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退而不休 找回被需要的價值

退而不休 找回被需要的價值

E-mail 列印
在職場奔波一輩子,退休之後,卸下人生的責任與壓力,不再為五斗米折腰時,心裡盤算著終於可以開心享受新生活。然而,如何能退而不休,找回「自我」和「被需要」的價值呢?來看看環保志工盧錦龍及太太鄧佩瑜的故事。

◎患眼疾 把握時間做

有些志工前來做環保,會貼心在家準備一些茶點給大家享用,為了衛生考量用保鮮膜包著食物。某天休息時間,志工盧錦龍(惟禮)拿起夾子便往食物裡夾,心想「奇怪!怎麼一直夾不起來?」一旁的環保站站長吳志揚(本志)這才發現,原來盧錦龍的眼睛有問題!

患有青光眼的盧錦龍,從不主動提起自己的眼疾問題,與大夥一樣投入做分類,搬運資源,跟著環保車外出載回收物,在環保站內主要負責沉重的玻璃瓶分類等,從不因為眼疾而選擇比較輕鬆的事做,因而與他一起做環保多年的吳志揚從未發覺。

太太同時也是慈濟志工的鄧佩瑜(慮敬)擔心先生的安全,曾私下提醒一些志工多留意。志工陳美楠(慈宓)說:「他被玻璃割過好幾次,我每次都私底下與佩瑜聯絡,轉達今日他家師兄受傷的消息,請她回家多注意。即便如此,他還是一直承擔玻璃瓶分類,就是默默地做,並把回收物一袋袋堆放得很整齊呢!」

「某種角度和光線微弱時,視線看不清楚,兩眼也因為無法聚焦取得平衡。十幾年了,視力愈來愈模糊,我更要把握時間來付出!」盧錦龍說道。

◎無所求 為大地付出

盧錦龍的工作主要負責維護工廠的電力維修,患有嚴重青光眼,視力也日漸模糊,每天還得接觸高壓電。鄧佩瑜擔憂他工作上的安全,不斷地勸他退休。2019年初,五十七歲的盧錦龍提早從職場退下來。他不選擇在家休養,讓眼睛多休息,反而開始過著退休後的環保生活。

武吉晉巷環保站一星期開放三天做分類,他卻常常往環保站去,只因他掛心民眾放置在環保站外的回收物,擔心會影響到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觀感。尤其2020年3月18日政府實施行管令後,每天無所事事,盧錦龍更覺得老無所用,心裡懊惱苦悶無從發洩。

心繫環保站的他,覺得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便徵求應允到環保站,打理一些瑣碎的事,如積水、雜草等環境問題,以及清理堆積在環保站門口的環保物。

紀麗芳(慈映)見證:「四月開始,他們夫妻倆和志揚師兄等志工,幾乎天天來環保站查看和整理環保物,錦龍師兄還會將費眼力的電線拆解拿回家做,將裝回收物的麵粉袋拿回家一個個手洗晾乾,折疊整齊,方便日後志工使用,真的把環保站當作自己的家照顧。」

盧錦龍回憶,當時來到現場一看,民眾放置的環保物堆積如山,環保站內外都是資源,擔心環境孳生病媒蚊,麵粉袋又常被老鼠光顧,影響到社區住戶安全,於是邀約太太天天前來整理資源。鄧佩瑜看見先生愈投入愈歡喜,間接感染到她的心情。

「看到先生退休後,積極投入環保的精神,我也想跟著其腳步來環保站付出。」 2019年11月後,鄧佩瑜選擇提早從教職退休,走入環保站,正式開啟夫妻倆的環保退休人生。

鄧佩瑜侃侃而談,以前夫妻倆還在上班時,先生為了做環保,每個星期四下班路過柏淡芙露(Bertam Ulu)環保站,會去做兩、三小時的夜間環保分類,才回家,並且為了做環保,特地向公司申請將星期六上班時間調整為下午,早上做完環保後才去上班。當時鄧佩瑜只是偶爾星期六跟隨先生來環保站做環保,她坦言,退休生活,做環保不曾是「計畫之一」。

但自從2008年參與慈濟教師聯誼會活動,而進一步認識慈濟,在同一社區的志工陳美楠邀約和帶動之下,夫妻倆開始參與慈善訪視和投入社區環保分類活動。鄧佩瑜分享:「一路來,聽證嚴上人對於環保的倡導和呼籲,以及投入做環保至今,環保很自然地融入生活中,退休後也很自然就來環保站付出。」

◎工作重 罹患憂鬱症

鄧佩瑜更深入校園播種,成立「環保學會」,帶動學生們動手做分類,同時傳遞環保理念,並帶領學生參訪慈濟環保站學習和體驗。退休後,仍在學校持續進行校園環保,她堅信地說:「2011年,我和同樣在校服務的志工莫美玲主動找校長談,想要在學校帶動環保。環保必須從小教育,唯有培養孩子的環保觀,才能達到清淨在源頭的目標。」

除了授課,還須負責行政,繁重的工作量已讓鄧佩瑜的時間十分緊湊。2017年被派去帶領四年級精英班,工作再度加重,鄧佩瑜頻生離職之念,又因思念遠在臺灣深造的女兒,更年期荷爾蒙失調等,種種不為人知的煩惱,層層堆疊煎熬,當身心達到無法承受的臨界點,最終患上憂鬱症。

即便學校調整她的工作內容,讓她單純專注教書,然而鄧佩瑜的心,卻永遠處在不安的狀態,凡事擔心、害怕。期間,曾參與慈善訪視會議,一股莫名的壓迫窒息感,讓她半途逃離。她坦言,當時除了社區每個月一次的環保分類活動之外,她停止參與全部的慈濟活動。

志工們獲知她的情況,透過多方面陪伴來紓解她的情緒,例如志工蔡美真初期經常約她聊天,給予鼓勵;紀麗芳後期則邀約她晨運,並陪同就醫看診,如同家人的溫馨之情,讓幼年喪母的她感動又感激。

情緒找到另一個出口,同時也接受專業心理諮商,鄧佩瑜感恩地說:「蔡美真是我的貴人,家人是我的後盾,同事和志工的關愛,才有今日的我。」

◎做環保 掃除憂鬱情緒

2019年鄧佩瑜重拾最熟悉的慈善訪視,重新承擔小組長。她表示,憂鬱人的內心比較敏感,很害怕和擔心他人眼光。離開後,再度回來慈濟,需要時間建立信心。

「幸好,這一路來我始終沒有放棄做環保。我很喜歡做環保,讓我減壓,專注做分類,當下暫時忘卻其他壓力。當看見雜亂的環保物和環境,被整理得乾淨整齊,如同將內心無形的髒亂,也一併丟棄。」鄧佩瑜說道。

大夥在環保站有說有笑,鄧佩瑜愈來愈開朗,也看見自己有所發揮和被需要感。她深信,如果先生沒有來做環保,依照先生做事自我要求甚高的個性,退休後無所事事,加上大男人為家計的擔憂,肯定會陷入自己的壓力中;內心的恐懼無處排解,以及自己的憂鬱症情況,夫妻間的爭吵一定會與日俱增。

盧錦龍頗感認同,他表示如果每天待在家,會覺得自己很沒有用,可以來環保站做分類,至少覺得自己還有發揮的良能。疫情下,戴口罩為防護措施,但是對於他卻是一大挑戰,經常專心做環保,不自覺將口罩往下拉,因為口罩會影響他的視線。

陳美楠看見盧錦龍做環保默默努力的精神,「他沒講我們都不知道,每次看見他撞上一旁的推車或物品,直到近期才了解實情。」盧錦龍笑著回應:「當我還能看得見,我會盡力付出,做到不留遺憾!」

◎環保站 人生第二個家

看見環保站一直在改善,愈來愈多人投入一起做環保,感受到團隊相輔相成的力量,盧錦龍也愈做愈起勁。這一切鄧佩瑜看在眼裡,開心地表示,先生把環保站當作家,每天一直在想環保站要如何改進、如何做,以及如何維護好環境整齊和乾淨等,看見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目標就是讓左鄰右舍見證『環保站是大家的好鄰居』,進而能接引住戶齊來投入,發揮環保教育站的功能。」

鄧佩瑜做得歡喜,也謹記上人的開示,除了要做,心也要正思惟、要定,動中要有禪,期待自己能做到「經得起人事的磨練而心不動搖,並在動中保持心的寧靜」。做有形的環保,也在學習做心靈無形的環保。

以前,她的心情會影響到她看待事物的心態;現在做環保喜悅的心情,讓她的人生逐漸從灰色變成彩色,並學習敞開心胸與孩子溝通。

現在鄧佩瑜每天與在海外求學的孩子通電話,她說:「母女兩人個性都是將心事往心裡藏,現在溝通多了,彼此相互抒發心情,自然減少我對孩子的擔憂,孩子也能放心我的情況。」

看見太太逐漸走出憂鬱,志工如一家人的關愛,夫妻倆在環保站找到人生的快樂,找回做事的力量,也找到身心寄託之處,鼓舞著他們投入的熱情,不曾覺得疲累。

盧錦龍深刻地感受,退休後,好動的他若成天無所事事,日子會很難熬。即使日日投入做環保,不僅不累,反而讓他更有精神,心理會影響身體。鄧佩瑜坦言,愈投入做環保,生活愈簡單,心靈愈清靜。

回家後,盧錦龍仍一直想著,如何讓環保站發揮更大功能,並經常與鄧佩瑜分享他的想法。籌辦二手惜福區,分類動線重新規劃,改建一些區域,以及站內外大掃除等,這些都是他提出的建議,經過志工團隊討論決議後,就開始著手進行改善和執行的部分。

鄧佩瑜很感恩退休後的生活沒有空度,在環保站大家邊做邊聊天,很開心!「環保」儼然已經成為他們夫妻生活的一部分了!

盧錦龍期待守好前線,接引民眾的第一道大門,打造一個清新亮麗的環保站,成為社區最好的鄰居,讓人人樂意齊來投入。近期,鄧佩瑜則開始在環保站教導慈濟長期照顧戶(弱勢家庭)孩子課業,發揮自我專長,也開展環保站另一項敦親睦鄰的功能。

圖左 :盧錦龍與鄧佩瑜在慈濟找到被需要的價值。[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2008年鄧佩瑜參與慈濟教師聯誼會活動,認識慈濟後,夫妻倆開始參與慈善訪視、環保分類等慈濟活動。[攝影者:侯文達]

圖左 :盧錦龍將裝回收物的麵粉袋,一個個用手洗、再晾乾,折疊整齊並曬乾。【照片:鄧佩瑜提供】[攝影者:鄧佩瑜]
圖右 :儘管眼力不佳,但是盧錦龍仍然協助承擔沉重的玻璃瓶分類,減輕大家的負擔。[攝影者:劉嬡蓮]

圖左 :盧錦龍退休後找到方向,積極投入環保,讓他愈做愈開心。[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鄧佩瑜(右)曾深入校園播種,成立「環保學會」,帶動學生們動手做分類。她配合學校與慈濟的合作,在校園帶動環保。[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紀麗芳(右一)邀約鄧佩瑜晨運聊天,一路陪伴,讓她情緒有另一個出口。[攝影者:鄧佩瑜]
圖右 :大家在環保站有說有笑,貼心的關懷和鼓勵,讓鄧佩瑜(中)走出憂鬱。[攝影者:劉嬡蓮]
圖左 :鄧佩瑜發揮老師專長,在環保站教導慈濟長期照顧戶孩子的課業。[攝影者:陳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