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群策群力修繕 安身安心安生活

群策群力修繕 安身安心安生活

E-mail 列印
日叻務縣(Jelebu)知知港(Titi)慈濟關懷戶諾拉(化名)的女兒張美玲(化名),自小患有脊椎側凸症,兩腿長短差距五寸。

◎術後改善兩腿差距

張美玲於2020年11月26日,在芙蓉慈濟志工蕭玉 滿(慈施)的陪同下,前往吉隆坡馬大醫藥中心(Pusat Perubatan Universiti Malaya Kuala Lumpur)接受手術矯正,當時院方在張美玲兩隻腿內置入螺絲和鐵片。

動了手術後,兩腿差距由五寸減至二寸,蕭玉滿於2021年3月31日,帶張美玲和諾拉母女倆前往芙蓉市區尋找鞋店,為張美玲訂制鞋子,左腳的鞋底墊高,以便她穿上後,兩腳的差距可以減低,左肩膀就不會下垂,兩肩也可平衡,身軀也能站直。

自從動了手術,蕭玉滿仍多次載送張美玲往返馬大醫藥中心複診及接受物理治療。2022年3月16日上午,張美玲前往馬大醫藥中心骨科專科部門接受 X光射線及複診。她穿上增高的鞋子,走起路來,穩健快速得多了。

3月21日上午,張美玲再次前往馬大醫藥中心接受物理治療。據物理治療師反映,張美玲的手術很成功,由於她發育得很快,或許不需要等到她十八歲,就可以再次動手術,以便調整兩腿的兩寸差距。

◎祖屋久失修成憂患

諾拉的前夫離世後,只留下一間兩房一廳的單層木板祖屋。前夫生前在大廳處搭建樓閣,作為兩個孩子的睡房。隨著年月的流逝,板屋年久失修,樓閣已不能使用,又被白螞蟻蛀蝕,天花板也搖搖欲墜。

慈濟志工和張美玲監護人蕭金燕女士,共同向當地的州議員申請維修屋子費用。經過幾次的視察,承包商於2021年11月17日「」來諾拉住家,基於經費有限,只修補漏水的屋頂,以及更換被蛀蝕的柱子。

諾拉擔憂說道,「家裡常常會有木屑掉下來,我每天都很擔心,怕天花板有一天會塌下來壓倒孩子,壓力很大,不知道要叫誰幫我?」

當諾拉把隱憂告訴志工,蕭玉滿和慈濟芙蓉聯絡處負責人黃秋玉(慈楹),以及慈善幹事顏秀桃(慈棻)討論,也載了從事鐵工的志工曾永華夫婦,先到諾拉住家視察。曾永華說,「橫樑已被白螞蟻蛀蝕,很危險,要盡快換掉,才安全。」

由於天花板上有電燈和風扇的電纜,安全起見,拆除前,志工邀來在瓜拉格拉旺(Kuala Klawang)環保志工、從事建築行業的林天德和電工林紀總,前來協助。

◎眾志成城群策群力

一行三對夫婦,既負責人黃秋玉和同修環保志工周健才、志工陳寶升(濟睦)和蕭玉滿夫婦、從事鐵工的志工曾永華和黃美蘭夫婦;於2022年5月22日(星期日)上午八點在慈濟芙蓉聯絡處集合。大家先把搭建鷹架的鐵枝、梯子、鐵鎚及曾永華夫婦結緣的鐵橫樑等工具和材料,搬上慈濟卡車,然後就分乘卡車和一輛小車出發前往知知港。

抵達諾拉住家時已約九點半了,卡車上的鐵橫樑竟卡在鄰居家的鐵柵上,驚險萬分。承擔這次活動機動和卡車司機的陳寶升分享,「載著二十多尺長的鐵橫樑,要進入狹窄的小路,真的不簡單。當鐵架被卡住時,大家都捏了把冷汗,所幸有驚無險。」隨後,大家齊心合力從卡車上卸下工具,先把鷹架搭好,拆卸工程才正式開始。

林紀總將天花板上的電纜、風扇、電燈一一拆卸了;而林天德在志工們的配合下,將被白蟻蛀蝕的天花板、橫樑和木板樓梯也都逐件拆除,然後搬到卡車上。從雪隆回歸當地的環保志工陳素蘭和吳愛光,在蕭玉滿的接引下,也帶著孩子們到來協助。

十三位芙蓉及當地的環保志工,在眾志成城、群策群力下, 花了約三個小時,拆卸任務終於完成,大家都已飢腸轆轆了。

用過午餐後,志工們架上鐵橫樑,林紀總重新安置新電纜、更換LED燈泡。

延至下午三點,所有的工程終於完成,諾拉的住家換了新氣象,女兒張美玲歡喜道感恩:「感謝師姑陪我動手術,也要感謝師姑和師伯今天來幫忙拆天花板,讓媽媽不用再擔心。」

蕭玉滿感恩地說:「今天真是好因緣,獲得三位專業志工免費為諾拉家拆卸天花板,也非常感恩志工們的合心,大家以接力的方式完成任務。」

圖左 :張美玲(化名)在志工陪同載送下,往返馬大醫藥中心接受物理治療。[攝影者:蕭玉滿]
圖右 :電工林紀總(右一)將天花板上的電風扇拆卸,志工從旁協助。[攝影者:黃秋玉]

圖左 :建築工林天德(站鷹架上者)在志工們的配合下,將被白蟻蛀蝕的天花板和橫樑逐一拆下。[攝影者:黃秋玉]
圖右 :工程圓滿完成,志工和諾拉(後排右三)、女兒張美玲(後排右二)、兒子丘大中(化名.後排右一)、丈夫陳明達(化名.前排右一)來個大合照留念。[攝影者:黃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