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力求分類 減少土埋場垃圾壓力

力求分類 減少土埋場垃圾壓力

E-mail 列印
馬六甲固體廢料管理機構(SWCorp)副主席雅尤(Siti Rohayu Binti Mohd Isa)發表聲明,馬六甲在2020年增加約一萬人口,垃圾處理壓力更為嚴峻。土埋場,遠遠不夠填滿人們的欲念 。因此,減少可回收的資源變成土埋場的垃圾,勢在必行。

因此,自2021年3月起,SWCorp在全甲州住宅區,加強廢料源頭分類(SAS)執法行動。在此法令下,馬六甲市民的垃圾如果不分類,最高可被罰款馬幣五百令吉!(約合新臺幣三千四百元正)

◎修復地球盡心力

近期,峇株安南環保教育站外,慈濟志工黃金寶(惟群)發現有民眾除了帶來環保資源,也把不可回收的資源丟進環保站的垃圾桶裡。詢問為何不放在自家垃圾桶,原來是「怕被罰款啊!」慈濟多個環保站的志工們,亦遇上類似情況。

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裡的垃圾桶,原本一個月才累積一輛約一千公斤重的垃圾量,而今一個月就需要用上二到三輛垃圾車!這意味著垃圾量的增加。

垃圾量劇增的原因,除了疫情,讓宅在家中防疫的民眾,趨向選擇網購、外賣,還有一部分的垃圾來源,則是民眾擔心被罰款,因此「拿來慈濟最安全」。

志工除了要分類資源外,還得處理垃圾,人手不足下,疲於奔命。再者,環保志工面對民眾針對廢料「源頭分類」的疑問,亦是一知半解。

4月15日乃「馬六甲歷史城日」,適逢此假日,慈濟各社區舉辦了淨街活動,為修復地球盡心力。在愛極樂社區,志工除了淨街還請SWCorp合作,給予宣導和解說,為大家除疑解惑。

◎現場解說更明白

原本,志工與SWCorp五位成員,在愛極樂環保教育站鄰近的油站設攤說明。常到香港旅行的民眾吳先生建議借鏡香港的例子,垃圾桶附上圖片,方便大家分類。眼見來人寥寥無幾,志工於是邀SWCorp員工,到附近住宅區的垃圾桶旁,為大家現場說明。

「你們看,這就錯了。」SWCorp成員之一的慕沙(Musa Bin Naim)打開其中一家垃圾桶,伸手把裡面的一袋物品拿出來。他打開塑膠袋,裡面有一瓶過期的飲料、筆記型電腦散熱器、幾個玻璃瓶,還有美顏產品的盒子等可回收物。

志工請垃圾桶主人黎燕平先生,一起聆聽慕沙的講解。

「垃圾桶裡只能置放用塑膠袋裝好的廚餘、骯髒物品等垃圾;至於可回收物,請根據你們當區的垃圾回收時間表展示牌上的日期,放在垃圾桶旁就可以了。」慕沙向黎燕平先生說明。

「那已經用過的乾電池呢?」黎燕平詢問。「也一樣放在可回收的塑膠袋裡,在回收日當天,放在垃圾桶旁就行了。」慕沙重複說明。

十多年來,黎燕平與家人習慣將回收物送到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當天,孩子不小心把可回收物放進垃圾桶裡。他慶幸有慈濟志工和SWCorp執法人員一同解說,為他解開困惑。尤其,志工還向他解說「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物品」,加強他的分類知識。

「謝謝你們的講解,未來我就可以好好做分類,不會把垃圾帶到環保站。」黎燕平認真說道。

◎為大家除疑解惑

淨街活動告一段落後,雅尤用幽默易懂的互動方式,與八十八位出席者,講解廢料源頭分類及其執法行動。出席者有慈濟志工、工廠員工代表、各校師長、學生。

一連串嚴厲的執法行動,引起民眾的注意與疑惑,與會者紛紛提出問題。

「我們只有一個垃圾桶,還要依照紅、藍、青、白塑膠袋來分,要怎樣做?」很多人跟黎燕平先生有著同樣的疑惑,就連志工也不甚瞭解。

「民眾只需把可循環資源,裝在不拘顏色的塑膠袋裡,放在住家垃圾桶旁,等待垃圾車每週來收取。廚餘及不可回收的垃圾,如骯髒油污的物品或紙尿布、口罩等,裝在另一個塑膠袋裡,放進垃圾桶內,垃圾車一週會收取兩次。」雅尤說明。

「砍下來的樹枝,會被處理嗎?」雅尤提醒:「那是屋主的責任,叫人來砍樹,就要自己善後。我們僅回收小量的枝幹枯葉,但也必須放在袋子裡,放置在垃圾桶旁。」

「宣傳冊上註明的四類垃圾,是要分開放,還是可以一起放?」雅尤回應:「所有的垃圾放在一個袋子裡就可以了。」她耐心回答大家的詢問,還請夥伴現場演練執法人員如何臨檢。

◎減少土埋場壓力

志工賴淑翎任職於附近的工廠,近期接手倉儲管理。當天她在宣導區,把握機會向SWCorp成員請益,希望對工作有所助益。賴淑翎參與慈濟後,投入環保分類,發現並不是所有塑膠類都可以被回收。此次最大收穫是得知無法被慈濟吸收的塑膠類,都可以交由南方環保公司(SWM)處理,而不至於淪為垃圾。

此外,賴淑翎家附近就有夜市,民眾常把資源丟進她家垃圾桶,讓她防不勝防。經由雅尤的勸導,她接下來會在夜市當天,把自家的垃圾桶拉進屋子裡,以防臨檢時有理說不清,還得被罰款。

志工李彩燕(慮潤)以往將慈濟無法回收的塑膠袋,當成垃圾丟進垃圾桶裡,造成土埋場的負擔。她與同住友人都是慈濟志工,廚餘全都拿去做不同種類的堆肥,最煩惱的就是慈濟無法回收的塑膠。原來,只是多做一個動作,將這類塑膠袋裝在一起,放在垃圾桶外,結果,就不一樣了。聽過分享後,她歡喜表示:「現在我們家就只剩口罩等一點點垃圾了!」

「我希望在我死後,仍然能留下有樹林,美好而乾淨的地球給下一代。」這是雅尤的願望,也是志工的共同目標。

雅尤肯定慈濟在環保教育上的努力和用心,期待未來雙方合作,攜手為地球的永續發聲及行動。雖然適逢穆斯林齋戒月,她依然攜同夥伴們一起為活動給力,並建議開齋節後,再與志工們共聚,繼續為環保教育加強合作和交流。

圖左 :慈濟志工與SWCorp合作,為民眾講解資源分類。[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SWCorp成員慕沙(右)為黎燕平先生解說如何正確分類資源。[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把可回收的物品裝進一個塑膠袋裡,放在垃圾桶外,避免混在垃圾中,才不會被罰款。[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甲州固體廢料管理機構副主席雅尤與八十八位出席者,講解廢料源頭分類(SAS)資訊。[攝影者:陳聯喜]

圖左 :透過解說,志工對如何處理垃圾,有了明確的概念。[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賴淑翎(右)在宣導區,把握機會向SWCorp成員請益。[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雅尤(右二)與夥伴回應志工的發問。[攝影者:陳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