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群策群力布置場地 戶外虔誠浴佛

群策群力布置場地 戶外虔誠浴佛

E-mail 列印
「因為疫情,已經停辦兩年的浴佛,今年選擇在拉務(Labu)慈濟芙蓉未來的環保教育站場地,舉辦戶外『浴佛祈福會』。」慈濟芙蓉聯絡處負責人黃秋玉(慈楹)表示,今年(2022年)只對內辦浴佛,讓志工報名參與 ;環保教育站即將開始建設,鼓勵志工們將竹筒撲滿帶回娘家,捐作建設費,也給環保教育站一個祝福。」

雖然疫情已減緩,馬國已進入疫情後過渡期,政府也已宣布從2022年5月1日開始,在戶外可以不必佩戴口罩;但為了會眾的安全與健康,大會呼籲參與者都必須佩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群策群力 規劃設立道場

慈濟志工陳寶升(濟睦)承擔浴佛日協調。他表示最重要、也特別挑戰的是場地規劃小組。目前的場地只有空蕩的草地,地面也凹凸不平,設置浴佛臺需要地磚墊穩,還有泊車位等,一切需要時間整地和規劃。

場地組志工李文龍(本勸)和李訂鋒早在浴佛日前一個月,就規劃場地。李訂鋒說:「原本打算在開齋節後,才開始環保教育站的建設,但自從知道浴佛在這舉行,特提前整地。預估浴佛的場地大小後,就用上智師父捐獻的水準測量儀器(Dumpy Level)測量浴佛場地。優先把地臺建設起來作為浴佛場地,其他的地方就做成泊車位等。」

場地組從圍籬笆、安裝大鐵門、將浴佛區和泊車位填上小砂石、碾平砂石,到最後搭上架子,以懸掛宇宙大覺者布幕之重大工程。

陳寶升透露,「宇宙大覺者布幕寬29尺X高16尺,已經測試了一星期,懸掛大布幕有挑戰。做高架子尤其考慮安全性,第一天掛上去時發現不夠穩,因此請教廣告商的意見,最後採用自由飄揚方式,讓佛像隨風飄揚。」在志工大德們的群策群力下,難行能行,大家都一項項地完成了。

◎承擔任務 信心毅力勇氣

4月30日(星期六)上午九點在環保組的號召下,二十多位志工大德在環保教育站分工合作,將善心人士結緣的地磚整理堆放整齊,也將雜物丟棄,讓未來環保教育站場地煥然一新,在宇宙大覺者的護佑下,迎接5月8日浴佛節的到來。

5月7日上午九時,十二位志工在會所,將浴佛所需物件如音響設備、長桌、搭建帳篷的架子、椅子、藍布、「竹筒回娘家區」布置物品等,以接力式、一前一後抬、或二人合抬式,搬上卡車或包廂車。抵達浴佛場地時,大家分工合作,同心協力搭建五個大帳篷。

志工蕭玉滿(慈施)今年依然承擔浴佛節的布置組長,「接到棒子的當下心裡不免感到害怕和擔心;畢竟因疫情已經兩年沒有辦大型活動了。這次的浴佛,所面對的考驗是場地不同,之前都是在室內,這次卻在空空曠曠、新的環保站。」

在籌備過程中,進行了三次會議討論而達成共識。蕭玉滿說,「我親自去花店訂了七盆蘭花,也準備了十二尊琉璃佛,安置在浴佛臺左右兩側,讓志工可以東西班一起浴佛;不過因為這次浴佛是在戶外進行,考量天氣的變化難測,因怕下雨就不採用插電的座盤(墊底),只安置佛像。」

志工陳永順(濟奇)第一次承擔浴佛動線組組長,「必須考量天氣的變化、風向、時間點,是否太陽會很曬。我採用傳統的動線,地標噴上漆,藍色是站立地標,動線地標用紅色。面對挑戰是幾天前地上噴好了漆,可是下雨後,地標朦了,又得再噴一次。」

昨天釘上繞佛繞法和轉法輪動線,配合協調、獻供、布置組和彩排。陳永順用信心毅力勇氣去承擔任務,如果遇到困難,他都會請教資深志工和協調一一把困難克服。

他也扛起公關任務,接引和陪伴法師及兼機動組工作,「我個人因為有卡車,樂意幫忙機動,負責載送音響器材到現場。」他心寬念純很坦然接受一切挑戰,心想:「我們在慈濟當志工,其實每樣工作都要去做,不分你我,要合和互協把工作完成。」

◎為環保站 送愛心與祝福

5月8日,約清晨六點十五分,各功能組志工在環保教育站不同的區域進行布置,如浴佛臺、音控處、「竹筒回娘家」區塊、參與浴佛者的休息處。清晨的一場大雨,造成浴佛的場地積水,志工們趕緊推來砂石鋪上,以免造成會眾不便。

當浴佛臺布置好後,蕭玉滿對莊嚴的氛圍感到很滿意,她表示,「其實承擔布置這項任務不必太擔心,因為相信上人的法,『人有無限的可能,沒有做不到的』;總之我們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一切只要用心去做,一切困難是會被克服的。」

早上七點半,參與浴佛的志工陸陸續續到來,也不忘前往「竹筒回娘家」處,將他們平日一點一滴凝聚的愛心,投入大愛心缸,同時也在該處打卡為念。感恩上智法師在浴佛日活動中,出錢又出力,護持環保教育站。

「竹筒回娘家處」也擺放由志工駱愛濂(慮符)和同修羅瑞輝(惟瑞)以環保回收物製作的未來環保教育站的立體模型,並向會眾說明建設環保教育站的目的,介紹其在社區所扮演的角色。

會場也有懸掛由志工親自剪裁、縫紉、以禪繞畫上圖案和寫上靜思語的「布環保袋」作為義賣,全數捐贈予環保教育站建設費,吸引會眾到來選購。

◎萬眾一心 虔誠浴佛祈福

八時十分,浴佛現場傳來聲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糾察組志工領眾恭敬整齊進入浴佛場地後,司儀陳玉梅(慈諒)作浴佛前叮嚀,也布達整個浴佛的程序和該注意的事項。

八點半,浴佛典禮正式開始,隨著會眾唱誦〈爐香讚〉,十二位獻供組員,手捧燈、湯或花,隨著鼓聲,步伐整齊踏入浴佛臺進行獻供儀式。接著,大家雙手合十,虔誠唱誦〈讚佛偈〉。

隨後,會眾恭迎法師入場,上智法師帶領會眾浴佛。眾人以恭敬心,在司儀口號「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下,井然有序地,在琉璃佛前浴佛,感念佛恩、父母恩、眾生恩。

浴佛完畢,會眾以虔誠心唱誦〈祈禱〉為疫情和戰爭的受難者祈福,祈願災疫早日消弭、戰爭早日結束、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人人平安健康。

最後,會眾在大迴向中唱誦〈浴佛偈〉,隨著司儀帶動下「虔誠最敬禮」,莊嚴肅穆的浴佛典禮,在偶爾的火車聲中和絢麗的陽光下,功德圓滿完成。

◎積極投入 由行動到感動

新進志工黃保霖從浴佛前夕,協助機動組和參與布置設立帳篷,他有感而說:「很感動,看見慈濟人互相合作,很努力地投入做好每一件事,我有很強烈的感受,大家都以實踐來遵從佛陀的宗旨和教育,很有感染力。」

曾參加其他佛教團體浴佛的黃保霖,今天是首次參與慈濟浴佛,感到有所不同,「慈濟的浴佛很有儀式感,過程中都可以很容易投入。日後會加入慈濟行列。」

八十三歲的志工黃玉治(明暉)去年(2021年)不幸在家跌倒,導致雙腳無力,就很少參與慈濟活動。今天(5/8)在上智法師載送下到來會場參與浴佛,她很感動。「之前一直呆在家裡,覺得自己愈來愈退化,沒有用。今天到來會場,獲得很多師兄姊的祝福,讓我提醒自己要振作起來。剛才浴佛時,我祝福自己身體要快快好起來,我也祝福天下有病的人早日痊癒!」

曾經參與過兩次慈濟舉辦的室內浴佛,志工李鳳瓊今年是第一次出席戶外浴佛。她表示:「今天我感到很興奮和法喜,雖然浴佛場面很簡單但是不失莊嚴。我也看到每一位志工都很開心,好像一個大家庭在辦大節日。」

李鳳瓊感恩志工顏秀桃(慈棻)的牽引,讓她有機會參與慈濟各項活動,其中有去訪視個案,有在晏斗(Rantau)環保點做環保等等。

今天李鳳瓊也把家裡的竹筒撲滿帶來,為新的環保教育站獻出愛心。在志工駱愛蓮的講解下,她了解建設新環保教育站之目的,期許自己要更加用心投入慈濟活動,做上人的好弟子。

今天有十五位慈誠、二十五位委員、十六位培訓、六位見習、十二位灰衣志工、七位環保志工、二十九位新進志工,以及一位慈少,共迎來一百一十一位會眾來虔誠浴佛,清淨身心靈。

協調組志工陳寶升對法親們的高度配合,各自發揮良能,共同克服困難,為成就莊嚴殊勝的浴佛典禮而齊心協力,以歡喜心付出,功德圓滿。

圖左 :志工黃保霖協助將浴佛區和泊車位填上小砂石、碾平砂石。[攝影者:蕭耀祖]
圖右 :志工們從會所將浴佛所需物件,齊心協力搬到浴佛會場。[攝影者:簡秀芳]

圖左 :布置組志工蕭玉滿(左)、聶美燕(中)和李鳳瓊(右),用心布置浴佛臺。[攝影者:黃秀珍]
圖右 :協調陳寶升(左)、副協調藍玉庭(中)和動線組長陳永順(右)一起討論浴佛動線事宜。[攝影者:蕭耀祖]

圖左 :志工駱愛濂(右)向會眾介紹未來環保教育站的建設。[攝影者:黃秀珍]
圖右 :志工黃玉治行動不便,一念心向佛,坐在輪椅上虔誠浴佛。[攝影者:葉寶珍]

圖左 :浴佛臺布置簡單,卻不失莊嚴氛圍。[攝影者:蕭耀祖]
圖右 :大眾彎身禮佛足,接花香,一念虔誠。[攝影者:葉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