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幼兒園 過一個有傳統味的端午節

幼兒園 過一個有傳統味的端午節

E-mail 列印
過節,其實就是享受節日文化的過程。當我們在享受節日帶給我們愉悅的同時,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意義與習俗」呢?

馬六甲大愛幼兒園從2022年5月30日至6月3日,舉辦一系列「慶 祝端午節」活動,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啟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以及了解端午節來歷與風俗習慣,過一個有傳統味的端午節。

◎端午節知多少

「五月五,端午到;賽龍舟,真熱鬧;吃粽子,戴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大鼓;1、2、3、4、5,你包粽子,我跳舞!」

5月1日早上的週會傳來熱鬧的童謠聲,全園幼兒們開心地唱唱跳跳,無形中把「農曆五月五日慶祝端午節」深印在腦海。

老師們透過影片、圖片與故事,說著端午節的由來。從最初為了夏季驅離瘟神的節日,後來忠誠的屈原5月5日投入汨羅江,村民快速划船,並敲鑼打鼓為了嚇跑魚,民間製作米飯投入江中餵魚,為了救屈原避免被魚群啄食。

故事流傳至今,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民間延伸出有划龍船、吃粽子、掛艾草、戴香包等習俗,引導孩子逐步了解端午節過節的傳統文化。

之後,老師以實際行動,在課室外掛上艾草,再次講解驅邪避兇的意義。五歲的邱毓惟馬上回應:「要趕走不好的東西!」王馨則說:「艾草是我從家裡帶來的,很多、很多!」5月30日一早,她帶來自家種的艾草和薄荷葉,與班上同學合力曬乾,6月2日全班拿來製作成香包,也因此讓她初次認識家中種的艾草與薄荷葉。

孔玥力老師(慈玥)表示,使用天然香料艾草、薄荷葉,搭配藥材丁香和白芷,讓小朋友動手做香包,體驗端午配戴香包,驅蟲避瘟的傳統習俗。小手摸著艾草,聞著艾草香氣,小朋友們直嚷嚷著「好香!」再聞藥材,有著同樣反應。

另一邊四歲班的孫苠媗聞著丁香,臉部扭曲直說「好臭!」初次聞到藥材的味道,不太能接受,當把艾草、薄荷葉搭配藥材放置香包,臭臭味變成香香味。她說:「這個很香,我要掛在房間,蚊子就不會來。我爺爺家有種薄荷,我要跟爺爺講用這個來趕蚊子。」

◎趣玩傳統習俗

除了香包,小朋友也體驗用五色線編織手環,在端午這一天,手腕上繫上五色線,以保安康。親手編織,對於小小年紀的他們過程充滿挑戰,只能一一向老師求救,老師們拉著小手教導,讓孩子們體驗編織過程。

六歲的張瑋甡卻如魚得水,編織完成還有餘力教導同學。他分享作法,先將線的一頭黏在桌上固定,再依序每次拿起兩條不同顏色線打結,一直反覆打結就完成了,很簡單!

歷經幾天製作出屬於自己專屬的端午節小禮,每一條「平安」手環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們開心地戴上,拍照留念。

另一傳統就是賽龍舟,小朋友們初次看見螢幕上,播放著划龍舟比賽,整齊的划船姿勢一致,敲鼓緊張的氣氛,個個全程關注。當獲知端午節當天將舉辦賽龍舟,孩子們興奮地手舞足蹈,並緊鑼密鼓地開始設計與製作自己班上的龍舟。

「我們的龍有亮亮的鱗片」、「我們的有A B C ……」、「我們的很多顏色,一片片黏上的。」、「那個龍舟是我的,有我的名字。」、「我們還有做划槳,要像這樣這樣划。」……各班製作別出心裁屬於自己的龍舟。

◎粽情體驗過端午

端午節前夕,幼兒園傳來「一、二、一、二……」的口號,小手有條不紊地跟著老師教導的動作。洗完粽葉正面洗背面,再接力通過五個大水桶的清洗,才算完成一片粽葉。孩子們吃過粽子,卻都是初次接觸一整片的粽葉,不僅認不出粽葉,有人還誤認為班蘭葉,有人說是香蕉葉,製造不少笑話。

四歲的陳信秀小手,拿著葉子靠在桶子邊緣,賣力地洗著粽葉正反面,當同學還在掌握訣竅,甚至還在玩著水,她已經熟練地上手。她說:「快快洗粽葉,可以包粽子。」
 
期盼已久的裹粽子來臨了,6月3日端午節當天早上,一雙雙小手學習秤糯米、秤餡料、折粽葉、填糯米、放豆沙、裹葉子、紮線等,一陣手忙腳亂,總算完成一個個的豆沙鹼水粽。一些老師們不曾裹粽,也把握機會學習與體驗。

小朋友們包裹人生第一個粽子,除了興奮之外,從洗粽葉到裹粽子,大多數人體會到裹粽的艱難。五歲的陳傳瀚有所體悟地說:「我很喜歡吃粽子,每年都是外婆包粽子給我吃。這是我第一次洗粽葉和包粽子,原來外婆包粽子很辛苦,她還要準備香菇、蛋蛋、豆豆包粽子。我今天包的粽子要送給外婆吃。」

六歲的左納丹(Jonathan Daniel Sta Maria)拿著粽葉嗅說:「好香喔!」未曾吃過粽子,也不曾看過粽葉。旁邊的同學見狀指導說:「This is‘肉粽(福建話)’ leaf!」左納丹笑著回應「I don’t know肉粽(福建話).」兩人逗趣的對話,令在場的大人笑開懷。

下午,幼兒園飄散著粽香味,豆沙鹼水粽出爐嘍!孩子們享用著自己親手包裹的粽子滋味,臉上盡是開心滿足的神情,紛紛表示「好吃!」有些小朋友意猶未盡還想要吃第二個,有些則捨不得吃,一心想要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陸上創意龍舟賽

品嚐完粽子,端午節另一重頭戲——賽龍舟登場了。各班小朋友還特地於比賽前,一起練習划龍舟,培養團隊合作默契,大夥皆期待正式賽龍舟的到來。

兩班六歲的小朋友一邊喊著「一二、一二……」,一邊喊著「嗚哈、嗚哈……」相互較勁;五歲班則隨著老師的口號練習步伐;四歲班的孩子一上龍舟則是興奮地亂竄,完全不顧節拍,也沒有口號的划起龍舟。

下午,老師在幼兒園的走廊周圍,用藍色的布裝飾著,走廊搖身一變成了海。隨著一聲聲打鼓聲與加油聲,只見一隻一隻獨特造型、非常有氣勢的龍舟奮力地跑過,有些速度非常快,把其他隊伍遠遠拋在後頭,有些僅是些微差距落後,有些則是緊張亂了腳步,整艘船翻倒在地而不知所措,一旁的老師見狀加油打氣,孩子們再度爬起來奮力跑向終點。

初次賽龍舟,小朋友們似乎意猶未盡,老師們決定讓孩子們再比賽一次,讓大家盡情沉浸在年節的氣氛裡。園長李彩燕(慮潤)勉勵小朋友們,賽龍舟的輸贏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孩子們與老師們參與,感受這種濃濃的節日氛圍及團隊的合作精神。

此外,當天也讓孩子們體驗接「午時水」,就是一年之中的農曆5月5日午時十一點到一點的水,據說午時水可趨吉避兇,亦有辟邪的效果。老師們讓小朋友體驗曬水,及喝午時水的傳統習俗,透過淺白的解釋說明,引導孩子理解午時水是太陽送給大家的能量水,祝福孩子們人人平安健康成長。

五天來,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度過一個有儀式感,節日氛圍濃厚的端午節,讓小小年紀的他們,腦海中的端午節,不再只是「吃粽子」的節日,而是體驗與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與文化。

圖左 :一雙雙小手學習裹粽子,一陣手忙腳亂,小朋友們總算完成豆沙鹼水粽。[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使用天然香料艾草、薄荷葉,搭配藥材丁香和白芷,讓小朋友動手做香包,體驗端午配戴香包,驅蟲避瘟的傳統習俗。[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每一個班級的師生,合力製作獨一無二,代表自己班級的龍舟。[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小朋友體驗用五色線編織手環,在端午這一天,在手腕上繫上五色線,以保安康。[攝影者:羅錦福]

圖左 :老師教導孩子們學習秤糯米、秤餡料,為裹粽子作準備。[攝影者:羅錦福]
圖右 :左納丹不曾吃過粽子,初次學習包粽子,體驗不同文化。[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鼓聲咚咚作響,一隻一隻獨特造型,非常有氣勢的龍舟,奮力地往前跑。[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馬六甲慈濟大愛幼兒園,舉辦一系列「慶祝端午節」活動,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