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正信保平安 用愛招吉祥

E-mail 列印
佛典中佛陀的弟子目犍連,於農曆七月十五結夏圓滿日供養眾僧,藉僧眾祝福的力量,解救了母親及同在地獄的受苦眾生,而後演化成「盂蘭盆會」。以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給父母親,因而從佛教的觀點,農曆七月乃是吉祥月、 歡喜月,也是孝親月。

◎七月吉祥 整月祈福

2022年7月29日是農曆七月初一,慈濟馬六甲分會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七月吉祥月祈福」活動,靜思堂開放給民眾前來點燈祈福。

慈濟志工於現場導覽,透過兵災焦燃、大小三災、阿修羅道及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之三惡道看板,讓大眾明白「貪瞋癡慢疑」五毒心,使人被無明蒙蔽而造惡業。尤其當今全球氣候變遷,災難頻起,還有新冠肺炎疫情,又有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天災人禍不斷,危及大眾的健康與平安。

證嚴上人開示,「要讓天地人間平安,需要人人虔誠,要降低貪念口欲,人人要齋戒護生,用愛消弭疫情。淨化人心、祥和社會,是慈濟一貫的方向與目標。」志工藉由七月吉祥月的帶動,喚起人人慈悲的心,共聚善念為天下苦難眾生祈福、造福。

◎孝親感恩 以善植福

8月4日龍澤耀一家四口,遠從吉打州前來馬六甲遊玩,一抵達馬六甲先前往靜思堂參觀,從入口處一家便開心地一直拍照留念,直到踏入靜思堂看見志工熱誠地迎接,更是歡喜與志工話家常。

原來太太洪寶音(明音)是吉打慈濟志工,來到靜思堂感覺格外親切。洪寶音分享,聽聞馬六甲靜思堂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活動,趁著一家旅遊前來祈福與參觀。

因疫情關係,位於吉打雙溪大年的慈濟聯絡處,七月初一舉辦線上拜誦《地藏經》,農曆十五才舉辦實體活動,因此她把握機會先來馬六甲祈福,也順手將這邊的資料拍照記錄下來,帶回去與社區志工分享。

從入口處的鐘鼓,一家人敲鐘祈平安,走入佛堂一整排琉璃佛映入眼簾,莊嚴又溫馨的布置,人人於佛前點上一盞燈許下心願;在茹素齋戒區和祈福卡區,他們也寫下心中的祈願與祝福,願善念匯聚上達諸佛天聽。

「我祈願,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在新加坡醫院服務的兒子龍志璋,這趟是他疫情兩年多來第一次回家,深有所感地寫下祝福。妹妹龍曉雯同樣在新加坡醫療機構服務,對於七月是鬼月,同事、朋友有許多禁忌,但是她感恩母親長期以來傳達七月吉祥月的正信、正念觀,讓兄妹倆心很安定,如常工作。

此次一家人也是選在農曆七月出遠門,完全不受習俗禁忌所限,對於他們一家而言,七月是吉祥月、歡喜月、孝親感恩月,龍曉雯在祈福卡上寫下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兄妹並於齋戒茹素卡上發願寫下茹素,以善行植福田,報答父母恩。洪寶音則發願生生世世茹素,齋戒不殺生,功德回向給眾生,天下無災難。

◎智慧信仰 為善助人

每年鄭金全會帶著慈濟愛心竹筒(撲滿)來到靜思堂捐獻,因新冠疫情影響已好一陣子沒前來,正好女兒從臺灣回國,8月11日父女倆相偕來到慈濟園區。

從志工口中獲知目前有「七月吉祥月祈福」活動,鄭金全開心地表示,女兒多年前曾參與社教課程,便拿了竹筒撲滿回家,之後年年一家人會來靜思堂捐出存下的愛心善款。疫情打亂一切,女兒一直想要回來靜思堂走走看看,促成今日之行,「很開心剛好能來祈福,布置得很溫馨,給人祥和寧靜的氛圍,我很喜歡!」父女點燈祈福,鄭金全寫下祝福語「祝福人人平安,疫情早日過去」。他表示,唯有人人平安,世界才會平安祥和。

鄭金全表示,自己隨著太太接觸到佛教,了解農曆七月是吉祥月,也了解祭拜焚燒金紙,對於環境的污染,因此他已不再拿真錢去買假錢來焚燒,七月更不再大肆祭拜。「祭拜主要是虔誠的一念心,以豐盛的供品祭拜求平安,但是最後這些供品到哪裡去?有些還丟掉,真的很浪費!祭拜帶來很多的浪費與汙染環境,這些行為絕不是神明要大眾做的。」

另一位由志工黃金英(慮朴)陪伴前來的印裔友族嘉泱蒂(Jayanthi R. Alaganthiran),不久前兩人因運動而結識,嘉泱蒂於7月開始,每個月捐善款給慈濟助人。把握因緣,黃金英邀約嘉泱蒂前來慈濟靜思堂參觀與祈福。

初次踏入靜思堂,與志工互動,讓她更了解佛教七月吉祥月意涵,並寫下茹素三十天的祈願。嘉泱蒂說:「印度教而言,七月是好月,我們會常去廟祈福,而且也會茹素齋戒為家人祈福,跟佛教的教導很像。我目前還無法完全日日茹素,剛好趁這個機會,發願茹素三十天,希望透過齋戒卡的祈福,自己能順利達成。」

今日參訪之行,讓嘉泱蒂更加了解慈濟,她表示佛教與她的信仰教義很像,感恩黃金英讓她有機會行善助人,只要有餘力,即使是一點點都可以付出幫助他人。

◎傳遞正信 懺悔殺生

大愛媽媽團隊一行二十多人,8月15日相約一同前來靜思堂祈福。受疫情影響,團隊成員無法走入校園帶動靜思語教學,也因舉辦線上大愛媽媽課程,眾人許久未曾踏入靜思堂。志工高真卿(懿琪)表示,七月吉祥月的看板資料豐富,傳達普度的正信正念意義,幹部團隊覺得很值得推薦給大愛媽媽們,也藉此因緣邀約久未回來靜思堂的成員一起聚聚與祈福。

從敲鐘到看板解說,再到齋戒、點燈祈福,傅秀樺聽聞志工們詳細講解人間種種苦相,地獄其實就在人間,令她深感懺悔地說:「每年七月忙著準備三牲祭拜,結果卻是造更多殺業。令人省思,自己需要做出改變。」

此外,生活的壓力,加上先生個性急躁,經常口出惡言,夫妻間多了摩擦,日常也造了許多口業。今日(8/15)傅秀樺除了懺悔也替先生祈福,希望先生可以改變急躁的個性,自己從中也獲得滿滿的正能量。她分享:「這就是為什麼生活很忙,但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出席今日活動,即使今早匆忙趕來已遲到,慶幸自己把握機會出席。很久沒來慈濟,每次來慈濟都能獲得正能量,來祈福找到心靈的平靜。」

另一位雷脇鈁,今天早上忙著家事,母親見狀跟她說:「那麼忙不要去,不重要!」但是她抱持著許久未曾踏入靜思堂,以及從未參與「七月吉祥月祈福」活動,再忙也一定要出席的心念。

她表示,從小到大,家裡長輩於農曆七月,必定以豐盛供品祭拜求平安,且父母傳達指令七月是鬼月,必須遵守許多禁忌。她感恩長大後有機會接觸慈濟,才發現原來正信佛教七月是吉祥、感恩孝親月。因而將正信佛教觀與孩子分享,在家也以心香取代燒香和焚燒金紙。

雷脇鈁說:「佛沒有跟我們要什麼,佛教導我們不要做壞事,自然輕安自在不害怕。現在家裡我都合十拜拜,不點香不燒金紙。從我自己先改變,再將正信傳給下一代,老一輩要改變觀念比較難,只能慢慢地讓他們明白。」

◎時時感恩 日日吉祥

另一位謝凱莉參與祈福會後詢問:「可以帶家人來祈福嗎?」

志工姚曉玲(慈昱)回應,「七月整個月開放給民眾大德來祈福,同時也舉辦三梯次拜誦《地藏經》,以拜經功德回向家人、眾生,為天下平安祈福。8月24至26日晚上八點,第三梯次拜誦,歡迎大家一起來。」《地藏經》是一部孝經,眾人在持誦中,消除業障度化累劫冤親債主,感念父母的恩情。《地藏經》也是一部因果經,地獄可怕的示現,讓人了悟「如是因,如是果」的因緣果報。

姚曉玲的一席話引起眾人的興趣,紛紛欲進一步了解,其中謝凱莉結緣了一本《地藏經》回家,計畫帶母親前來祈福與拜誦《地藏經》。謝凱莉表示,小時候隨奶奶曾接觸此部經,也知道六道輪迴,但是隨著生活忙碌而遺忘,今日再聽聞喚醒她的記憶,也讓她有所醒覺,「原來普度的真實意義是用行善替代殺生祭拜,感恩一切眾生。」

她有所領悟地表示,今日最大收穫與醒覺就是「感恩」,凡事抱持感恩心,即使農曆七月也不會害怕。初次聽聞七月是吉祥月、感恩孝親月,她希望更多人能認識七月吉祥月的意義。

慈濟志工深入社區,持續向大眾推動正知、正見、正信,只要長存好心,則日日是好日,時時皆吉祥。期盼人人齋戒茹素護生,將孝親與拔苦的慈悲心念,化成具體善行,將愛心普及一切眾生,為天下苦難眾生祈福、造福,落實「真正的普度」觀念。

圖左 :大愛媽媽團隊一行二十多人前來祈福,志工高真卿(右一)講解看板,傳達普度與「七月吉祥月」的正信正念意義。[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吉打慈濟志工洪寶音(右一)獲悉馬六甲靜思堂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活動,一家人抵達馬六甲馬上前來祈福。[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七月是吉祥月、歡喜月、孝親感恩月,龍曉雯在祈福卡上寫下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並於齋戒茹素卡上發願茹素,以善行植福田,報答父母恩。[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鄭金全(左一)了解農曆「七月是吉祥月」,以及焚燒金紙對於環境汙染與大肆祭拜的浪費。他喜歡慈濟莊嚴溫馨的祈福形式。[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嘉泱蒂(左一)初次踏入靜思堂,與志工互動讓她了解佛教「七月吉祥月」意涵,並寫下茹素三十天的祈福。[攝影者:蔡育丹]
圖右 :志工姚曉玲(右一)向眾解說《地藏經》,傅秀樺(右二)與謝凱莉(右三)深有所觸,結緣《地藏經》回家,也欲參與下星期的《地藏經》拜誦。[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在新加坡醫院服務的龍志璋(右一),此趟是他疫情兩年多來第一次回到馬來西亞,深有所感地寫下祈福「我祈願,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志工陳秀秀(左一)送上結緣品給嘉泱蒂,並解釋上面「七月吉祥月」字句的意思。[攝影者:蔡育丹]
圖左 :大愛媽媽團隊一行二十多人,8月15日相約一同前來靜思堂祈福。姚曉玲從敲鐘到看板解說,再到齋戒、點燈祈福,沿途分享農曆「七月吉祥月」的由來與意涵。[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