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有溫度的發放 疫情下濃厚人情味

有溫度的發放 疫情下濃厚人情味

E-mail 列印
「疫情行管令期間,在遵守政府防疫的SOP,還要兼顧『有溫度的發放』,確實是一大考驗。」志工王鈺清說。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政府從1月13日實施行動管制令2.0,為了親手將祝福送到照顧戶手中,志工討論多 次,才逐漸擬定此次發放方式。

2021年1月30和31日接連兩天,志工黃循糧(濟循)開著卡車載著志工鄧志賢(惟日),以及送給晉巷社區二十二戶華裔照顧戶的新年禮包、柑、米、油、防疫口罩和淨手液等物品,志工王鈺清(明鄉)則開著車緊跟在後,三人帶著證嚴上人的祝福,前往照顧戶家祝賀新年。

◎愛無礙 疫情下的溫暖

抵達照顧戶家,志工便忙碌地搬桌子、鋪桌布,擺放禮包和物品等,而為了遵守防疫安全距離,事前志工自製大字卡,希望讓照顧戶可以清楚看見上人和慈濟的關懷;再透過紙和筆,讓照顧戶寫下自己的感受,藉此志工團隊可以深入了解照顧戶的心情。

雖然兩天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志工們卻一點都不馬虎,只為了讓新年禮包發放不因疫情阻礙,失去原有的人與人間互動的溫暖,傳遞給每一位照顧戶和其家人隆重和溫馨之情。

當志工虔誠帶著證嚴上人的法照,送來上人的祝福,與承載著滿滿心意的新年禮包,包含精舍師父們自製生產的燕麥、米果等點心,以及馬六甲志工團隊花了幾天時間,製作營養健康的新年穀糧、餅乾、壓歲紅包和春聯等「新年七寶」,說明並傳達慈濟的愛和關心一直陪伴大家時,鄧志賢發現原本因為疫情憂愁的臉,逐漸軟化並且有了笑容。

黃循糧說:「初次以此方式進行發放,照顧戶的回饋和反應是志工最直接的鼓勵。其中第一戶拜訪的劉美莉(化名)的笑容,至今團隊仍難以忘懷,也是開啟團隊信心的第一人。」

原來獨居在橡膠園裡的劉美莉,平時總是沉默不語,不與人互動,志工總是走不進她的心房。發放當天,看見志工用心地準備,並恭敬將物品一一排列整齊,感受到志工的誠意和送來的暖意,逐漸融化她的心,並開心地寫下「感恩慈濟,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謝謝您們;師兄姊都很好,幫忙我很多!」

最後,她笑著將零錢投入「竹筒撲滿」,以行動回饋大家的愛。

◎善效應 讓小愛擴大愛

緊接著,志工來到中風癱瘓的照顧戶劉凱祥(化名)的家,平時由他的姊姊劉碧玉(化名)照顧其生活起居。當看見志工帶來如此豐富的禮包和生活物品,她不好意思地說:「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你們!」志工表達上人的祝福,與慈濟的關懷,請她安心收下。

當鄧志賢拿著字卡,請劉碧玉親自唸出上人的祝福,其中呼籲以「茹素」和「投竹筒」響應回饋時,她馬上跑進屋內拿出三、四疊一令吉(約七元新臺幣)的紙鈔,這是她做新年糕餅販賣的收入,她要全部捐出,感恩眾人的愛心,這些年來持續幫助她弟弟的醫藥費,劉碧玉也想要盡綿薄之力,幫助其他受困者。

之後,團隊來到洗腎照顧戶劉俊傑(化名)家,去年3月跌倒,目前臥病在床,行管令期間遵守防疫準則,志工雖然無法進屋內,但依舊用心在屋外布置發放現場;他的父母親看見隆重又富有新年的氣氛,趕緊進屋內更換正式服裝以示慎重,先生還提醒妻子「要穿上新年衣服!」

當志工送上春聯,夫妻倆讚歎地說:「寫得真美,可以馬上幫我們貼上嗎?」慈濟幫助孩子洗腎費和補針費用,讓一家度過難關,更在新年將至,特地送來應節禮品和紅包,讓他們感動不已,也為家裡帶來歡樂和過節的氣氛。

志工團隊深刻感受到夫妻倆的喜悅;隨後,志工又前往另一戶距離不遠處的照顧戶家送禮包,回程路過劉俊傑的家時,看見夫妻倆在外引頸期盼多時,看見志工馬上要求還要再投竹筒捐善款。黃循糧說:「他們總共投了兩次,收到眾人愛和關懷的感動,讓他們一再回饋。」

當初團隊將投「竹筒撲滿」安排在發放儀式中,主要是期盼能啟發和帶動眾人的感恩和回饋心,唯有點滴愛心的累積,才能小愛匯聚成大善,讓善愛永續,這也是上人創辦慈濟的精神。臨行前,志工鼓勵每一家新年期間多吃素,讓這分愛擴大到動物,從小愛延伸至更完整的大愛。

◎暖心語 句句感同身受

「我很開心,慈濟志工成為我們的家人。我代表全家萬分感謝慈濟幫助我們,減輕家中經濟負擔,陪伴我們度過難熬的日子。感恩慈濟補助我補習費,志工鼓勵我教育的重要,我會記住你們的恩惠和幫助。」中學生黃如萍(化名)寫下慈濟對於一家的感恩之情。

同樣也是獲得教育補助費的中學生劉文瑛(化名)也寫下:「沒有慈濟的幫忙就沒有得讀書,感恩慈濟幫忙,改天會回饋社會。」

黃文瑛因家裡經濟陷入困境,志工走入她的家關懷,給予生活援助外,進而關心她的課業,補助她教育費。她則是因為慈濟培風中學「教育援助計畫」之申請者,志工關懷她的同時,了解他們一家的經濟狀況,進而開始援助他們的生活。

志工每個月定期上門關懷,經常鼓勵黃文瑛和劉如萍用功讀書,志工鄧志賢和王鈺清也以自身的例子勉勵她們,尤其王鈺清也是從小家境清寒,但不被環境困境所限,勤奮向學而有今日的成就。黃文瑛和劉如萍兩人非常感恩慈濟的援助,讓她們可以持續求學之路。因此透過今日的機會,兩人將自己的心聲寫下來,感恩志工一路來的關愛和幫助。

此外,當卡車緩緩駛過一些照顧戶家,一些孩子看見志工的制服,跑出家門一直喊著「慈濟來了、慈濟來了……」開心、興奮和期待的心情,聽在志工的耳裡,甜在心裡。

再者,一路上看著照顧戶寫下一句句動人的回饋,感恩志工的名字,讓才搬到馬六甲,剛投入訪視不久的鄧志賢,深刻感受到沒有上人創辦慈濟,就沒有慈濟,沒有志工,這些受困家庭可能就無法有現在的生活。

鄧志賢舉例說明,其中一戶援助多年的照顧戶余勇建(化名),當初緊急性腎病住院,太太不會開車,沒有現金和提款卡,大兒子在外坡就學,心急卻無法幫上忙。在人生最無助時,志工獲提報上門關懷。

當時,志工排班輪流,天天載送他的小女兒上學和放學,並載送太太外出採買生活用品,連續兩個星期,安住一家人的心與生活。「這種精神和關懷,沒有人可以做得到,他們一家至今仍很感恩,我聽聞也很感動!」

余勇建的大兒子至今仍滿懷感激,目前就讀師訓學院,曾向志工表示,在假期回馬六甲期間,他願意出一分力,替照顧戶家庭的孩子課業輔導。

而多年來,志工每逢新年必定送來祝福和禮包,今年如此特殊的方式,讓他又驚又喜,也讓父親余勇建鬧個笑話。當看見志工和卡車出現在家門前,余勇建向志工說:「奇怪,我沒有打電話給你,怎麼來載環保回收物呢?」原來,平時累積一定數量的回收物,他會請志工來運載,沒想到今日卻是載著滿車的新年禮包,送來祝福。

◎困難多 人人合心圓滿

連日來的發放,炎熱的天氣阻擋不住志工的熱情,與照顧戶的熱烈回饋,在疫情期間更顯珍貴。更由於行管令無法在外堂食,第一天志工自備午餐,隨機在照顧戶家外的空曠處就地解決一餐,隔天則是便利商店購買麵包果腹,大家卻是甘之如飴,愈投入愈歡喜。鄧志賢笑言,當下法喜滿滿,直到回到家休息身體的疲憊才一湧而上,但隔天又精神充沛出發。

王鈺清也附和地說:「因為疫情志工能投入的活動愈來愈少,有機會付出就把握。從開始擔心照顧戶是否會因為疫情排斥志工上門,沒想到大家熱烈的回饋,我也愈做愈喜悅。」讓她從中體會到去年(2020年)4月行管令期間,黃循糧一人駕著卡車載送防疫和急難物品,送給社區每一戶照顧戶時,大家的回饋是志工前進的力量。

黃循糧坦言,疫情下發放不易,一切要感恩團隊的合心、和氣、互愛和協力。組長志工李秋憶(慈鋌)統籌發放細節和安排路線,有人協助採買和打包物品,有人製作華文與馬來文看板,有人揮毫寫春聯等。過程中,志工們互相提醒消毒、淨手,確保人人的安全。

團隊合作的力量,以及抱持自愛愛人的嚴謹防疫守則,才能圓滿此次疫情下有溫度的發放,即便疫情嚴峻,但依舊溫暖。

圖左 :志工準備送給社區二十二戶華裔照顧戶的新年禮包、柑 、米、油 、防疫口罩和淨手液等物資。[攝影者:王鈺清]
圖右 :志工花了幾天時間,利用臺灣花蓮精舍師父製作的淨斯穀粉,製作手工餅乾,將祝福和心意傳送給照顧戶。[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志工黃循糧遵守防疫規則保持人身距離,拿著字卡,呼籲大家以茹素和投竹筒撲滿,讓愛與美善繼續流傳。[攝影者:王鈺清]
圖右 :劉美莉(化名)感受到志工的誠意和送來的暖意,寫下寄語,感恩慈濟志工的愛。[攝影者:王鈺清]

圖左 :劉碧玉(化名)也要盡綿薄之力幫助其他受困者,她捐出做新年糕餅販賣的收入回饋大家的愛心。[攝影者:王鈺清]
圖右 :劉俊傑(化名)的父母親看見隆重又富有新年的氣氛的發放儀式,趕緊進屋內更換正式服裝,以示慎重。[攝影者:王鈺清]

圖左 :黃如萍(化名)寫下一家對慈濟的感恩與祝福。[攝影者:王鈺清]
圖右 :劉文玲(化名)感恩慈濟讓她能繼續學業,與家人投「竹筒撲滿」回饋。[攝影者:王鈺清]
圖左 :多年來,志工每逢新年必定送來祝福和禮包,今年如此特殊的方式,讓余勇建(化名,右二)一家人都驚喜又充滿感恩。[攝影者:王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