡閱讀,了解到現今大地資源愈加貧瘠匱乏,大環境也越來越惡劣;加入慈濟後,她更清楚了解人類和大地共生息,每個人的心念都在影響著生態,需有具體行動作出改變。當時,她僅決定不要養育下一代,以免孩子受苦。2008年底,上天為她捎來最珍貴的禮物,為她和羅錦福的生命帶來另一次轉機。

◎為愛 改變一切

當驗孕棒顯示懷孕徵兆,黃雪晶當下決定茹素,期望能改善孩子未來的生活環境,並開始關注人與環境的課題,設法落實在生活中。

以素食養育孩子,她擔心孩子營養不足,因此參閲許多資料、諮詢醫師,加入許多綠色團體尋求支援,報讀營養課程;為了減少環境污染,她選用尿布取代紙尿片,用天然蒜片代替驅蚊藥……種種選擇得花費更多時間及心力,卻是無愧己心、無愧環境,令她在面對週遭種種質疑時,始終能堅持下來。

在食材方面,她盡量選擇當地、當季、沒有農藥,保留最豐富營養的有機食物。她說,當人們濫用農藥、大量生產食材,縱使降低成本、滿足了市場需求,卻也破壞了自然生態。

「選用有機蔬菜,只要清洗一下就可以吃,不用擔心農藥。雖然價錢較高,但是我們少吃一些,一樣可以取得平衡,這是對環境生態尊重負責的態度。」她說孩子自小就習慣從冰箱中,自取小黃瓜及紅蘿蔔等天然蔬食當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再從慈濟文宣品中了解到,塑膠無法被分解,將帶給後代大量垃圾時,她堅持帶環保餐具出門,買菜時提出不要包裝,更進一步克制「物欲」,衡量「想要」或「需要」,減少製造垃圾。剛開始,黃雪晶的堅持讓羅錦福不解,直到受證為慈誠委員,他漸漸明白「環境保護」的道理,也默默護持。

在選購物品方面,輪到個性簡樸的羅錦福「貨比三家」,或善用巧思將物品改裝,讓有限資源化作無限可能。「雖然用錢買不難,但是買回來就是增加一個負擔;我們可以選擇二手,買少一些,或者不買最好。」

在香港居住時,雖然夫妻倆也盡量製造機會,讓孩子接觸土地及大自然,卻遠不及大城市複雜的環境,對孩子心智所造成的影響。眼見孩子容易被物欲誘惑,性格尖銳,夫妻倆開始省思,環境也許不利於孩子成長。

◎回國 心安頓了

2018年暑假,黃雪晶帶著九歲的羅子敬回到馬來西亞馬六甲,看見小中風的母親已白髮蒼蒼,再看看環境的淳樸,及行孝的迫切感,她當下決定回香港為孩子辦退學。三個月後回到馬六甲,找到「腳踏實地」的住家,心終於安頓下來。

從繁華都市移居簡樸小城,孩子一時間無法適應,顯得孤僻;黃雪晶與慈濟馬六甲大愛媽媽和社區志工接上線,從走入校園為學生講故事中,學習耐心陪伴孩子。慢慢地,孩子在家人、親友的呵護,及大環境薰陶下,情緒開始穩定,態度慢慢軟化。

2020年2月,羅錦福也從香港回到馬六甲團聚,家裡不只多了笑聲,周圍還多了廚餘坑,所製造的垃圾也少了許多袋,水電費也保持在最低消費。

羅錦福知道黃雪晶喜歡騎著鐵馬(腳踏車)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他特別在鐵馬後方架設一個漂亮的裝菜籃;要清理水溝缺乏工具,他找來菜油桶,切除局部,再安裝上水管,就是一個得心應手的工具;後來在男眾志工帶動下,他更克服「怕髒」心理,到愛極樂環保教育站親手分類做回收。

從小接受雙親身教薰陶,對羅子敬而言,環保就是廢物再利用、減低資源消耗,對周遭環境都好。他不介意穿二手衣服、玩二手玩具;去年底隨著爸爸到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去,愛看書的他在二手書區找到自己的天地,遇有同齡志工的孩子,便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一次,他想要購買腳踏車頭盔,父親從環保教育站帶回一個給他,他嫌頭盔上的卡通圖案太幼稚,便動腦筋自行改裝,噴漆、黏上喜歡的貼紙後,歡歡喜喜戴在頭上。

環保,讓一家三口多了一個交流頻道,且深刻體會地球在發燒,需挽救、轉來不及為來得及;近期,居家附近成立夜間環保定點,羅錦福承擔起該定點負責人。每星期三晚上,一家三口從小家庭走入社區大家庭,在志工陪伴下,黃雪晶提起勇氣與眾分享環保知識,教育年輕學子做資源回收。

「多年前,一位小女子孤身到異鄉與丈夫團聚……每天早上看見腳下孕育萬物的土地,我彷彿看見無限生機。在耕作的時候,看見許多小生命,體悟到我們剝奪了牠們生活空間,我會感恩牠們的謙讓,更希望與牠們共享這一塊土地,這就是與萬物共生息的道理。」黃雪晶體會深刻。

圖左 :羅子敬想要腳踏車頭盔,父親從環保教育站帶回一個給他,他不甚滿意,便動腦筋自行改裝。[攝影者:羅錦福]
圖右 :黃雪晶選擇素食,烹煮時留下的菜渣果皮,她集中起來作堆肥。[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黃雪晶用環保袋來裝採買的蔬果,減少使用塑料袋。[攝影者:羅錦福]
圖右 :羅錦福一家在住家旁的綠地挖廚餘坑,無心插柳長出很多蔬果樹。[攝影者:羅錦福]

圖左 :黃雪晶在香港時,常把握機會,帶孩子體驗大自然。【照片:黃雪晶提供】[攝影者:黃雪晶]
圖右 :黃雪晶回鄉行孝,家居靠近娘家,常常會買蔬菜給母親陳阮卿,或煮素食餐讓母親享用[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黃雪晶騎著鐵馬到附近菜市場買菜,減少碳足跡。[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近期,居家附近成立夜間環保定點,羅錦福(左)承擔起該定點窗口,每星期三晚上,一家三口走入社區做環保。[攝影者:羅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