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把握因緣入經藏 共赴靈山大法會

把握因緣入經藏 共赴靈山大法會

E-mail 列印
疫情雖然稍為趨緩,但為了安全起見,入經藏者於2022年4月14日晚上七點半,在黃淑娟母親住家及戶外的泊車處,正式開始第一堂經藏演繹〈開經偈〉練習及《靜思法髓妙蓮華》品書會。

◎行動落實 菩薩在人間

慈濟芙蓉聯絡處負責人黃秋玉(慈楹)在會務推動小組會議中,請四位協力組長在群組中布達,呼籲社區志工和大德把握因緣,報名參與經藏演繹。同時也請志工黃淑娟(慈務)和黃永偉(濟瑞)承擔大種子老師,聯合三位種子老師黃桂蘭(慈日)、蕭玉滿(慈施)和陳玉梅(慈諒),負責指導參與演繹者。

與此同時,慈濟芙蓉聯絡處也成立了由培育和氣幹事李興倫(誠凡)為首的法譯組,其組員包括施逸文(懿恂)、周創安(濟平)、葉寶珍(明婺)和尤蓮華(慈瑋)。法譯組主要是導讀《靜思法髓妙蓮華》,讓參與演繹的組員了解佛法,更能深入投入經藏演繹。

李興倫和周創安為大家導讀佛陀一生《法華經》的境界,兩千五百年前相聚在靈鷲山的大法會,及兩千五百年後,證嚴上人以「慈悲濟世」的願力,帶領慈濟人以行動落實「菩薩在人間」。

5月26日在法譯組帶領下,大夥兒彼此介紹認識,並分享入經藏因緣。通過排字卡遊戲更加深〈佛在靈山〉歌詞的唱誦、討論和分享。一個小時輕鬆又有趣的遊戲方式,讓大家對於入「靈山法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規劃演練 自我先開始

承擔大種子的黃淑娟老師起初感到壓力,她趕緊招兵買馬、培訓種子老師,通過各協力組隊一起邀約組員。參與演繹的志工和大德共分為ABC三組,每組十三人,較年長的被分配到無需蹲跪的C組隊伍裡。

在規劃演繹及練習過程中,面對了許多挑戰和考驗,疫情之故無法聚眾,所以得優先解決場地問題。她和黃永偉事先研究細流,必須看示範教學影片,以及做自我練習,才能指導入經藏者。「我們做了一份簡單易懂的講義給組員,讓組員們可以記上各自的筆記。」

接著,種子老師們開始練習第一大主軸經藏《靈山法會》的〈開經偈〉、〈靈鷲山上〉和〈佛在靈山〉三首曲目。從4月20日開始,回到會所佛堂進行演練,種子老師們用心地在佛堂標上地標及動線。

5月18日傍晚五點,二十位芙蓉和淡邊的演繹志工特地前往森州博物館,由芙蓉志工蕭耀祖(惟耀),為大家拍攝向上人及全球觀眾打招呼的視頻。

◎面對挑戰 有信心不難

黃淑娟告知:「由於組員們大部分都是中老年的菩薩,在練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難度;比如手勢(手要伸直)、彎腰頂禮等。剛開始有一些菩薩都做不到位,所以會想一些小竅門結合意境,以便讓他們更容易學習。還好,組員們在上完實體課之後,都有在家勤加練習,因此一切困難都變得不是困難了。」

曾經在排練過程中,也突然傳來變化球,需調整〈開經偈〉隊形,不過她對組員充滿信心,「信心才是最大的動力!」

5月19日晚上八時,慈濟馬六甲分會五位經藏演繹種子老師到芙蓉進行驗收,他們除了示範教學,還很用心細心地指導、糾正和調整組員們的動作,大家也很虛心地認真學習,因此增添了許多信心。

◎把握因緣 智慧作取捨

慈濟芙蓉聯絡處副負責人聶渼燕(慈渶),曾參與2015年的《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今年(2022年)再度把握因緣。

雖然每個星期有兩個晚上,需從吉隆坡驅車到芙蓉會所練習,每一次往返就需用上三個小時;如果遇到塞車,所花時間更長,但她說:「雖然有距離,但有心就不難。為了避免下班時段塞車,通常會提早啟程。為了把握入經藏,對於事業就要有所安排和取捨。」

聶渼燕分享:「在演繹〈佛在靈山〉時,眾人手指指向一方,就如上人指引弟子們的方向;當手舉高時,就像上人在呼喚著弟子們。」

大德何寶玉在練習期間,兩名女兒先後遭遇事故。首先是就讀大學四年級的小女兒,在5月31日入哥倫比亞醫院動眼睛手術;再來是二十五歲的三女兒在火車月臺樓梯不慎踏空跌倒,導致腳腕處三條大骨斷裂,傷勢嚴重,必須馬上進院動手術,目前雖出院,但還得靠輪椅和拐杖代步,需要有人陪伴在側。

即使面對如此重大的考驗,何寶玉卻仍能以大局著想,不想因為她的缺席而影響整體呈現,她用坦然的心態面對一切。「我不能因此而錯失全球入經藏的難得機會,我要好好把握,家裡的一切有安排好就行了。」

在練習過程中,何寶玉也曾遇到困難。她說:「每一次下跪以及站起來,因膝蓋沒力,怕站不起來;但是每次都沒事,很感恩菩薩保佑。」她也很感恩黃淑娟老師的用心教導,「沒想到笨手笨腳的我,都能演繹。」

◎莊嚴道場 成就好因緣

6月6日是馬來西亞元首誕辰假日,清晨六點,芙蓉聯絡處經藏演繹團隊四十一人,分別搭乘租用的巴士和私家車,前往馬六甲分會靜思堂,和南馬區慈濟人一起參與南馬據點經藏演繹集訓和驗收。

首次踏入馬六甲靜思堂的何寶玉,感受特別深刻。她透露:「太開心了!我能堅持練習演繹到現在,是因為有家人的支持,還有師兄師姊們有說有笑,互相關懷,氣氛很融洽。」

何寶玉感覺自己獲得很多正能量,滿懷欣喜。在慈濟活動中她也感受到上人的偉大。「上人很不簡單,一個瘦弱的出家人能夠把慈濟這個團體管理得那麼好,甚至影響很多人,帶動全球人參與。」

何寶玉期許自己務必要把握機會,繼續參與演繹活動,希望一切都能圓滿。

聶渼燕心中充滿興奮和期待, 「昨天一整晚都沒睡好,對於能參與今天的集訓,感到很幸福很安定,在學習過程中,心情也可以平靜下來。」最後,她還呼籲會眾把握因緣參與經藏演繹,期許疫情早日度過,災難盡快停止。

已有多次經藏演繹經驗的志工陳永順(濟奇)和同修尤蓮華(慈瑋)一起入經藏,他們事先把工作安排好,盡量調出時間出席每一次的排練。陳永順雖然手勢還不是很熟練,但他對自己具備信心。他說:「在演繹練習中,困難點是一定有的,比如記憶力差,學了會忘記,所以要多用心。」

集訓後,黃淑娟分享:「演繹〈開經偈〉時,芙蓉的隊形開得很美!當我站在椅子上看到千手一上時,真的起雞皮疙瘩!」、「那個千手的畫面非常扎實,剛剛好到點時全部人的手就定格,一級棒!」

她在現場的感受很震撼,內心充滿感恩,因為大家一念堅持、用心力行,不怕辛苦來學習和練習,成就了那麼莊嚴的畫面。黃淑娟期許自己要充滿信心、毅力和勇氣,來迎接接下來的挑戰——第二主軸曲目《無量義經》。她希望透過這一場殊勝的經藏演繹,能感動前來參與的會眾。

圖左 :各組組員通過排字卡遊戲加深〈佛在靈山〉歌詞的唱誦。[攝影者:黃秋玉]
圖右 :志工黃淑娟承擔種子老師,雖然過程中面對挑戰和考驗,但都一一克服。[攝影者:李興倫]

圖左 :慈濟馬六甲分會五位經藏演繹種子老師到芙蓉來驗收,並加以指導。[攝影者:黃秋玉]
圖右 :志工聶渼燕(右排六)即使需往返吉隆坡和芙蓉參與演練,仍把握因緣入經藏。[攝影者:李興倫]

圖左 :大德何寶玉(左五)不因為自己的家庭發生事故,而錯失入經藏的難得機會。[攝影者:李興倫]
圖右 :志工陳永順(左後三)雖然在演練過程遇到困難,但他具有信心,有心就不難。[攝影者:李興倫]

圖左 :第一堂經藏演繹〈開經偈〉練習及《靜思法髓妙蓮華》品書會。[攝影者:黃秋玉]
圖右 :志工黃秀珍(左)、李文龍(中)、陳龍慶(右)代表分享討論成果。[攝影者:簡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