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邊走邊撿賞美景 戶外教學獲益多

邊走邊撿賞美景 戶外教學獲益多

E-mail 列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慈濟芙蓉聯絡處已經兩年無法進行慈少班及親子班的實體課。目前疫情趨緩,教育團隊課務組策劃了一堂主題為環保教育的戶外活動。經過兩次實地勘察場地,課務組也用心地準備了室內的下雨備案,希望活 動順利圓滿進行。

◎戶外教學 驚喜連連

2022年9月11日早上七點三十分,工作人員已經到達芙蓉新城 (Seremban 2) 1388 Rasah Kemayan 休閒公園,迎接慈少及親子班家長及學員的到來。

早上八點整,大家到齊了,有一些家庭全家出動,大人小孩一起來參與。教育團隊課務組組長李興倫(誠凡)先作了叮嚀和提醒,接著,親子班組長黃淑娟(慈務)帶領大家一起隨著音樂做熱身運動,現場一片朝氣勃勃。

接著,隊輔老師們依照組別,分配好工具及配備如手套、夾子、分類袋等,便開始 「撿跑」(Plogging)活動。大夥兒以晨運的心情,沿途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把所見到的垃圾或資源撿起來。

「哇,猴子!」、「一隻,兩隻,一群,大的、小的……走在馬路上、走在電線上、在樹上,還有猴媽媽抱著猴寶寶……」 「牠們怎麼都走出來呢?不是住在森林裡嗎?」

慈濟志工給予機會教育,人類過度發展開發,破壞動物的家;其實動物是因為受到驚嚇或害怕被人類傷害,才會攻擊我們。

邊走邊撿對大家來說很新鮮,一路上猶如尋寶般,收穫林林種種物品,包括飲料罐、塑料袋、打包餐盒、保麗龍,甚至瓷杯、馬桶,更撿到不少口罩。

◎隨境施教 收穫滿滿

往小山坡上走著、走著,就來到一片橡膠園,一行行的膠樹,膠汁還在滴著,小時候曾經幫忙媽媽拔膠杯的黃淑娟,給大家上了一堂寶貴的課,告訴大家如何割膠而不傷樹身,又能獲得更多膠汁?什麼時間最適合割膠……居住在城市的孩子對這些事物感覺頗新奇。

路旁的小花小草也一樣吸引孩子們的目光。「這是含羞草,當它被觸碰時,葉片就會閉合。」父母或隊輔在旁向孩子們講解。

「撿跑」完畢,大家集合在一個亭子,此處也是平時每個月第三週慈濟環保日的資源回收點,志工在此教導大家如何將資源分類,同時學習什麼東西可以回收,什麼是不可回收。

在雙向交流環節,志工羅瑞輝(惟瑞)與大家分享如何把「5R」:拒絕使用(Refuse)、減少使用(Reduce)、重複使用(Reuse)、修理再用(Repair)及最後循環再用(Recycle)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慈少班、親子班學員及家長也參與體驗遊戲,加深概念。

上午九點半,「撿跑」清淨環境活動已近尾聲,大家以一首〈地球是我們的家〉團康結束當天的活動,這時,天也開始下起毛毛細雨了。

當天共有親子班學員七人、慈少班七人、家長九人、隊輔老師五人及志工十一人參與。唯可惜的是當天碰巧舉辦全國華人文化節系列活動,導致多位參與的學員和家長無法出席。

教育組和氣幹事陳玉梅(慈諒)感恩隊輔導老師,及志工們用心策劃、配合和合作。她說:「從活動中,大家學習的不僅環保教育,也學習公民意識。同時,透過活動促進親子互動,父母與孩子可以輕鬆地邊撿垃圾,邊欣賞大自然生態。」現場親子們溫馨互動、孩子們熱衷學習,洋溢歡聲笑語,讓籌備團隊倍感欣慰。

圖左 :顏賓杏老師(右一)全家總動員一起來「撿跑」,好事大家做,留一個乾淨環境給下一代![攝影者:尤蓮華]
圖右 :親子班組長黃淑娟(右一)給大家上了一堂有關割膠知識的課。[攝影者:陳玉梅]

圖左 :親子們一起投入資源分類,孩子看到尚可使用的白紙被丟棄可惜,表示可以收集起來畫畫及寫字。[攝影者:尤蓮華]
圖右 :家長及孩子們積極撿拾資源和垃圾,讓環境更加整潔美好。[攝影者:陳玉梅]

圖左 :大家排排坐,聆聽志工羅瑞輝(前左一)分享如何把「5R」落實在生活中。[攝影者:陳玉梅]
圖右 :親子班學員參與體驗遊戲,正確地依次序排列「5R」。[攝影者:陳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