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送佛到家 行動浴佛心寬福就來

送佛到家 行動浴佛心寬福就來

E-mail 列印
「以前我很愛煮東西,大鍋小鍋的,煮到滿身大汗,沒有錢也要煮給別人吃;現在沒有人來看我,我很傷心,女兒說,你的朋友去哪裡了?」曾經跌倒,必須拄著拐杖行動的七十六歲蘇美華(化名)阿嬤,感嘆地說出心底的落寞 。

坐在一旁、七十一歲的沈素美(化名)阿嬤,是蘇美華阿嬤久未相見的鄰居,看見熟悉的琉璃佛像,回憶說:「從前,我們坐巴士去慈濟浴佛,那時候看見莊嚴的會所,很喜歡、很歡喜……但是現在沒有能力去了。今年(2022年)志工邀我參加時,我心想,這裡都沒有佛堂,要如何浴佛?」

沒想到浴佛場地,就設在鄰居的家門前,簡約的蔬果花香,一樣不缺,她滿心期待,一直張望,何時開始?

◎圓滿思念 人人來浴佛

2022年5月22日,慈濟志工陳立蕙(明梨)與團隊,有感好幾位照顧戶長者,或無法行動、或生活孤單及鬱鬱寡歡,需要大眾的祝福,把握5月感恩時節,於慈善日這一天,在兩家長者的戶外場地舉辦「行動浴佛」,邀約附近人人來浴佛。

當天早上,蘇美華阿嬤整裝、戴上眼鏡、拄著拐杖和沈素美阿嬤一起走出家門,只見志工來了,在附近做環保的民眾也來了,就連騎腳踏車經過的鄰居長者,也好奇地停下來一起參與。

「禮佛足,誠齋戒,祝福吉祥……」志工示範及引領長者虔誠浴佛,及分享報四重恩的意義,除了感念佛恩、親恩,更要感恩天下眾生,讓平安的大家有機會、有能力去付出,及知福惜福。

志工拿著小卡,分享一秒鐘兩千五百五十隻動物(不含水中生物)因人類口欲而犧牲的故事,而最有力報眾生恩的方式,就是守好口欲,齋戒護生。除此之外,志工也引導長者行善,投零錢幫助烏克蘭難民。

在這一刻,恢復過往懷念的熱鬧情景,蘇美華阿嬤直說:「志工帶來浴佛,很開心……」她不再憂愁感嘆,想起有一位鄰居常常關心她,一位孟加拉外勞,自己都吃不飽了,也經常關心她「吃飯了嗎?」

心念一轉,察覺自己「很好命」、「很多人關心」的蘇美華阿嬤還向志工要了一套完整的靜思語小卡,沒事做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好東西拿出來看看,提醒自己和女兒,繼續行善,祝福每個人平安,每個人好,自己才會變好。

眼見阿嬤心開了,志工無比歡喜。這場活動,讓沈素美阿嬤想起4月因車禍意外往生的丈夫,心中很鬱卒,後經志工開導才稍稍釋懷,當下她問:「我可以為已經去世的丈夫祈福嗎?」為圓滿心願,志工帶著她前往下一家參與。

◎愛說出口 祝福送到家

志工前往的下一家,家庭成員多,非常熱鬧,大家都抱著好奇與期待,看看志工如何布置車房空間。

大姊關寶玉(化名)說:「我們不曾參與慈濟浴佛,但是聽說可以送祝福給媽媽,便呼籲大家一起來。」這一家是慈濟志工剛開案關懷的家庭,今年(2022年)元月,八十一歲的老母親因為腦中風癱瘓在床,已成家在外的兄弟姊妹輪流照顧;奈何疫情重創,小弟失業,目前單靠大姊工作,撐起家計和母親的營養奶粉等。

妹妹關明珠(化名)透露,過往的母親節,一定少不了鮮花和蛋糕等慶祝;但是今年,母親節少了最重要的主角,兄弟姊妹等人皆黯然。聽見志工上門送祝福,便集體動員一起參與,希望為病榻中的老母親祈福。

現場除了志工,還有隔壁家的慈濟前照顧戶,及另一位照顧戶黃先生,也在兒女陪伴下,一起過來參與這場行動浴佛。

「證嚴上人說,太陽光大,父母恩大,無論年紀多大的我們,都要感念雙親的恩德及對我們的教育。要如何回報親恩?上人希望我們可以用父母給我們健康的身體,做利益眾生的事。」在志工引導下,人人祝福遠方難民。

與此同時,志工也把佛像帶到床前,讓老母親的雙手觸摸佛像,聲聲祝福,並引導孩子們一一上前,向母親說聲愛。

只見關寶玉一手撫摸母親額頭、俯身親吻,在耳邊說聲:「感恩您,我們愛您!」接著妹妹、妹夫及外孫等一一上前,做同樣的動作。聽見志工說:「我們把祝福送到您家,您的女兒把您照顧到很好,請您放心,讓心輕安自在,祝福您……」感性的姊妹,剎那哽咽,泣不成聲。

「我們多是用行動表達,很少有機會像今天這樣,向媽媽說聲愛……看到媽媽這樣也不忍心,祈禱媽媽能早日康復,讓我們還有機會孝順;小時候媽媽照顧我們,現在換我們照顧她。」關寶玉一再感恩志工的到來,當天的祈福,讓在旁照顧的孩子們心情得到釋放、勇敢把愛說出口。

◎浩瀚親恩 深深地擁抱

同一天早上,在馬六甲偏遠的巴也拿督(Paya Datuk)郊區,印裔照顧戶家庭欣蒂亞(化名)的家裡傳出〈靈鷲山上〉曲目及聲聲佛號;原來志工也在這裡設立小小浴佛臺,邀請社區照顧戶一起來參與。

現場一共六戶十七位照顧戶,華裔印裔皆有之,其中兩戶華裔家庭自行驅車三十五分鐘,準時抵達欣蒂亞的家。

今日,志工王鈺清(明鄉)別出心裁,透過轉發視頻,逐戶教導照顧戶們演繹〈靈鷲山上〉,作為當天行動浴佛的序幕。當現場音樂響起,照顧戶們緩緩投入的動作,很自然地帶動全場一起入經藏,一時道氣充盈,人人法喜充滿。

虔誠浴佛後,志工把剛學會包裝的蔬果花束,引導孩子們跪下獻禮物,向父母親道感恩、大聲說愛,現場溫馨彌漫,笑聲此起彼落,人人珍惜此刻少有的溫暖時光。

當天也是其中一位印裔媽媽卡迪雅(化名)的生日,志工們忽然間捧出蛋糕,全體一起唱著生日歌,再帶動兒子給媽媽一個深深擁抱,感謝浩瀚親恩,令她既驚又喜,淚珠兒差點滾落下來。

最後,大夥兒再虔誠祈禱,逐一投款竹筒撲滿,將愛與善送至烏克蘭,祝福戰火早日停息。只要心誠,處處無不是道場,志工設計行動浴佛,讓照顧戶們在居家也有機會參與,藉虔誠儀式表達心中的感恩與祈福,心寬福就來。

圖左 :志工捧著琉璃佛像上門,讓照顧戶及鄰里有機會祈福,也送來祝福。[攝影者:饒于莉]
圖右 :慈濟志工在印裔照顧戶家設立小小浴佛臺,邀請各個種族照顧戶一起來浴佛。[攝影者:王鈺清]

圖左 :關寶玉在志工引導下,來到床前為老母親送上祝福。[攝影者:饒于莉]
圖右 :聽聞志工要來家送祝福,關寶玉(化名.青衣者)邀約家人一起參與,希望能為病榻中的老母親祈福。[攝影者:饒于莉]

圖左 :浴佛儀式後,眾人投款送祝福,將愛與善送至烏克蘭,祝福戰火早日停息。[攝影者:王鈺清]
圖右 :照顧戶對志工一呼即應,有華裔家庭驅車三十五分鐘,才抵達印裔照顧戶的家,人人都很珍惜此刻少有的溫暖時光。[攝影者:鄧佩瑜]

圖左 :五月感恩月,除了感念佛恩親恩,更要感恩天下眾生的成就,志工分享最有力報眾生恩的方式,就是守好口欲,齋戒護生。[攝影者:饒于莉]
圖右 :蘇美華(化名)阿嬤向志工要一套靜思語小卡,想要不時提醒自己心想好意。[攝影者:饒于莉]
圖左 :志工引導民眾行善,投零錢幫助烏克蘭受災難民。[攝影者:饒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