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海人村垃圾為患 村民和志工合力大掃除

海人村垃圾為患 村民和志工合力大掃除

E-mail 列印
雙溪巴板村(Kampung Sungai Papan)坐落於柔佛哥打丁宜勒班河(Sungai Lebam)的沿岸,風平浪靜的河港上建有不少的奎籠,一到週末就有許多外來客到此出海垂釣。然而,河港裡的垃圾 就隨潮流飄來岸邊,每當退潮時,可見許多垃圾擱淺在河灘上。

因為慈濟助學金的因緣,2020年,哥打丁宜慈濟志工開始走入雙溪巴板村,長期關懷一群居住在沿岸邊,以捕魚為生的海人原住民,給予生活和教育援助。處於偏遠的雙溪巴板村,由於沒有垃圾車來回收垃圾,加上村民環保意識薄弱,通常把垃圾扔棄在浮腳屋的周圍,造成環境相當髒亂,居家生活衛生令人堪慮。

志工每個月來家訪,看到河灘髒亂的情景,訪視員楊玉玲(慈侖)惋惜美好的河岸環境被村民忽視,她想起證嚴上人的教誨,期許結合團隊有志一同的力量,教育居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來愛大地、救地球。

◎體驗遊戲 被垃圾侵襲的滋味

2022年7月10日為哈芝節公假,哥打丁宜與烏魯地南約六十位志工及教育組學員,攜手同行前來雙溪巴板村落,帶動二十多位村民一起進行環境大掃除。志工徐佛賜(濟璿)也請四灣的資源回收商,載送一個大鐵桶來裝回收物。

當天中午十二點退潮時分,天不作美,濛濛細雨,仍然澆不熄眾人清掃環境的熱誠。首先,志工帶動居民孩子和慈幼學員玩「海洋垃圾」遊戲,從中讓他們體驗海洋動物遭受垃圾侵襲的滋味。志工們手拉住一片吊滿垃圾的漁網,讓小朋友在飄蕩的網下不停地遊走,不到五分鐘,孩子們紛紛大呼「受不了」了。

村民孩子朱雪莉與夥伴們玩得不亦樂乎,最終被漁網纏住,覺得呼吸困難,真正體會被海上垃圾襲擊的難受滋味,也同理海洋動物的生存危機,她表示:「今後我不要再丟垃圾進入河裡,要學會保護環境。」

而活潑黝黑的朱傑聖,從遊戲中體會到生活在布滿垃圾的海裡,非常不舒服。同時,他為自己時常把垃圾拋進河裡而感到慚愧,並警惕自己下次不可以亂丟垃圾,要把有用的資源做分類,照顧好環境的衛生。

◎不怕髒臭 動手盡心做就對了

爾後,志工向大家講解可回收資源和垃圾的種類,並將眾人分成四組,且提醒大家環境大掃除需注意事項。每一組員拿著清掃工具及垃圾袋,與照顧戶一同進行大掃除。

遍布在河灘沿岸上的垃圾種類繁多,有漁網、破爛衣服、塑膠類、鐵料、玻璃瓶、椰果枯木等,由於一些陳年垃圾被層層沙泥覆蓋,需靠數人的力量才能夠拉起。大家不畏骯髒的污泥盡心地清理,一袋袋垃圾接力拉上岸,再搬上回收的大鐵桶裡。

志工黃傑霞偕同先生和三名孩子,全家出動來參與環境清掃的活動。第一次來到雙溪巴板村的黃傑霞,看到很多的瓶罐、衣服、尿布等垃圾滿地皆是,無法想像這裡的居民是如何生活?

反觀自己生活在乾淨的環境中,覺得很幸福,要知足感恩。面對那麼多髒亂的垃圾,她不怕污泥,即刻動手撿拾。她說:「既然來到這裡,就盡心去做就對了。」即使弄髒衣服,手套沾滿污泥,她還是感到很法喜,因為能夠幫他們清掉垃圾,讓他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清潔。

先生林文孝原本沒打算報名清掃活動,在黃傑霞的邀約下,充當司機載著家人來凈灘,一起參與這有意義的活動。只見林文孝不畏髒臭戴著手套撿垃圾,汗流浹背賣力地清理。他明白一些垃圾會隨著潮水飄來岸邊,但居民缺乏衛生意識,造成環境「髒」上加「髒」,他覺得應該多來倡導環保,帶動整個村莊居民一起來大清掃,才能事半功倍。

◎環境清掃 保護地球回饋社會

環保是全民的運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次的環境清掃活動,烏魯地南志工吳福隆(惟肇)也號召了四十三位社區志工,以及慈濟慈少與慈幼學員,一同來耕福田。除了讓孩子見苦知福外,也了解環境污染的危機。這群居住在乾淨城市裡的小朋友,被布滿河灘的垃圾嚇著,心裡感到難受,不解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垃圾?志工隨機從中教育,灌輸環保意識,啟發孩子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慈少吳敏華(化名)跟隨父母一同來參與大掃除活動,多年來她在慈濟良善環境的薰陶下,清楚做環保的意義,垃圾對生活環境的危害。

她雙手握著鐵鉤,用力勾起河灘的破爛衣服和雜物,雖然沉積已久的垃圾難以清理,但她不放棄,與同伴一同合力清除。她表示:「這麼多垃圾危害健康,萬一他們生病或有什麼疾病,這裡又離城市很遠,要去醫院實在不方便。」縱然她身體疲累,但看到環境被掃得很乾淨,感到很開心,心也舒服了。

年輕的王傑生也偕同父母,第一次來參加環境清掃,他發現垃圾中,有許多是可以回收的資源,覺得用了即丟有些惋惜,不止造成衛生問題,民生也會受影響。

他在清理漁網垃圾的過程中,感到頗具挑戰。因為漁網被泥沙覆蓋,看不出有多大件,所以盡力去尋找源頭,盡量把漁網抽拉出來。儘管他全身都沾了污泥,還是很用心投入。王傑生說:「要來參與凈灘,就要有心理準備,不怕骯髒,因為環境清掃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活動。」

「很高興,因為環境已經變得乾淨,不再像以前一樣髒亂了。」三十一歲的照顧戶朱正雄(化名)看到自己的居家環境煥然一新,顯得好歡喜,他非常感謝志工來帶動清掃,改善居家環境。村民也紛紛表示,今後一定要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經過眾人將近三個小時的努力大掃除,垃圾裝滿了大鐵桶,環境也變得更清潔乾淨了。儘管人人都汗流浹背,衣褲與鞋子都沾上污跡,臉上卻堆滿笑容。最後,志工贈送每一戶村民一個回收資源的架子,但願村民能落實環保在生活中,提升居家環境的衛生。

圖左 :志工帶動小朋友們玩「海洋垃圾」遊戲,從中讓他們體驗海洋動物遭受垃圾侵襲的滋味。[攝影者:張小慧]
圖右 :志工黃杰霞看見垃圾遍布在河灘上,立即動手盡心去撿拾。[攝影者:徐佛賜]

圖左 :慈少吳思緣(右)與同伴一同合力清除垃圾。[攝影者:張小慧]
圖右 :2022年7月10日,六十位慈濟志工帶動二十多位雙溪巴板的村民一起進行環境大掃除。[攝影者:徐佛賜]

圖左 :慈濟照顧戶朱正雄(化名.左)也和志工一起清掃環境,讓家園變得更清潔。[攝影者:徐佛賜]
圖右 :慈濟志工向小朋友講解可回收的資源的種類。[攝影者:許絪傑]

圖左 :朱傑聖(持麥克風者)從遊戲中,體會到生活在布滿垃圾的海裡非常不舒服,今後他不再丟垃圾進河裡。[攝影者:徐佛賜]
圖右 :大掃除後,志工贈送每一戶村民一個回收資源的架子和袋子,但願村民能落實環保在生活中。[攝影者:張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