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文化節受邀宣導環保 傳達正向作法

文化節受邀宣導環保 傳達正向作法

E-mail 列印
2022年「第三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由森美蘭中華大會堂(簡稱森華堂)輪值主辦,9月11日上午七點半舉行「薪火相傳耀花城」,獲得一百零五個團體報名參與「火炬行」,約有兩千六百人同步於芙蓉市區參與大遊行 。

慈濟芙蓉聯絡處受邀於現場宣導環保,十位志工分布在Matrix辦公樓、Lobak Mega 3 Housing building對面的大操場及森華堂,手持「垃圾不落地」牌子、環保袋和垃圾袋鐵夾子、袋子等,向民眾作宣導。參與遊行的會眾也將手上的空礦泉水瓶或垃圾,丟入志工們準備的袋子內,力行垃圾不落地。

「薪火相傳耀花城」籌委會主席陳繼善感恩慈濟來宣導,讓遊行所經之處保持清潔。

◎文化傳承 傳達正向影響力

全國華人文化節重頭戲之一是9月15日至18日一連四天的「文化村」活動。副總策劃兼文化村的村長梁丹亮告知,歷屆文化節都會邀請慈濟共襄盛舉,她說:「慈濟一向在推廣和活動中,展現人文的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邀請慈濟參與文化的傳承,希望能帶出正面的想法和影響力,傳達給年輕的下一代。」

共有八十個攤位的文化村設立在森華堂內,底樓停車場是文化村市集義賣區;一樓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二樓禮堂每天都有不同的節目,如「傳燈·薈萃」觀摩會、中小學生詩歌朗誦決賽、二十四節令鼓表演等。

禮堂兩側則有八個華團的參展;二樓還設有森美蘭及芙蓉的文史館,展示很多富有歷史價值的舊文物和有紀念性的照片,每一件文物和照片都備有文字解說。其他分布在董聯會會所的還有書畫展、攝影與紅包袋展、親子茶藝工作坊和童玩體驗區。

◎因緣殊勝 慈濟走入文化村

慈濟芙蓉聯絡處受邀於全國華人文化節中參展及宣導。團隊共識,於導覽區向會眾介紹慈濟的緣起、「竹筒歲月」、慈善志業和教育志業的運作;文化村市集中,15日及17日為環保宣導和義賣,16日及18日則進行人文推廣宣導。

從早上十點至晚上九點,志工們分組排班,每日三班,分別在導覽區和文化市集區值班。導覽區組長顏牡丹(慈玬)特在群組中,指導組員進行看板解說,希望帶出更完整的慈濟資訊。文化村於9月15日下午五點由交通部部長拿督魏家祥主持開幕儀式,部長也參訪慈濟展區,為志工們打氣。

導覽區志工很用心地對每一位訪客詳盡介紹慈濟;環保區志工則利用模型介紹芙蓉環保教育站的建設進展和將來的運作。現場也義賣由志工親手縫紉的布環保袋、以回收物編織的環保包包及吊墜等。

除了展示環保物,環保區也義賣各種素食如炒米粉、素粽、素包、素燒包、椰漿飯、乾隆包等等。志工李佩霞(明穩)獨自在家做了百多個素包,她分享,「前一天就要先準備包的餡料,當天一早製作,我要把握因緣向會眾勸素和推素。很多來購買的會眾都不是素食者,有些值班的工作人員嘗試素食後,稱讚好吃,還帶了朋友回來請購。」

人文推廣志工向會眾介紹淨斯健康法品,疫情尚未消失,民眾紛紛請購「淨斯本草飲」,提升防護力。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書籍獲得老師和家長的青睞;「靜思語輪盤」更吸引了不少的小朋友來轉動。

今年的文化節恰巧落在馬來西亞日的長假中,因此天天人山人海。黃秋玉衷心感恩志工們這四天的付出,大家都法喜滿滿。

圖左 :參與遊行的會眾,將空礦泉水瓶投入志工蕭玉滿準備的環保袋內。[攝影者:蕭耀祖]
圖右 :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拿督魏家祥(右一)親臨展覽區,為慈濟志工打氣。[攝影者:蕭耀祖]

圖左 :志工賴盈郿在文化市集「環保義賣區」,灌輸年輕一代吃素食的好處。[攝影者:蕭耀祖]
圖右 :志工顏秀桃向會眾導覽,芙蓉慈濟慈善組協助水災災民清理居家及發放生活包,協助他們度過難關。[攝影者:黃秀珍]

圖左 :志工陳艾心(左一)向會眾講解「蔬食麵」的成分和煮法。[攝影者:尤蓮華]
圖右 :志工陳秀蘭(左一)和尤蓮華(右一)向會眾介紹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攝影者:李訂鋒]

圖左 :志工何秀麗向會眾講述慈濟的「竹筒歲月」,鼓勵會眾領取竹筒撲滿回家,累積小錢行大善。[攝影者:藍玉庭]
圖右 :文化村村長梁丹亮小姐(中)邀請慈濟團體參與文化節活動,希望能帶出正面的想法和影響力,傳達給年輕的下一代。【照片:梁丹亮提供】[攝影者:蕭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