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慈濟疫苗接種中心 「素素」平安

慈濟疫苗接種中心 「素素」平安

E-mail 列印
慈濟馬六甲分會與甲州衛生局合作,於2021年11月10日正式於慈濟靜思堂設立疫苗接種中心,每天服務六百至八百位民眾。慈濟一邊安排合作細節,一邊廣邀志工排班前來服務大眾。

每天衛生局派遣來的醫護人員與 工作人員,以及協助的慈濟志工,指揮交通的工作人員等,約七十人。除了場地安排,及動線、作業的順暢掌控之外,慈濟馬六甲分會也要兼顧全體工作人員的午餐。

◎每一口素充滿愛

擅長烹飪的志工紀麗芳(慈映)接到任務,獲悉烹煮全體約七十位工作人員每天的午餐,對她而言,皆非難事,最挑戰的是需要兼顧馬來、印度友族和華人的飲食習慣;三大種族各有所好,食材與調味通通不同,尤其馬來飲食比較少蔬菜類,偏向重口味和辣味口感的食物。

她坦言,壓力很大!她需要每天觀察工作人員用餐的反應,及時調整菜色。剛開始,紀麗芳便碰到難關,根深蒂固的飲食文化難以扭轉,即便自製辣椒醬滿足愛吃辣的口味,但是素食無法滿足友族的味蕾。即便一些人不再享用素食午餐,她也想盡辦法準備一些素食點心,如素食糕點、炒麵等,補充工作人員的能量。

紀麗芳不氣餒表示,證嚴上人在這波疫情,一直呼籲「非素不可,非說不可」,每天不管多少位來吃素,不論是吃午餐或是糕點,她希望透過厨藝與眾生結善緣。她說:「兩個月,日日一餐素,累積起來也是一股善和愛的力量,期盼疫情能趕快消弭。」

◎如家裡款待客人

每回聽聞醫護人員或是非素食者的工作人員,讚歎食物的美味,對志工團隊都是鼓舞力量。隨著愈來愈多志工投入廚房協助,平常日由紀麗芳負責,週末假日則安排其他志工接手。

其中一位志工甘浩禎(濟帛)在中央廚房工作,星期一至星期六,天天烹煮大量的食物,週日是他的休息日,但從11月受紀麗芳邀約,他也一起來投入。

每個星期日一早六點多就出門,一直忙到下午兩點多才回家休息,身體疲累,但是卻甘之如飴。面對未知的疫情,他有感而發:「疫情已兩年無法舉辦活動,現在是做一天賺一天,難得有此因緣可以回到『慈濟家』煮飯菜給大家吃。身體累,休息一下就沒事了。」

「再忙,也要讓大家好好吃一頓飯,心意很重要,如同家裡款待客人,讓人人吃飽,有體力再投入服務大眾,還會回味素食的美味。」甘浩禎照顧到大家的食欲,也感恩紀麗芳每星期,事前會打電話與他討論菜單,並協助準備好食材,讓他星期日無後顧之憂,順利地完成任務。

除了烹煮,頂著豔陽,他角色一換,投入交通組指揮車流量。不分崗位,哪裡需要人就往哪裡補位,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每一天的疫苗接種中心任務。

◎工作中「享」溫馨

退休護理師鄭雅薇從今年(2020年)8月開始,隨著團隊投入四個不同的疫苗中心服務。每到午餐時間,是她最頭痛時刻,因為接種中心統一訂購午餐,護理人員輪流用餐後,就須回到工作崗位。

對不嗜辣的她,無疑是一大挑戰。她說:「我吃太辣,腸胃會不舒服,而且我不太外食,擔心飲食衛生問題。」

鄭雅薇在慈濟馬六甲分會疫苗接種中心服務,日日與志工們一起享用素食午餐,不再訂購外賣,她覺得來此服務最開心。這一陣子享用慈濟的素食,感覺好吃又天然健康,深刻感受到志工用心烹調的心意。

「雖然我不是素食者,但是日日一餐美味健康素食,還有志工貼心準備的糕點、水果、咖啡,甚至涼茶等,吃得很歡喜,這是我在其他疫苗接種中心,感受不到的溫馨。」

◎幸福的午餐時光

同樣是退休護理師的許金蘭,也是慈濟人醫會一員。巧合的是她與鄭雅薇是同一批接受護理訓練的同學,事隔多年,在此為大眾施打疫苗服務而再次相聚。

她從1994年就茹素至今。之前跟著團隊前往各處疫苗中心服務,都是自備午餐;現在來到慈濟疫苗接種中心服務,日日有熱騰騰、美味、營養、豐富的素食享用,是忙碌工作中最好的能量補充,她直喊著「很幸福」!

此外,將施打疫苗區設置在佛堂內,她感受到對民眾或是護理人員,帶來內心一股平靜祥和的能量,整個氛圍與眾不同,真的很舒服!

再者,許多慈濟志工主動投入付出,間接減輕護理人員與團隊很多負擔,尤其看見志工友善又真誠的付出,不自覺地起歡喜心。她開心地說:「真的像家人,真的有種回家的感覺!這裡,讓我身心都有著滿滿的能量。」

◎醫師愛上美味素

第一次在疫苗接種中心服務的周麗燕醫師,聽聞護理師的推薦,捨去與其他工作夥伴統一訂購外食餐點,選擇享用素食餐。當她第一口吃入食物時,驚訝地說:「我喜歡吃菜,尤其是菇類,我自己煮口感都是爛爛的,但是這個菇吃起來很有口感,怎麼煮得那麼好吃,跟外面賣的素食不一樣!」

進一步獲悉這裡日日提供素食午餐,周麗燕醫師更是如獲至寶般地表示,因為曾經看過肉類養殖過程產生許多污染,且使用藥劑,讓動物快速成長等,自此她養成喜愛吃蔬菜的習慣。她感受到吃蔬菜後身體的轉變:「吃蔬菜後,深刻感受到精神比吃肉來得好。」於是她向紀麗芳討教蔬食烹煮的技巧,驚覺「沒有加入很多的醬料,這樣簡單的調味就很美味又天然,真很吃!」

紀麗芳向周麗燕醫師表示,隔天將煮芋頭燜飯,周麗燕醫師馬上回應:「我一連三天都來此服務,真的很期待吃到美味的素食料理。」她向志工坦言,在政府醫院的急診部服務,一來工作量龐大,二來醫院餐食選擇有限,無法滿足喜愛吃蔬菜的她,因此她乾脆每天直接省略午餐,直到下班才享用晚餐。

周麗燕醫師開心地分享,來疫苗接種中心可以替民眾解開對於接種疫苗的疑惑,傳遞正確的醫療知識,安定大家的心;自己又能享用美味的午餐,滿足自己的味蕾。

這段時間她一再安排時間來此服務,志工與她已熟絡,每回見到她都會分享當日午餐菜單。周麗燕醫師每吃下一口,總會讚歎著「好好吃!」句句都是對於蔬食的肯定。

志工在飲食和茶點上用心,溫暖大家的胃與心,也把握此機會盡力推廣蔬食,讓更多人品嚐到蔬食的美味,體會蔬食的好處,進而將蔬食變成飲食習慣。慈濟希望透過成立疫苗接種中心之因緣,宣導素食,善念共振,人人都能夠平安。

圖左 :紀麗芳希望透過手藝與大家結善緣,讓工作人員日日一餐素,累積起來成為一股善和愛的力量,期盼疫情早日消弭。[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紀麗芳準備食物和飲料給交通組,用心也獲得組員們豎起大拇指讚好。[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志工甘浩禎把握機會前來付出。[攝影者:李錦樑]
圖右 :鄭雅薇(左)每天在慈濟吃得很歡喜。圖為她向紀麗芳(右)讚歎食物的用心,並加菜。[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除了主食外,志工還會用心準備小食,烹煮涼茶等。[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人醫會許金蘭護理是素食者,回到慈濟執勤,日日有熱騰騰、美味、營養、豐富的素食享用,是忙碌工作中最好的能量補充。[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周麗燕醫師向志工紀麗芳(中)請教蔬食烹煮技巧。[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