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踩三輪車做環保 賺不一樣的人生

踩三輪車做環保 賺不一樣的人生

E-mail 列印
揮灑汗水,阿堅(化名)奮力向前踩呀踩,踩得愈急,三輪車上正中的小小風車旋轉愈快,裝飾在車上無數個小叮噹鈴聲震得愈響,像是生命隨時破繭而出,翱向天空,自由自在。不一會兒,吁吁喘息聲又把思想帶回到現實;他 ,還是一位為生活打拼的三輪車夫。

◎早出晚歸為環保

雖然馬六甲州已實行復甦式行管令一段日子,但疫情依然籠罩,人民無法跨州,還是無法為旅遊業帶來商機。阿堅依舊天天早出晚歸,踩三輪車到旅遊區,即使可能零收入,或數天一次載客機會。

自從去年(2020年)12月接觸慈濟環保,他沿街騎車多了一分留心,有人把資源扔在馬路上,他去拾起來,還不惜投身入大大的垃圾桶內尋找;只要看見紙箱、汽水瓶等物,都想到可以拾給慈濟。他多次停下,把它們收拾到牆角一隅,等月亮高掛時,再去載回。

正職生意也許不太好,資源回收卻是火紅,因為三輪車夫中唯獨他這樣做。當有人問他,為什麼撿拾紙皮,他說:「給慈濟環保嘍!」也許不懂許多大道理,一旦知道這樣做可以「報答慈濟」他就埋首付出,有人讚歎很好,也有說髒;但他說:「不用緊啦,慈濟幫我,我幫慈濟」。

每個星期三,阿堅會提早下班,從紅屋區到雞場街、荷蘭街、觀音亭街等地,踩回東街納人民組屋,將堆積在小空間的回收物整理一下,再火速搬上車。一星期的回收量,可以將小叮噹車塞得毫無縫隙,車前車後再有一包包的寶特瓶前放後掛,找不到空間,遮陽頂上也可載物。

一切就緒,穿著淺藍色上衣的阿堅,踩著藍色三輪車,打開藍色燈光及福建歌曲〈愛拼才會贏〉,踩往十分鐘距離的南城花園,形成該夜間回收點,人車未到,聲音先到的一大特色。

◎夜間回收點主將

南城花園夜間回收定點就在一遊樂草場空地上,也許是疫情導致,遊樂場空蕩蕩地,靜無人聲,對面是舊式公寓,基層的店屋傍晚六點都已關上大門,只有久久一輛車子,或腳踏車行駛而過。

2020年10月21日開始,社區志工在這塊空地上設夜間回收點,心想能有一個善的空間,廣邀當地民眾一起來做好事。無心插柳柳成蔭,除了從公寓走下來、附近騎著腳踏車過來的婦女,意外接引了三輪車夫一起投入,起初五位,後來比較固定是三位,做事俐落又負責任,宛如回收點的主將。

阿堅抵達前,空地早已架設好不同種類的資源回收袋,旁邊排列著一張張小凳子,供分類者使用。這般整齊,是另一位三輪車夫李建明(化名)誤打誤撞承擔起來。

2020年12月,志工送上紓困金時告訴他,附近有一晚上才開的回收點,邀請他過去看看。第二個星期就看見李建明踩著「吉蒂貓」的粉色三輪車過來了。志工問他,可否協助從K7社區廣場載環保工具過來,他答應了,順理成章變成了環保點的「班長」,每星期傍晚七點準時「開檔」,事後把工具載回原地;幫忙聯繫阿堅,還邀來了叔叔李廣(化名)參與。

七十多歲、獨居的三輪車夫李廣阿公,也接受過慈濟紓困金,因為家裡沒人,做環保可以出來運動運動,還可以「幫忙慈濟」;常常提早騎電單車來兜兜,發現沒人,轉一圈再過來。

起初他以為只是協助搬物或分類資源,只要有車子停下,都會趕著上前幫忙搬資源。後來,在茶餐室喝茶時,他也會收集油瓶、塑膠瓶等,帶回家清洗乾淨、整理好再載過來。

「阿堅來了!」李建明、李廣趕快趨前幫忙卸物,再用繩子將厚紙皮綁起來、把塑膠瓶圈起來。這時,有人說,可以到樓上幫忙搬回收物嗎?阿堅馬上站起身,像踩著風火輪的哪吒一樣,邊問:「在哪裡?」邊和李建明推著三輪車一起過去載物,李廣則在原地等候。如果當天資源回收車無法過來,兩輛三輪車來來回回,將資源分批載送到K7社區廣場定點去。

◎他們是我的鄰居

三人的勤於付出,與社區鄰里建立起感情,其中騎腳踏車過來幫忙、偶會做些好吃糕點與大家分享的民眾黃鈺華驕傲地說:「他們是我的鄰居!載送很多回收物過來,有時候我們雙手無法提得太多,還可以請他們幫忙載一下。」想了想,她再說:「時間很快……一個星期,一下子就到嘍!」

一陣忙碌後,大夥兒會有十到十五分鐘聊天時間,李廣阿公說:「來這裡,可以做就幫忙一點嘍!因為現在都沒有旅客,如果有客源,一天還可以賺取幾十塊的收入,現在一分錢都沒有。」因此,他會去找些零工,例如到菜市場搬貨,或幫人油漆,賺取生活開銷費用。

反觀侄兒李建明,個性安靜內斂,不多話。多次接觸,他才慢慢感覺自在,開始分享自己的故事,信手拈來幾則因為脾氣衝、說錯話,惹來的不愉快際遇,讓他「不敢隨便和人講話,怕講錯話」。

志工劉木蘭(慈霈)和張福倚仔細聆聽,張福倚是該回收點站長,她開導說,凡事忍一忍,而且事情已經過去,不要再耿耿於懷。

去年(2020年)行管令至今,李建明一直都沒有工作。他的兄長有殘缺,弟弟常常不在家,照顧父母的擔子落在他身上。每星期一小時外出做環保,對他而言是個喘息的機會,他說,來這裡可以交朋友,有大家一起做,比較開心。

聽著李建明的故事,一旁的阿堅數著說:「我有幫人賣水果或其他東西,有時候有人給米油、我拿回家,如果有人辛苦,我會給他們一些。」劉木蘭讚歎說,阿堅比較靈活,知道的管道比較多,不必等別人來援助,還可以幫助他人。

雖然經濟不景氣,人人都不好過,但是他們在努力求生存之下,還將感恩心付諸於行動,回饋社會,誠屬可貴。

◎做環保廣結善緣

每星期三的南成花園夜間回收定點,民眾多過志工,張福倚感覺每星期有這一夜間回收定點,雖然沒有薪水可領,卻賺得與大眾結善緣的機會。人人可以聚聚,傾訴心聲,相互開導,彼此關心。她由衷祝福這群單純可愛的三輪車夫們,可以盡快地走出困境,生活過得安穩自在又開心。

一起付出的黃鈺華見證:「他們來,很熱鬧!」阿堅的姊姊也說,阿堅愈來愈積極做環保,她最開心,因為弟弟在做好事,不會四處趴趴走。她說:「有付出,就有菩薩在保佑。希望弟弟去到外面,貴人多,朋友照顧,有菩薩保佑,平安無事我就安心了。」

背後有同住的姊姊默默在支持,阿堅認為「做環保很好,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如今他愈做愈勇,單純直心到如今。

圖左 :三輪車夫李建明(化名)協助志工從K7社區廣場載環保工具過來夜間環保點「開檔」。[攝影者:黃桂強]
圖右 :自2020年12月底開始,李建明(右)用自家的三輪車協助運載環保物。【攝影:張福倚】[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鄭文堅回到家整理資源,盡量把空間填滿,載更多環保物去環保點。[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從2020年10月21日開始,社區志工在南成花園空地上設夜間回收點,廣邀當地民眾一起來做好事,也接引了不少三輪車夫來參與。【攝影:張福倚】[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李廣阿公(化名.右)提早來幫李建明架設起環保點。[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李廣阿公參與夜間回收,學習分類資源,動一動身體好。[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民眾黃鈺華(中)見證三輪車夫的努力,讓環保點增添助力,也更熱鬧。[攝影者:羅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