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三合港浴佛祈福 愛的漣漪善效應

三合港浴佛祈福 愛的漣漪善效應

E-mail 列印
慈濟志工在三合港舉辦浴佛典禮,村民歡喜赴約,透過浴佛祈福,讓走過劫難的村民心靈得到慰藉。小錢行善在三合港揚起善的效應、愛的循環,村民響應投竹筒撲滿,把這分愛傳播出去。

走過三月份大水災的災難,對三合 港村民而言,那是一段擔驚受怕,難以磨滅的苦難記憶。慈濟志工從2023年3月1日就一直陪伴在側,撫慰、打掃、發放物資,直到5月1日祝福金發放;兩個多月的時間,志工與村民們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5月20日,慈濟麻坡支會在三合港三合華小舉辦「浴佛典禮」,共有三百五十一人參與,希望藉由浴佛祈福,讓走過劫難的村民心靈得到慰藉。當天會場設有「竹筒歲月區」、「素食宣導」、「環保宣導」及「靜思人文展區」,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慈濟。

◎邀約浴佛 誠意十足

「我知道大家心裡很苦,卻是有苦說不出。」

「藉由浴佛祈福,把祝福帶給三合港的村民,希望大家心靈上可以得到一些解脫。」

協調孫福聯(惟聯)亦是三合港受災戶,感同身受更能同理鄉親們心中的苦楚。當時慈濟人來幫忙他清掃家居,隨後他即刻換上慈濟制服,趕緊投入救災工作;因為他知道還有很多人受苦,要化悲傷為力量,幫助更多人。

當時,慈濟人幫忙他打掃家居尋獲金飾,他把金飾全部捐出,援助土耳其災民;現在,他收到慈濟祝福金,也把祝福金回捐出來。

為了讓更多人出席浴佛典禮,他親自上門邀約鄉親,拿著受災戶的名單,一戶戶撥打電話邀約;其他志工也在臉書呼籲大家出席。

當村民在銀行排隊領取慈濟祝福金,孫福聯就在銀行外守候了兩個早上;一方面關懷村民是否碰到困難,也趁機宣導及邀約大家出席浴佛,獲得踴躍的支持。

「大家領到現錢,心情一定很高興,是最佳宣導及邀約的時機。」

村民也很歡喜,不停地感恩證嚴上人的慈悲及對他們的關心,並高興地說:「慈濟有活動,我們一定要支持。」

◎志工載送 阿嬤歡喜

「我很高興看到你們,你們幫忙我很多。」

志工推著坐在輪椅上、滿臉笑容的黎美蘭阿嬤歡喜赴約。八十歲的獨居阿嬤,記憶中穿著慈濟制服的志工就是好人,在她最需要的時刻及時協助清理家園,讓她很歡喜。

當初志工上門幫忙,阿嬤有些顧慮,過後看到志工無私的打掃,也很尊重她,覺得寬心。經過志工解說,知道可以捐錢做善事,就捐出馬幣六十令吉(約合新臺幣元);志工也留下一個竹筒撲滿,鼓勵阿嬤日日行善、發好願。

當孫福聯上門邀約阿嬤出席浴佛活動,她有些猶豫,覺得腳不方便走動,常頭暈;孫福聯答應上門載送,阿嬤開心答應。

當天,阿嬤看到天氣陰暗,就一直向菩薩祈求:「不要下雨,今天慈濟有大型活動,一定要來看看。」

志工貼心載送、準備輪椅,阿嬤穿上漂亮的衣服,帶著竹筒撲滿前來,她把滿滿的錢倒入功德海。進入會場,阿嬤又招來志工,拿出馬幣五十令吉(約合新臺幣,表示還要多捐一點錢。「要保佑兒子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又可以做好事。」她臉上的笑容不曾間斷。

回程,阿嬤跟志工說:「今天來拜了佛,頭也不暈了。」

阿嬤表示身體健康最重要,做人要開心、不要太固執;孩子要工作,自己獨居也可以照顧自己,也可以活得很開心。

◎虔誠浴佛 祈求平安

「浴佛後覺得比較舒服、心很平靜;希望世界和平,不要有這麼多災難。」

會場的氛圍,讓吳木英覺得很舒服;浴佛後,整顆心都放下了。她表示,人生免不了有不如意的事,災難已經來了,唯有學習去面對;想法子要怎樣去避免及減少破壞環境。

她語重心長表示,人不要太貪,去破壞環境;如一張小紙張,順手撿起、回收,也能捍衛整個大環境。

「人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想幫助人的心,這個世界就完美。」「受到人家的幫助,我們也要去幫助其他人。」她感恩慈濟給予的協助及祝福金,有朝一日也要投入及回饋。

另一村民廖遠東表示,今天來對了,他的心裡很平靜,浴佛祈願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苦難總會過去的,我們一起挺過來了。」他感謝志工幫忙打掃,給予祝福金,這分恩情會牢記於心。

◎竹筒效應 愛的漣漪

「人家幫我,我也希望幫助其他人。」

張金蓮知道慈濟有辦活動,趕緊帶竹筒撲滿到現場。她感念受助於慈濟,抱著回饋之心,日日投錢入竹筒,希望把這分愛延續、傳遞給其他人。她表示,每天投錢入竹筒,雖然不多,但是積少成多,也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吳薏嬋用心聽環保志工解釋,認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從自己做起。」她在日常生活中把資源進行分類、收集後,送到慈濟環保點,也鼓勵身邊的親友出一分力,一起愛護環境。

「點點滴滴的回收,垃圾變黃金,可以拿來協助有需要的人,非常有意義。」積少成多,累積可以協助他人的一分力量。

《無量義經》所云「苦既拔已,復為說法」。慈濟人入人群行菩薩道,以身體力行感動人、感化人,再把握因緣對人說法。

短短近三個月,村民慢慢恢復如常的生活;心裡也學習慢慢放下,知道天災人禍無法預知,唯重建的路仍需要時間。而小錢也能行善,在三合港揚起善的效應、愛的循環,村民們開始響應投竹筒,把這分愛傳播出去。

圖左 :協調孫福聯(左一)希望藉由浴佛祈福,把祝福帶給三合港的村民。[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志工貼心載送,黎美蘭阿嬤歡喜出席浴佛。[攝影者:羅宗進]

圖左 :會場的氛圍讓吳木英(白衣者)覺得很舒服,浴佛後,整顆心都放下了。[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張金蓮日日投錢入竹筒,希望把這分愛延續、傳遞給其他人。[攝影者:羅宗進]

圖左 :黎美蘭阿嬤日日投竹筒、發好願,當天把竹筒撲滿帶來回饋。[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慈濟麻坡支會在三合港三合華小舉辦「浴佛典禮」。[攝影者:倪文正]

圖左 :志工向村民介紹靜思產品。[攝影者:倪文正]
圖右 :法會結束,志工以蘋果贈送村民,祝福人人平安。[攝影者:倪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