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從氣候變遷 探討地球的永續

從氣候變遷 探討地球的永續

E-mail 列印
近年全球氣溫屢屢突破紀錄,造成野火、洪水、瘟疫、空汙、饑荒、海平面上升等嚴重的氣候災難不斷。我們不必再問氣候變遷是否正在發生,或者人類是否為罪魁禍首;應該問的是「我能為地球做什麼?」」

2019年和 2020年夏季,北極地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野火,排放了五千萬噸二氧化碳,造成永凍土融化,釋放更多溫室氣體。2020年上半年,北極圈的西伯利亞出現長時間的異常熱浪;2021年2月9日南極破紀錄高溫攝氏20.75度。許多國家如亞馬遜雨林、歐洲、北美、澳洲等,創下了新的高溫紀錄,並伴隨著前所未有的野火,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

也許對有些人來說,氣候變遷很遙遠,只是冰川消退,縮減北極熊棲息範圍之事罷了,或是認為自己做不了什麼事,無法改變現狀。事實上,關乎你我在地球上的生存,人人在生活中都可以做得到。

◎你一小步 是地球的一大步

全球變得愈來愈熱,與我們衣食住行及消費習慣密不可分。過去數十年來,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飆升,隨著大氣中累積的二氧化碳愈多,大氣會把更多熱能儲存在地球,並以每十年約0.2°C的速度上升。換言之,我們在大氣中的碳排放(備註)愈多,地球平均溫度就會愈高。

要控制全球升溫,首先必須降低碳排放。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表示,2030年碳排放必須減少百分之四十五,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1.5°C內,防止氣候變遷帶來嚴重災難。

一般人可能認為全世界運輸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是全球暖化主因,孰不知畜牧業的氣體排放,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百分之十八;牛、豬隻所排放的甲烷量,也佔全體人類活動釋放量的百分之三十七,造成臭氧層的強力破壞。每噸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高出二十五倍。

如果光是禁止排放二氧化碳,再給我們一百年,危機依然存在;但只要我們放棄食用肉品,避免甲烷的排放,十年內,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問題,將可快速解除危機。聯合國也指出,想延緩全球氣候暖化,最好能改變飲食習慣,改吃以植物為主的飲食。

「為了一口肉食,地球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口欲只在嘴裡幾秒鐘,莫貪一時快感,讓業者大量飼養動物、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只要轉變觀念,人人都能做到素食愛地球。」證嚴上人表示,地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變遷,天災頻繁。唯有人的心態和生活態度改變,才能減緩地球暖化。

◎永續飲食 為地球減碳「蔬」壓

慈濟馬六甲分會這些年來在環保教育站舉辦講座、活動、素食烹飪教學等,致力於推廣「蔬食環保觀」。繼2021年1月9日慈濟於惠勝集團屬下英雄廣場購物中心舉辦「111世界蔬醒日」運動後,3月20、21日一連兩天該集團在購物中心舉辦一場「蔬食推廣」活動,慈濟馬六甲分會也受邀參與。

現場設有「蔬食說明展區」、「美味蔬食義賣區」,有趣又具啟發性的「遊戲區」,靜思書軒「友善環境食品區」,以及三場主題性分享,將蔬食、環保和地球永續的觀念傳達給民眾。惠勝集團現場提供蔬食讓大眾品嚐,並將樂捐款項捐給慈濟馬六甲分會。

第一天,由慈濟聯合國小組成員胡家健(誠暐),以及邀約長期致力於推廣環保的佐麗娜醫師(Dr. Zorina Khalid),一起上臺與眾分享。胡家健說:「天氣越來越熱,大家必定有感,溫室效應帶來全球氣候變遷,人類生活習慣如再維持不變,地球暖化升溫達2°C,人類將面臨生存危機。」

胡家健指出,「蔬食」是最快速達到地球永續的方法。唯有人人醒覺,改變生活型態和模式,地球才有機會永續。如同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表示,「五百一十億」是每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噸數,「零」是我們需要達到的數字,只要食用植物性食品,就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並保護環境。

佐麗娜醫師(Dr. Zorina Khalid)多年來提倡符合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的綠色飲食方式,她強調人人須正視食物來源。她自己因為接觸過一位糖尿病患者,見證病患改變飲食習慣,以多蔬菜和水果的綠色飲食,進而改善身體健康狀況,讓她開始省思食物來源,並改變飲食習慣。

關心食物,從餐桌到土地,再到整個過程中,所牽涉關聯的環境相關因素,佐麗娜醫師逐步實踐不浪費、不汙染,對人體健康和環保都有很大助益的綠色飲食方式,並主動在各處種植二百多棵樹木保護環境。她分享:「初步要改變習慣很難,只要調整飲食順序,先吃蔬菜和水果,就能減少葷食攝取,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改變不難 以行動展支持力

賓杜(Bindu A/p Shashikant Doshi)帶著女兒來到蔬食展現場,開心地與志工們分享自己從網路社群平臺獲知此活動,親自來現場支持。

原來111世界蔬醒日活動時,慈濟邀甲沙迪亞賽峇峇中心(Sri Sathya Sai Baba)主席戈文達薩米(Govindasamy Arunasalam)和大眾分享,志工楊明富(濟擇)則將今日活動訊息傳給戈文達薩米,他將訊息再散播出去,賓杜就是其中一位收到訊息者。她說:「我將訊息再傳給二十多個朋友,希望更多人一起來響應,了解蔬食的好!與十年前相較,現在素食更多元化,更易取得。」

賓杜的家族代代都是素食者。她表示自己雖體型超重,但是膽固醇在標準內,蔬食對健康沒有影響,無形中還能降低生活欲望,是最不污染的飲食和生活方式。

楊明富在一旁簡介「蔬食與地球永續觀」,他分享,十六公斤穀物飼養牲畜,將生產兩公斤的牛肉,但這些穀物若直接給人類食用,可以餵飽二十人。吃十五餐蔬食可減碳十二公斤,等於種了一棵樹。一家茹素,就能保護地球生生不息!

賓杜的十四歲女兒達絲迪(Drashtti A/P kamlesh Kumar Damodar bhai Chotal)聽聞歡喜地說:「蔬食融入我們的生活,其實它並不難也很方便;十四年來,我救了不少動物,也種了許多樹,現在應該成森林了!」

另一邊,邱鳳美夫妻倆帶著兩名孩子來購物,也坐下來聆聽臺上的分享,再前往每一區參觀。志工透過看板解釋說明,並引導孩子透過遊戲思考「蔬菜和葷食何者對地球有益?」

邱鳳美坦言,自己對於蔬食完全沒概念,今天才了解飲食和環境息息相關,尤其佐麗娜醫師談及綠色飲食的觀念,淺顯易懂又容易實踐。「我們家要開始從飲食做起,孩子喜愛吃速食快餐,但不排斥蔬菜。準備餐食時,我只要多點蔬菜水果,改為先吃菜再吃肉,少帶他們外食,其實多菜少肉並不難,又可以為保護地球環境盡一分力!」

◎「素」覺「素」醒 年輕人齊來享素

3月21日,馬六甲五位慈濟青年小組成員,以音樂配搭座談方式分享「環保議題」,如畜牧業造成的糧食、淡水危機,吃素與營養等議題,提出解說,發人省思。

「牛吃的比人還多,畜牧業就佔了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如果把養牛的食材均勻分配,十二億人就不會挨餓。」、「動物和人類都要排泄,但大量的排泄物卻未妥善處理,造成環境污染。」

羅家偉詢問茹素多年的鍾凱萱「蔬菜也有生命,如果我們吃它,那不算殺生嗎?」她回答:「動物和植物都有生命,只是動物有痛感,植物沒有痛覺,而且生長和復原力很強。蘋果採了會再生,但雞拔掉腿後,就長不出來了。」鍾凱萱也曾有此疑問,但了解以後,就覺得比起吃動物,吃植物更慈悲。

兩天來,臺上的分享、臺下志工的互動交流,讓在現場執行拍攝記錄的平面設計師法米(Fahmi),受到不少的震撼和啟發。由於馬來友族的飲食習慣肉多菜少,「我們不曾被教育有關環保的議題,這次我學到如何透過吃,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救地球。」法米表示。

他發現原來自己口中的一塊肉,得耗費地球諸多資源才能取得;而世界上還有如此多人在貧窮飢餓中,很多人仍不珍惜食物。

法米認為大家必須要有覺醒,一定要行動。他決定從自己開始,一個星期至少蔬食一天;一、兩個人愛地球是不夠的,與未婚妻結婚後,他要將多蔬少肉愛地球的習慣,帶進兩人世界裡;還有鼓勵同事一起多蔬少肉,為地球和環境盡一分心力。

全球暖化、溫室效應日益嚴重,氣候極端,天災不斷,造成生態危機,世界各地一直在探討和找尋解決之道。「蔬食」其實是地球降溫減碳最快、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每人每天都有三次改變世界的力量,只要了解自己蔬食的理由,從餐桌上做一點改變,透過簡單的行動,可以累積成改變世界的大力量,減緩氣候變遷,留給下一代一個永續的地球。

圖左 :慈濟志工、佐麗娜醫師(左三)以及惠勝集團代表一起攜手透過蔬食活動,用行動來推動蔬食救地球。[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要控制全球升溫,首先必須降低碳排放,而一餐不吃肉,將影響地球,減碳七百八十克;如果人人都願意行動,就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攝影者:李經志]

圖左 :佐麗娜醫師多年來,提倡符合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的綠色飲食方式,並鼓勵大家從多蔬果開始改變。[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慈濟馬六甲分會受邀參與蔬食推廣活動,在現場設有「蔬食說明展區」、「美味蔬食義賣區」、有「趣遊戲區」等,期待影響更多人改變飲食習慣,願意多蔬少肉。[攝影者:李經志]

圖左 :3月20日、21日兩天,惠勝集團在購物中心為民眾提供蔬食,樂捐款項捐給慈濟馬六甲分會。[攝影者:陳聯喜]
圖右 :賓杜(左二)帶著女兒來到活動現場,支持慈濟推廣蔬食活動。[攝影者:李經志]

圖左 :志工引導邱鳳美(右一)及孩子們透過遊戲,思考「蔬菜和葷食何者對地球有益?」[攝影者:李經志]
圖右 :馬六甲慈濟青年小組成員,以音樂配搭座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環保議題」。[攝影者:饒于莉]
圖左 :平面設計師法米在拍攝活動過程中,經由志工的分享,對蔬食救地球有更多的了解,決定要從一週蔬食一天開始,為地球盡心力。[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