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惜福區疫後啟動 延長物命愛地球

惜福區疫後啟動 延長物命愛地球

E-mail 列印
早在1999年,加亨郊區小村鎮已實行環保回收及分類至今,當地居民都會把回收物送來環保站。每逢星期一和星期五做環保,慈濟志工除了邊收集還可以使用的物品外,居鑾各個環保站所收集到各種類、尚新、實用的物品都 會送來此。

◎微型惜福區 受居民青睞

因為加亨新村住著很多在園坵工作的低收入土著和外籍客工,每逢環保站開放日,他們都會早早等在門口來「尋寶」,日久口口相傳,促成2015年於環保站中設立了猶如「跳蚤市場」的微型「惜福區」。

每月一次,惜福區從傍晚六點至晚上八點之間開放,除了園坵的土著、外籍客工,也有少許當地華族居民前來。惜福區的物品包含電器、衣物、廚房用具、玩具等,其中電器產品最受青睞。

現代人不斷汰舊換新,所以在環保站常見嶄新、可使用的回收物。有需要的人可以來把需要的物品結緣回家,減輕開銷,也讓回收物找到新主人,延長物命。

◎重啟惜福區 人潮漸恢復

在疫情籠罩下,「惜福區」暫時關閉了兩年,直至2022年6月14日再次開放。雖然外籍客工明顯減少了,但相信會漸漸恢復人潮。

慈濟加亨環保站站長曾寶香,每天早上都到環保站整理回收物。由於供不應求,她每個月還會多次往返居鑾,到各個環保站(主要是大洋園環保站和新居鑾環保站)補貨。大洋園環保站站長陳蓮絲(明曜)都會把還能使用的電器產品、衣服等保留給她,並協助用卡車載送。
 
「我之前來,結緣了一個攪拌器,用了五年,還在使用。」民眾莫哈瑪再丁(Muhamad Jaidin)很高興地與志工分享。他時常帶著太太、孩子一家人來逛逛,這天他也找到了心儀的物品。

另一位民眾扎拉阿畢(Zara Aby)表示,她來淘寶,也支持一分力量,所捐獻的善款可以幫助其他苦難人。

有時候環保站回收很多碗碟、玻璃杯等,志工都會送給客工們,大家都很歡喜。每個月的開放日,是加亨志工們期待和開心的日子,同時也是志工與民眾的情感交流站。志工也趁機教導前來的民眾如何分類資源,鼓勵大家在家落實環保。

別人眼中的廢棄物,慈濟人「捨福」回收,身體力行環保,疼惜物命;更鼓勵大眾惜福,購買前三思是「需要」還是「想要」,並落實環保在生活中。

圖左 :惜福區供不應求,志工每個月到居鑾各個環保站,收集還可以使用的物品。[攝影者:蘇玉花]
圖右 :許多二手衣物尚新,深受民眾喜愛。[攝影者:蘇玉花]

圖左 :一家大小收穫豐富,滿載而歸。[攝影者:蘇玉花]
圖右 :客工打算回國,前來惜福區挑選了大行李箱。[攝影者:蘇玉花]

圖左 :惜福區的的二手衣物尚新,也是民眾的首選之一。[攝影者:蘇玉花]
圖右 :二手電器是客工的首選,節省開銷,也延長物命。[攝影者:蘇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