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在環保站共沐佛恩 為天下祈福

在環保站共沐佛恩 為天下祈福

E-mail 列印
「我曾經參與慈濟在MITC的浴佛,之後因慈濟會所太遠就沒有去過浴佛了。」

「3月才看見你們來邀約環保再生市集,今天又看見你們來邀約浴佛!」

「我想要參加七點的浴佛典禮,可以留下電話,再請你打電話通 知我嗎?」

2022年4月22日,慈濟志工團隊走入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對面的的早市和商店街,邀約民眾參與5月1日於環保站舉辦的「浴佛」與「環保再生市集」活動,民眾熱絡的回應。

協調志工黃雪芳(慮雪)欣慰地說:「因為疫情,許多事被迫停擺,3月環保再生市集志工才走入人群邀約,這次民眾看見志工主動打招呼,反應很好!希望透過浴佛和再生市集,再度邀約鄰近民眾逐步來認識及踏入環保站、凝聚志工團隊的心。」

◎淨心沐浴佛恩

2012年馬六甲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成立於工業區內,2019年環保站內設立環保教育展區,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及踏入環保站,於當年5月初次舉辦浴佛典禮,邀約鄰近工廠和居民齊來浴佛。當時多間工廠員工和佛教徒的外籍客工有機會沐浴佛恩,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一解鄉愁。

2022年疫情逐漸趨緩,志工團隊便決定在5月1日國際勞動節,舉辦久違的浴佛典禮,以及環保再生市集。由於工廠對於疫情尚有嚴格管控,志工無法走入工廠拜訪,轉而透過電話邀約,並走入環保站對面的住宅區邀約居民。

5月1日當天一早,愛極樂環保教育站熱鬧非凡,沿路都有志工歡迎與引領大眾,一旁的廚房傳來志工忙碌的身影和鍋鏟聲,各區的再生市集也在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一踏入浴佛現場,耳邊傳來聲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靈鷲山上法會不散……」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一聲聲真誠的呼喚,千百億劫以來,彷若實境再現……」全體恭敬合掌唱誦,寧靜莊嚴的氣氛與場外判若兩樣。

七點正,浴佛典禮正式開始,隨著〈爐香讚〉「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引領志工恭敬整齊的隊伍入場,帶領大眾誠心禮讚諸佛菩薩。此外,隨著《無量義經》中的經文「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眾人以恭敬步伐繞佛繞法,感念佛恩、父母恩、眾生恩。

◎聚善念息災弭

民眾林麗蓮早上六點多就抵達現場,隨即沉浸在祥和寧靜的浴佛中。曾多次參與慈濟馬六甲靜思堂浴佛,卻是今日才初次全程參與浴佛儀式,令她歡愉地說:「感覺很不一樣,今天覺得比較圓滿,好像從頭到尾完成一整套的浴佛祈福。」

這也勾起她小時候的回憶,從小隨著長輩去佛堂念經,她不像一般孩子亂跑,總是靜靜地坐在旁邊聆聽,並跟著大人一起跪拜。今日浴佛讓她重溫小時的記憶,也感恩今日有機會能與眾人一起浴佛祈福。

「我是佛教徒,平時沒有常去寺廟祈福,但是浴佛是佛教的一大盛事,我一定要來祈福。尤其此時天災人禍偏多,更要來浴佛,人多力量大,齊聚一起就能消弭災難。」即便受英文教育無法全程唱誦,但是只要虔誠一念心,便能上達諸佛聽,林麗蓮祈願全世界人人平安健康,唯有人人好,整個世界、社會才會好!

◎回歸清淨本性

民眾洛加納森(S.Loganathan)經常來「環保惜福區」逛逛,當接獲志工邀約浴佛,他馬上進一步詢問詳情,特地邀約一家六人前來浴佛。

「神雖然看不見,但是佛陀在人人心中,佛陀教導我們做人處事道理,生命要怎麼過、怎麼走?浴佛是來感受人生的導師佛陀,來感念佛恩。」洛加納森與志工分享感受。

疫情蔓延、戰爭爆發,世間的苦難,他認為唯有凝聚眾人善念,才能度過一波波災難的挑戰。他表示,不管什麼宗教都是教導好的,教導我們只有一個「愛」字,只是我們人心偏差,造成天災人禍。因而他祈願人人心中有愛,回歸自我清淨本性,「明天一定會更好,世界必能和平無災難。」

浴佛後,一家參訪環保站,更前往惜福區挑選一些用品。除了洛加納森,他的家人都是初次到訪環保站,洛加納森表示,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環保回收再使用,「珍惜所擁有的,保護我們的地球環境,這些人人都可以落實在生活中,實踐佛陀的教誨。」

◎家人團聚共祈福

民眾林筱卿在網上看見今日(5/1)浴佛和環保再生市集,想到孩子需要買運動鞋和校服,又因疫情先生與家人分隔兩地,打亂一家的生活。事隔兩年,先生從新加坡回到馬六甲與家人團聚,全家藉此機會前來浴佛祈福,祈願疫情早日平息,人人平安。

大女兒顏巧汶為小學六年級生,就讀三年級時,學校曾帶他們來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參訪,今天第二次踏入環保站,看見新成立的二手書籍區,她開心地挑選了兩本小說和一本漫畫回家閱讀。

兒子顏偉松看見惜福區裡各式各樣的物品,開心把玩著,獲知這些都是大眾丟出來的物品,直呼「很浪費!」他表示,今日不只是學到環保,志工與他分享一秒鐘有兩千多隻動物,因為要給人吃而死掉,讓他醒悟要減少吃肉,因為動物也是有生命、也會痛。

林筱卿笑言,前幾個星期才帶孩子去淨灘,從小帶孩子接觸環保,父母給予他們良好的環境,自然就會養成習慣,落實在生活中。之前聽孩子分享來此參訪的學習,今天親自走訪一趟,看見環保站不僅做回收,還有環保教育展區、惜福區、書海閣,還可以舉辦活動如浴佛、祈福,讓民眾有所學習和啟發,令她獲益良多。

◎浴佛回報父母恩

今日正好是志工陳淑萍(慈源)母親的出殯日,她一早六點多便與先生黃福源(濟鴻)和女兒抵達現場。把握浴佛,一家特地在出殯前,先行來浴佛祈福。

母親的離世即便不捨,自己將悲傷化為一聲聲的佛號,期待透過浴佛祈福,讓子女對母親的心意上達諸天聽,請諸佛菩薩帶著母親去修行。此世她無法度母親加入慈濟,接近佛法,希望來世能與母親一起做法親,結生生世世的法緣。

黃福源則拿起錄影機專心地拍攝浴佛現場,他選擇透過錄影發揮自己的良能來付出,一家人以不同方式參與浴佛。陳淑萍說:「行善行孝不能等,這次出殯日家人把握時間來浴佛,感恩父母賜給我們生命,讓我們有健康身體可以造福人群,我們更要懂得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藉此浴佛感恩佛恩與父母恩。」

民眾黃如慧夫妻同樣前來為雙親祈福。黃如慧娓娓道來,自己和先生的雙親都已年老,身體都有病痛,前些日子來借輔具給老人家使用時,志工邀約浴佛,心想子女無法分擔父母的病痛,唯有把握機會為雙親祈福。

一早六點多,從野新開了半小時的車程前來浴佛,被浴佛典禮莊嚴祥和的儀式所攝心。她說:「我到環保站來借輔具,志工邀約參與浴佛,我想說以前參加的浴佛就是拿一瓢水來浴佛,很快就完成儀式了,沒想到原來慈濟浴佛是這樣,感覺很親近佛,心很寧靜,感恩有把握此難得的因緣。真的是緣分!」

臨行前,收到志工貼心準備的蔬食餐盒與飲料,正好當天是農曆初一,夫妻倆雖不是初一、十五一定吃素,但是雙親一定吃素,此也是因緣讓夫妻倆一起吃素祈福。當她打開餐盒,直呼「很精緻!」

了解志工前一天從早上忙著準備食材,直到下午六點才結束,今天凌晨四點多就來現場烹煮,拿在手上的素食,不僅精緻又多了層層的溫暖。她感恩志工用心準備豐富的菜餚,兼具色香味的素食,絕對美味可口。

◎推動健康素食觀

負責烹煮的志工陳寶鳳(慮暐)表示,初次承擔浴佛供齋,希望透過供齋讓大眾接觸素食,甚至喜歡上素食。此次推出健康素,利用五顏六色的蔬菜,對應五臟六腑之健康觀,運用彩色餐盤的概念。

由於運用的食材種類眾多,準備時間較冗長,昨日籌備一整天,今日凌晨團隊又再度前來準備,並將一道道菜餚裝飾擺盤,讓大眾可以享受到美味健康的蔬食,趁此供齋機會也讓人人善念在世間流傳,愛心在人我之間不斷傳遞。

「上人說非素不可,非推不可。疫情、氣候等天災人禍,吃素是一種選擇,期望透過健康素,從打開飯盒顏色吸睛,進而品嚐到蔬食的美味,改變口欲,多一分善與愛。」陳寶鳳分享。

志工在供齋區仔細寫下健康素食餐的觀念,以及今日的餐盒菜單,方便民眾進一步了解與學習。

從早上到下午三點,共迎來三百五十位民眾來浴佛,供齋五百份。從規劃到執行,從投入到完成,即便身體勞累,但是每一位志工內心有著滿滿的喜悅,攜手完成浴佛祈福活動,願一句句佛號,一分分善念,上達諸佛聽,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臨行前,志工們再度邀約民眾,5月8日歡迎大家出席慈濟馬六甲靜思堂浴佛祈福,同時有蔬食義賣和環保市集等周邊活動。黃雪芳歡喜分享:「今天浴佛圓滿,感恩來自各社區志工的努力,也看見環保站朝向多元化與在地化的經營。」

圖左 :5月1日浴佛共迎來三百五十位民眾,願佛號聲與善念,上達諸佛聽,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攝影者:周世清]
圖右 :民眾林麗蓮曾多次參與慈濟馬六甲靜思堂浴佛,卻在這次才初次全程參與浴佛儀式。[攝影者:周世清]

圖左 :民眾洛加納森(左三)受志工陳玉芳(左一)邀約,今日特地一家六人前來浴佛祈福。[攝影者:周世清]
圖右 :林筱卿(左二)一家前來環保站浴佛祈福,同時也在惜福區為孩子挑選校鞋和校服。[攝影者:周世清]

圖左 :5月1日適逢志工陳淑萍母親出殯日,一早她先行來浴佛祈福,將悲傷化為一聲聲的佛號祝福,感念佛恩和父母恩。[攝影者:周世清]
圖右 :志工黃福源拿起錄影機專心地拍攝浴佛現場,他選擇發揮自己良能來付出,為眾生為岳母祈福。[攝影者:周世清]

圖左 :民眾黃如慧夫妻前來浴佛為雙親祈福,收到志工貼心準備的蔬食餐盒與飲料,開心道感恩。[攝影者:周世清]
圖右 :此次浴佛提供五百份蔬食餐盒與會眾結緣,透過彩虹素食餐盒,推廣健康素食觀。[攝影者:周世清]
圖左 :慈濟志工走入環保站對面的住宅區,在早市和商店街邀約民眾參與5月1日的浴佛與環保再生市集活動。[攝影者:羅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