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佛到家福到家 撒下心靈法水

佛到家福到家 撒下心靈法水

E-mail 列印
「好久不見,還認得我嗎?」

「我膝蓋開刀後,腳就沒力,無法走動太多。好久沒來環保站,今天看到大家真好!」

「我是兩年前跌倒傷到腰骨,一直到現在腳沒力……」

2022年5月9日慈濟望萬(Bemba n)環保站很熱鬧,一些久違的慈濟志工,一些環保站長期付出的志工,一些志工攜家帶眷,開心地話家常。

◎一念心 成就小型浴佛

慈濟望萬環保站位於野新郊區,當地慈濟志工面對年齡老化,以及交通不便之困境。長期依靠少數幾位志工,接送大家來馬六甲靜思堂參與活動,事隔兩年,靜思堂於5月8日舉辦「志工場次浴佛典禮」,以及「會眾流水式浴佛」。

然而,當地一些年長志工,因為年齡和交通等問題而無法出席,志工陳幼涓(慈涓)疼惜大家想要浴佛的心,以及自己也想要讓行動不便的父母參與浴佛,卻無計可施。

當5月1日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舉辦「浴佛典禮」與「環保再生市集」,陳幼涓前來承擔工作人員,看見眾多志工齊聚一堂,她感觸地說:「我也想要在望萬環保站舉辦浴佛,讓志工可以齊聚一起浴佛,但是郊區面對人力不足的困境。」

志工黃雪芳(慮雪)馬上回應:「人力不是問題,想要辦,不分社區,不管路程遠近,我們有志工團隊齊力支援。」在場的其他志工也一一附和,主動加入協助,因而促成5月9日慈濟望萬環保站的浴佛活動,以及11日在長期關懷援助的照顧戶傅瑞方家,舉辦「會員大德的浴佛活動」。

◎不退轉 耕福田報三恩 

9日當天一些志工行動不便,仍掛念著浴佛,拄著拐杖,坐著輪椅前來望萬環保站,共迎接三十五位志工到來,背後有著滿滿的感動。 

志工盧奎方(慈譽)拄著拐杖和先生齊出席,她回憶,往年必定前往馬六甲靜思堂參與浴佛,也曾拿自己製作的手工坐墊,來現場義賣籌募愛心;無奈兩年疫情無法成行之外,三年前跌傷,傷及腰骨,腳也逐漸無法走動自如,先生隨著年紀增長,已無法長途開車前往靜思堂。

「慈濟事也停下來,無法出門做環保、做慈善訪視,但是我還是一直有去收會員善心捐款,手可以動,在家裁縫一些拼布坐墊和腳踏布義賣,我的愛心沒有斷。」盧奎方見到久違的志工,打開話匣子,訴說著自己的近況。

另一邊,陳幼涓載送行動不便的父母親來至現場,抵達後忙碌地依序用兩臺輪椅推送父母親。志工黃淑華(慈琚)因為膝蓋開刀雙腳逐漸無力,一心掛念著望萬環保站裡的其他志工,今天由志工戴秉汶(濟汶)載送前來參加浴佛。

人人身口意齊聲唱誦〈靈鷲山上〉,透過手語揭開浴佛序幕,以虔誠的心沐浴佛恩。一聲聲的「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共同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盧奎方在佛前誠心許下「今天來浴佛祈福,希望我的病趕快好,我要再繼續出去做慈濟!」眾人也紛紛道出心聲「感恩,讓我不再錯過浴佛!」、「感恩大家,讓我可以再次浴佛!」……

◎愛無距 佛到家福到家

11日志工來到約五十分鐘車程的巴登馬六甲安樂新村,為了此場浴佛,主人家傅瑞方賣力地邀約鄰居,與長期捐款護持慈濟的會員們參與。陳幼涓感恩地說:「去馬六甲靜思堂路途遠,感恩傅瑞方協助和提供住家場地。長年來,他在當地募集很多人成為慈濟會員,每個月捐獻善款做好事,真的很有心。」

往年慈濟舉辦浴佛活動,照顧戶傅瑞方總是協助邀約當地的會員大德,更承擔領隊,一輛巴士浩浩蕩蕩前來浴佛。疫情下,許多人想要浴佛卻無法如願,陳幼涓同樣掛念住在郊區遠距離的會員大德。

一通電話,傅瑞方開心回應:「慈濟援助窮苦病痛人,志工每個月還上門關懷,我自己被幫助,我都能感受到志工用心的付出,真心感受到『慈濟』真正實踐慈悲做救濟之事。今年無法去靜思堂,在村裡近能浴佛也很好!」因此促成11日的「小型浴佛祈福」。

當天(5/11)傅瑞方還親自騎著摩托車,去接送八十多歲的姊姊傅坤娘。傅坤娘從未參與浴佛活動,她特別穿上喜氣的紅衣慎重出席。自從疫情以來,她已兩年多不曾出遠門,也因無交通和身體不適等,連鄰近地方都鮮少涉足,長期待在家胡思亂想內心更憂慮。

她鬱悶地表示,大兒子已往生,小兒子一家住在新山,生了四個孩子,有兩個為特殊兒,生活辛苦,自己又無能為力,日日煩心孩子、孫子。近幾年腰骨疼痛,且一年多來皮膚奇癢難耐,看了無數的醫生,直到近期才稍微好轉。接二連三煩心事,讓她身心壓力頗大。

當傅瑞方邀請她出席家中舉辦的「慈濟浴佛祈福」,她把握機會前來。傅坤娘皺著眉喃喃自語訴苦,志工請她安下心,將身心的苦,透過浴佛虔誠祈福。

住在新村外另一住宅區的郭玉惠夫妻,騎乘摩托車前來,往年他們搭乘慈濟巴士前往馬六甲靜思堂浴佛,這幾年受疫情影響無法參與浴佛。前幾天傅瑞方前往郭玉惠家中拜訪,邀約夫妻前來浴佛,郭玉惠開心回應:「我們是拜佛的人,浴佛一定要來,這次不用跑到馬六甲,近近就可以浴佛,很好!」

◎清淨心 實踐佛陀教誨

透過〈靈鷲山上〉手語演繹揭開序幕,志工張佛生(濟行)與眾分享浴佛的意義,浴佛其實是藉外在的佛,來洗滌我們的內在佛,浴佛主要是在洗滌我們的心靈,去除貪欲、瞋恨、愚痴等,淨化自己的煩惱塵垢,讓自己的身行、語言、心意都能保持潔淨。

此外,也詳加說明浴佛「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動作代表的意涵;「禮佛足」,傳達眾人學習佛陀的福德和智慧,明是非,了解福不是拜和求來的,是要雙腳去實踐,將佛陀慈悲精神做出來,做利益人群之事,從做中得智慧,人人沐浴佛恩,福慧雙修。「接花香」,薰沐佛香、法香與德香,留駐我們心底。「祝福吉祥」,禮佛圓滿發願慈悲喜捨心。儀式簡單,意義卻深遠。

捐款慈濟助人長達十多年的慈濟會員巴拉瑪斯文(M.Paramasivam)一家人前來浴佛。整個浴佛過程令他很感動,透過莊嚴的儀式,讓他與家人得到佛陀的祝福,更有力量面對和克服生活中所有的困難。
他表示,自己是興都教徒,曾參與佛教的課程,席間看見志工幫助眾多貧困者,因而他發願,自己也要盡己力幫助他人,這也是他長期捐款慈濟幫助他人的初心。

「謝謝證嚴法師和慈濟,認識慈濟十二年了,很開心!間中我曾搭乘慈濟巴士前往慈濟靜思堂浴佛,最後一次是多年前志工邀約我去MITC參加大型浴佛,但我有事不克參加。今天很開心能再度參與浴佛!」

二十六歲的女兒薇拉阿斯妮(Vilaashini Paramasivam)浴佛完後,決定去募集大眾的愛心,長期捐獻讓慈濟去幫助更多人。她分享:「我明白佛陀幫助窮人的慈悲,了解志工協助貧困者度過難關,幫助弱勢孩子可以接受教育等,我患有哮喘曾經歷過困難,也是接受他人幫助。現在我有能力,我想要幫助貧病者。」

志工解釋浴佛意義,讓她更清楚了解佛陀慈悲本懷,及做利益人群之事。她坦言,以前曾在電視上看過浴佛,今天初次親自體驗浴佛,她更下定決心,開始募集大眾愛心。

◎誠齋戒 用愛心消災疫

浴佛祈福,同時也為烏克蘭難民募款,主要是啟發眾人善念,募集人人一念愛心。透過〈誠心祈三願〉,至誠發願,一願遠離兵厄,天下無災無難,無嚎聲;二願社會祥和,息紛爭;三願人心淨化。願聲聲祈禱上達諸佛聽,志工和會員大德紛紛以行動獻愛,願大家源源不絕的愛心,能讓烏克蘭難民安身安生安心。

「有朋友來家裡作客,我就拿著慈濟竹筒,跟他們說這個是慈濟愛心撲滿,請大家發揮愛心。」浴佛結束,郭玉惠開心地分享,並高興能有機會在此與大家一起浴佛。另一邊志工邱生嬌(慈良)因為不在馬六甲錯失在靜思堂的浴佛典禮,今日特地帶著母親來到現場浴佛,也帶來慈濟「愛心竹筒」獻愛,母親也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捐獻。

此外,志工也特別準備蔬食餐盒與眾結緣。張佛生分享,根據統計,平均每一秒鐘,全球有兩千五百五十六隻動物被殺。因為人類的口欲,讓其他動物受盡苦頭,與佛陀教誨慈悲為懷,眾生平等背道而馳,鼓勵大家盡量多蔬食,減少傷害動物。

當大家拿到蔬食餐盒時,傅坤娘迫不及待打開餐盒一瞧究竟,看見漂亮和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讓她食指大動,馬上享用美食。她表示,今天浴佛又能吃到美味素食,真的很謝謝慈濟!她感恩志工在此舉辦浴佛,讓她可以抒發心情的苦,為自己與家人祈福。

陳幼涓補充說:「今日共有八位會員,九位居民大德,與兩位無法出席靜思堂的志工,其中一位志工帶著年長的母親一起來浴佛,以及十二位志工,共三十二人一起浴佛祈福。」

黃雪芳感恩地表示,除了靜思堂浴佛,成就三場社區浴佛活動,讓一些想要參與者也能就近浴佛祈福。同時透過蔬食餐盒與大眾結緣,鼓勵大眾響應蔬食飲食,呼應佛陀教化眾生平等的愛。

「佛到家,福到家」讓愛沒有距離,讓行動不便的照顧戶及鄰近居民,同霑佛陀的恩澤,傳遞一聲聲的祝福,溫暖他們的心房。同時透過浴佛,令眾人身心清淨,共同發願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彼此尊重、感恩,人間有愛則社會祥和,無災難。

圖左 :十多年的慈濟會員巴拉瑪斯文與家人前來浴佛。透過浴佛,得到佛陀的祝福,一家人更有力量面對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志工盧奎方拄著拐杖和先生齊出席浴佛,在佛前許下「 希望我的病趕快好,我要再繼續出去做慈濟!」[攝影者:戴秉汶]

圖左 :志工陳幼涓(左一)感恩傅瑞方(中)提供自家與邀約會員大德參與浴佛祈福。[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薇拉阿斯妮(左三)聆聽志工解說浴佛意義,浴佛完後,決定身體力行募集大眾的愛心,讓慈濟幫助更多人。[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志工邱生嬌因不在馬六甲而錯失在靜思堂的浴佛典禮,今日特地帶母親來浴佛,並帶來慈濟愛心竹筒獻愛。[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浴佛祈福,志工也準備蔬食餐盒與眾結緣。傅坤娘迫不及待打開餐盒,看見色香味的食物,讓她食指大動。[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透過〈誠心祈三願〉,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世界無災難,願聲聲祈禱上達諸佛聽。[攝影者:呂嘉嘉]
圖右 :小型浴佛祈福,同時也為烏克蘭難民募款祈福。[攝影者:陳瑞群]
圖左 :十多年的慈濟會員巴拉瑪斯文(右一)一家人前來浴佛。透過浴佛得到佛陀的祝福,一家人更有力量面對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