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大愛幼兒園師生祈福 日日平安吉祥

大愛幼兒園師生祈福 日日平安吉祥

E-mail 列印
「好香!」、「我家也有。」、「拜拜的味道。」……一踏入便聞到一股檀香的清香,有人好奇詢問,其他小朋友聽聞則大口用力地吸著。現場你一言,我一句,2022年8月8日至11日,馬六甲大愛幼兒園的老師,帶領小 朋友依序前來靜思堂祈福。

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為期一個月,馬六甲慈濟靜思堂開放給民眾前來祈福,連日傳來一聲聲的鐘鼓聲,點點的燈火在琉璃佛前閃爍,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檀香的清香。透過鐘鼓齊鳴,茹素齋戒祈福,點平安燈,共聚善念,為家人、為天下苦難眾生祈福、造福。

◎傳正信 普度造福瞭真意

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小手拿著木槌,敲鐘發出「噹噹」鐘聲,小手擊鼓,發出「咚咚」聲響,透過鐘鼓齊鳴,為父母親祈福,為天下祈平安。

蔡桂香老師透過一幅幅看板,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孩子們解釋「普度」,以愛心普及一切苦難眾生。

透過兵災焦燃、大小三災、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六道輪迴,講解人間種種苦相,如仇恨爭鬥,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導致家破人亡;風災水災競出現,人禍天災互循環;貪瞋癡慢疑五毒心,使人造作惡業;浪費不珍惜食物,欲念和口欲將引發饑饉瘟疫等等,配合看板上的圖片,讓孩子們看見人間苦難,感受煉獄宛如在人間。

證嚴上人言及「惡業,必定要多造福才能消除。」蔡桂香老師以此警惕小朋友珍惜食物不挑食,愛護動物不殺生多茹素,不浪費水、電等地球資源,提醒家人七月祭拜不燒金紙,降低對地球的破壞,彼此相親相愛,不爭吵搶東西,以愛與善讓世界更美好,則人人平安,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如同前幾個星期,大家義賣食物與捐出愛心撲滿錢,幫助烏克蘭難民,人人發一念善心,共同做好事,天下就能平安。這就是師公上人(小朋友對證嚴上人的尊稱)說的『普度』,以愛去幫助苦難的人。」蔡桂香老師分享。

李彩燕(慮潤)園長也附和地說:「等下我們點一盞燈,也是點亮我們的心燈,用愛心把內心的怕怕趕走,就不會再害怕了。誰晚上會害怕?來上學都說怕怕不要的?我們一起點燈祝福自己勇敢,祝福爸爸媽媽身體健康,祝福天下平安。」

◎聚善念 點燈祈福齊獻愛

許多小朋友們初次點燈,小心翼翼護著手中的燭火,慢慢地走到佛前,口中喃喃自語「祝福爸爸媽媽平安健康。」、「祝福大家平安。」、「祝福人人平安。」、「祝福烏克蘭沒有戰爭。」、「我不要讓父母親生氣,我要乖乖。」……

五歲的劉道名表示,自己新年才與家人來靜思堂點燈祈福,當時許下心願「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今日再次與同學前來點燈祈福,此時他許下不同的心願「願人人平安,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烏克蘭沒有戰爭。」他希望戰爭趕快停止,難民能盡快回到自己的家園。

之後,隨著蔡桂香老師邊走邊了解看板的意涵,當聽聞老師講述做活功德,齋戒和不殺生的行為,就是普度的意涵。

劉道名回應表示,自己天天都有投竹筒(愛心撲滿)做好事,平時也喜愛吃蔬菜,且曾被紅螞蟻咬,當下身體很痛如火在燒般,但是自己沒有生氣地將螞蟻打死,而是拍掉它而已。「老師,這些我都有做到!但是我爸爸公司有燒金紙,沒有做到。」

老師稱讚他的行為,並請他回家將今日所聞與家長分享,減少焚燒金紙,省下買金紙錢可以做善事,又可以愛護地球環境。

「我從媽媽肚子裡就開始吃素了,我沒有吃過肉。我的茹素卡上已經貼上十棵樹了。我有愛護地球!」另一邊六歲的張予柔開心分享。

吃十五餐素可減少十二公斤碳排放量,相當於種一棵樹,老師們從六月底開始向孩子宣導「茹素齋戒護生」觀念。趁著七月祈福,孩子們將「齋戒茹素卡」拿回來貼在祈福區,將茹素功德迴向給眾生。

另一邊,五歲的邱毓惟看著看板上,非洲孩子瘦弱的身軀,了解因為生活貧困而沒有衣服穿,沒有食物吃,她不捨地說:「我有投錢在竹筒做好事,之前我們也有義賣食物來幫助烏克蘭的人。我沒有挑食,也沒有浪費食物,希望有人幫助非洲小朋友,有飯吃。」

◎闡孝道 消災祈福報親恩

緊接著,孩子們拿出自己畫的祈福卡貼在祈福板上。四歲的林道熙將祝福與思念畫在卡上,有媽媽,以及許多自己喜愛的球陪伴媽媽。兩年前母親往生,當時才兩歲的林道熙至今仍惦記著母親,偶爾詢問奶奶「媽媽去哪裡?」小小心靈記住大人的話「媽媽去了很遠的地方。」藉由今日祈福,他將思念化為祝福:「祝福媽媽開開心心。」

而四歲的張昀凱在祈福卡上畫上綠色與紅色,這個暗號只有媽媽杜敏慧知曉。「從小昀凱畫畫,以顏色代表人物,綠色是爸爸,紅色是媽媽。孩子講話方面比較緩慢,不太會表達,但我知道孩子是想著為父母親祈福。」張昀凱放學後帶著媽媽來到祈福區,指著自己的祈福卡表達心意。

杜敏慧獲知幼兒園安排孩子來祈福,主要是傳達佛教對於七月是吉祥月、歡喜月、孝親月的意涵,她也寫下對父母親的祈福。她眼眶泛紅地說:「父親罹癌正在化療,子女無法做什麼,把握今天機會,將擔憂化作對父親的祝福,同時在佛前點燈,祈求父親平安,早日康復。」

離開前,貼心的張昀凱帶著母親,來到觀世音菩薩面前說著:「觀音媽拜拜。」並指著鐘鼓,請母親鐘鼓齊鳴祈願,杜敏慧感受到孩子的心意,她佇立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許下祝福,敲鐘打鼓為父母親祈福。

同樣帶著母親萳蒂(Neti Purwaningsih)來到佛堂祈福的四歲陳信秀,指著自己的祈福卡向母親展示。印尼裔萳蒂嫁至馬來西亞十多年,夫家在市場做蔬菜批發生意,往年農曆七月公婆一定會大肆祭拜,祈求生意興隆,平安順遂。先生和兄弟承襲生意,也承襲此傳統。其大姑陳玉芳(慮詳)、亦是慈濟志工,曾向兄弟提起佛教七月吉祥月,不要殺生造殺業,以造福來植福。

萳蒂表示,受大姑啟發,家人每個月捐善款給慈濟幫助貧困者,在家拜拜也是以水果簡單形式表心意。然而普度習俗流傳已久改變不易,陳玉芳坦言,母親生病,兄弟今年決定七月不再殺生普度,祈願以不殺生護生之功德迴向給生病的母親。今年的改變,陳玉芳希望,往後家人們都可以用水果普度祭拜。

◎招吉祥 日日禮佛送祝福

當老師帶領六歲的林彥余一班來祈福時,詢問孩子「為什麼要點燈?」林彥妤馬上回答:「因為是吉祥月,要祝福人人平安!要祝福師公上人平安!」

原來,剛開始在靜思堂設置祈福區時,林彥余放學馬上邀約母親石芮瑄一起進來祈福,母女倆早已點燈,也在祈福區寫下祝福。當時林彥余在佛前祈願「我平常有多吃菜菜,爸爸也是,但是弟弟和媽媽沒有聽話。我們四個人初一和十五都是吃素,有聽師公上人的話保護地球。祝福師公上人,身體健康,平安!」

一旁的母親石芮瑄笑笑地說:「孩子確實不挑食,什麼都吃,特別喜歡吃蔬菜。」相對於孩子的祈福,她點燈許願「希望家人平安健康!」

連日來,林彥余天天放學後,請母親讓她進來靜思堂走走看看。「我很喜歡來這裡,這裡有師公上人、有佛、有拜拜、有祈福,你看還有師公上人住在裡面的房子。」林彥余如數家珍一一道來。從祈福區、點燈區、看板區、上人法像、琉璃佛等,林彥余細細觀察與觀賞,並日日來此為上人祈福。

石芮瑄表示,家裡供奉觀世音菩薩,從小林彥余跟著父親禮佛,知道要尊敬佛,要虔誠禮佛。當幼兒園教導農曆七月是吉祥月,不殺生大肆祭拜,正如她家每個月初一、十五以鮮花素果祭拜,農曆七月照舊,沒有特別的儀式。或許因為寧靜祥和的祈福,林彥余很喜歡來靜思堂,很喜歡來祈福,每天放學一定要來禮佛祈福才回家。

老師們帶領大愛幼兒園小朋友前來靜思堂祈福,結合前幾個星期教導孩子關於七月吉祥月的典故,以及帶動孩子們義賣食物,捐獻愛心撲滿,援助烏克蘭難民等,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齋戒、祈福、造福的「普度」真實義。透過普遍愛護生靈,救助苦難眾生,祈願人人共善業,造福人間。

圖左 :蔡桂香老師透過一幅幅的看板,讓孩子們看見人間苦難,分享 「普度」是以愛心普及一切苦難眾生,鼓勵人人行善造福。[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今年六歲的張宇柔是胎裡素寶寶,她將自己的「齋戒茹素卡」貼在祈福區,祝福眾生平安。[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四歲的林道熙,將祝福與思念畫在祈福卡上,卡片上畫上媽媽,以及許多自己喜愛的球陪伴媽媽。[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放學後,張昀凱主動帶著母親來到觀世音菩薩面前,敲和平鐘鼓祈平安。[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自從靜思堂設立「七月吉祥祈福區」,林彥余天天放學前,來禮佛為證嚴上人祈福,探望上人居住的精舍模型。[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馬六甲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把握「七月吉祥祈福」活動,人人敲和平鐘,為天下祈福,祝福眾人平安,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馬六甲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將自己畫的祈福卡貼在祈福板上,祝福家人、天下平安。[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小朋友們投下愛心錢,以行動共善造福,幫助苦難眾生。[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