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甲州多雨釀災 熱食即時紓困

甲州多雨釀災 熱食即時紓困

E-mail 列印
2021年10月20日中午十二時許,馬六甲降雨數小時不停歇,豐沛的雨量從上游往下沖,無法及時洩洪,導致河水倒灌,州內一些低窪地區,或是水災黑區的居民叫苦連天。

特別是住在武吉波浪(Bukit Ber uang)一帶的居民,今年5月才漸離水災噩夢,沒想到數月後再次受災。看著水位不斷高漲,一度水深及腰,他們不知要先顧及疫情防範、拯救生命,還是財物損失?

◎災情嚴重 志工動員

慈濟志工當天傍晚嘗試外出探視災情,卻因水位太深無法進入,只能涉水把孤老長輩扶持出來到安全地區。

然而這次災情再遇上夜晚的海水漲潮,水位更高,波及州內三個縣市,約五十個地點陸續傳出災情,政府開放十五個臨時疏散中心收容災民,也有災民避難至親友處。

21日一早,志工再次外出到各縣市勘災,發現泥水來得快,退得慢,從高空望下一片汪洋。有街道因水淹過尺而被封阻,也有車子越水而過卻不慎拋錨,住宅區依然泡在及膝的水位中,垃圾四處漂浮,積水處處造成交通阻塞,商家望水興嘆。

有鑑於交通受阻,外出不便,慈濟馬六甲分會21日開始動員,一方勘災,一方採購麵包、礦泉水及食材,準備熱食至22日中午,將午餐和晚餐便當,一一送到不同的災區。

◎武吉波浪 聞天色變

武吉波浪烏達瑪花園(Taman Bukit Beruang Utama)自10月20日大雨後即變成水鄉。隔天一早,志工除了派送麵包,也在午餐時段,發放八十五份熱騰騰的素食便當給附近災民。

有年輕華裔在泥濘中,忙於打掃仍未吃飯,接到熱食,驚喜地說: 「還熱熱地,感動!」莫哈末法易(Mohammad Faiz Bin Ramlan)感嘆今年已面對第三次水患,吃著熱騰騰的便當,無奈地面對一屋子的泥濘說:「不知道是不是太餓了,真的很好吃!很感恩慈濟,每次當我們有災難都來協助,謝謝你們!」

八位志工在為法親張佛生(濟行)和吳金水(濟澍)打掃時,他感嘆:「往年可能三至五年才會有水患之苦,近年來單是2021年就遭遇三次勞民傷財的無常。」他檢查了氣候預測,發現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將會有暴雨,「現在是聞天色變,睡不安寧!」

張佛生雖然考慮搬家,但他知道這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最重要是人人做好本分,醒覺環境保護的重要,雖然天災不可避免,至少可以減輕人禍。

「上人提醒我們要從細微處思考,一個不經意的丟、拋,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行管令前,張佛生曾到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協助環保布展導覽近兩年,他常引述自己身臨水患的遭遇,來警惕眾人「環保」的重要。未來,他要更努力投入,為地球盡一分心力,因為「美好的地球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

◎萬佳佳林 法親安好

馬六甲默迪卡花園(Taman Merdeka)、萬佳市(Angkasanuri)和佳林園(Taman Dato Tamby Chik Karim)一帶堪稱水災黑區,逢豪雨就釀災。但此次的閃電水災來得快也較嚴重,幾乎每一戶的車房都被水淹入,低窪的地區水已淹入屋內。隔天下午,該區水仍未退去,災民出入不方便。

午後,數位志工乘著兩輛四輪驅動車,分別進入萬佳市和佳林園,涉水到一家家慰問:「你們還好嗎?水有進屋內嗎?用餐了沒?需要食物嗎?」獲知大家都安好,慰問幾句,為深居家中或疲於收拾屋內外殘局的居民送上便當。臨別前還不忘殷殷叮嚀:「要好好照顧自己喔!」

當志工經過萬佳市吳美麗(化名)的家,她聞聲而出,開心地讓女兒從志工手中接過熱食,母女倆拿著飯盒自拍照片留念,把這一刻的溫情定格。

吳美麗分享,一家人住在該區已十年,五年前也曾遭遇水災,但沒那麼嚴重;昨天的一場大雨,他們夜裡就趕緊把車子泊在親戚家,慶幸水未淹入家中。此時被困在家,無法外出,吳美麗表示,家裡受災,沒心情,午餐草草解決,感謝慈濟的便當,解決了晚餐的煩惱。

佳林園地勢較低,泥水直接入侵屋内,居民涉水過來領取熱便當說,無法開伙,附近餐館也沒開,午餐只吃餅乾、麵包,現在晚餐有著落,不必麻煩朋友送餐。

志工李秀鳳(慈悌)領了便當,思緒回到十五年前,中南馬大水災時,拖著疲勞身子,吃著慈濟送的便當,熱淚滑下,但心是暖呼呼地;那是她第一次認識慈濟,自此加入志工團體,今年大水再次入侵屋內,她的心已不復過往慌張,反而撥打電話關心鄰近的志工、照顧戶,看看他們是否需要志工幫忙。

志工也不忘拾荒照顧戶陳美華(化名)阿嬤。老人家躲在屋內,屋外是被沖亂一團的回收物,志工小心翼翼步入車房送上便當。

頂著烈日,水淹至小腿或及膝,顧不得那麼多,以災民需求為優先考慮,志工的關愛換來了一張張笑顏,雖遭遇無常災難,卻感受到人間有愛!

◎板底街區 有熱食吃

俗稱「三巴弄」的帆加南馬板底,每逢大雨必傳來災情。志工林長壽(濟暘)到現場關心居民狀況,了解大部分的住家水淹約一、二尺高,隨即聯繫州議員劉誌俍商討,由州議員先行發放一些乾糧,讓居民裹腹;21日傍晚,再由慈濟馬六甲分會為受水患之苦的居民,送上當天第一餐熱騰騰的晚餐,以及水和麵包。

居民安蘇亞(化名)開心地說:「我一家九口,今天只能買麵包和餅乾吃,現在終於有飯吃了。記得以前這裡有水災,慈濟也來發放熱食給大家。這次再次看見你們,真的謝謝、謝謝你們!」

六十六歲的鄰居詹素美(化名)表示,自己家中還有兩位老人家,從昨晚至今廚房都泡在水裡,現在有熱食給老人家吃了。另一位鄰居特正泰(化名)也附和地說:「附近的親戚送來一些食物幫我們,大人沒關係,但是四名孩子受不了飢餓,真的謝謝你們!」

由於水位升至膝蓋以上又停電,居民們什麼都不能做,只能枯等水能早點退,家家戶戶能早點動手清理家園,恢復正常生活。詹素美無奈地表示,木頭家具都泡水損壞,如此嚴重的水患,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華裔居民符義明(化名)前一晚因水位太高而撤離,今早回家查看,還是無法涉水進入屋內,從遠處看著泡在水中的家,連十多公斤的瓦斯桶都漂浮在水中,他不禁悲從中來,哽咽地喃喃自語:「沒了,家全都沒有了!」志工安慰他,請他放寬心,有任何需要可以聯繫慈濟,他泛著淚水看著志工說:「至少保住生命,謝謝你們!」

來自緬甸的難民賈卡多(化名)與弟弟前來領取一家人的餐盒,遇到熟識的志工吳儀榮(惟端),他安心地說:「之前生活困難,到現在發生水災,都看見慈濟志工前來幫忙,真的很感恩!」

吳儀榮與志工一行人,一同前往他家了解和關心,他心有餘悸說,一家十二口住此處三年,第一次面臨如此大的水患,只能先讓太太們和孩子們暫時借住朋友家,留下四位兄弟守住家園,等待水位消退。

◎那年熱食 記憶深刻 

22日清晨七時許,慈濟廚房灶爐再次熱起來,繼續為受災居民烹煮熱食,十一時許準備送去萬佳市和佳林園。

凌晨大水退去,從事冷藏飲料的陳祥泰(化名)先生,和家人在車房忙著洗刷,他說,大水把生意沖走了一部分,忙著洗刷當兒,志工送來便當,讓他和家人想起了餐食還沒著落,感恩於心,希望趕快洗刷乾淨,下午可以繼續做生意。

萬佳市和佳林園,曾經在2006年杪中南馬大水災嚴重受創,志工連續好幾天送上熱食便當,暖了民心。也許是水退了,心寬了,不少居民在歸還前一天的便當盒時,主動向志工提起這宗陳年暖事。

與此同時,志工也關心望萬社區(Bemban)的疏散中心,當地災民安好,只表達夜間寒冷,禦寒不足,志工趕快送上慈濟毛毯,及特別從環保站選了適合的二手衣服,送到收容中心去。

動員逾百人,兩天發放熱食、麵包、餅乾、礦泉水等。小小動作看似沒什麼,相信在相隔多年後,還會有人記得當年浩蕩長的志工隊伍,走進家門送熱食的暖心記憶。

圖左 :慈濟動員逾百人,兩天發放熱食、麵包、餅乾、礦泉水等。10月22日,志工前往萬佳市和佳林園送熱食。[攝影者:陳聯喜]
圖右 :2021年10月20日午後釀災,慈濟志工戴秉汶(右二)到災區了解狀況,並協助搬運行動不便者。[攝影者:羅錦福]

圖左 :慈濟志工林長壽、州議員劉誌俍以及志工劉木蘭,討論如何協助災民的餐食問題。[攝影者:李經志]
圖右 :行管令前,志工張佛生曾到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協助環保布展導覽近兩年。今年(2021年)就遭遇三次水患,他決定未來要更積極投入環保,引述自己身臨水患的遭遇,來警惕眾人「環保」的重要。[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10月21日,志工前往萬佳市發放,災區還浸泡在水裡。[攝影者:陳聯喜]
圖右 :馬六甲慈濟志工從10月21日開始準備熱食至22日中午,把午餐和晚餐便當,送到不同的災區。[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志工與原任州議員劉誌俍和工作人員一行人,聚集在帆加南馬板底為受水患之苦的居民,送上熱騰騰的餐盒,水和麵包。[攝影者:李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