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掌握急救技巧 成為生命守護者

掌握急救技巧 成為生命守護者

E-mail 列印
有人突然倒地,您會急救嗎?有人嘴角突然歪了,說話不清楚,您要如何做?長輩跌倒了,又該如何處理?小孩異物噎到該怎麼辦?如何掌握急救方法,在危急時刻,「救」在身邊!

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異 物阻塞氣管、跌倒損傷、嚴重出血等,來勢兇猛,急救時間短,措手不及,是家中常見的健康殺手。如果錯過最佳急救時機,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如果懂得一些急救基本常識,當身邊有人發生意外時,就能不慌不忙、分秒必爭地搶救正確,從而減輕傷者的病況,挽回生命。2024年5月15日,慈濟馬六甲分會大愛媽媽團隊舉辦「急救課程」,邀請馬來西亞聖約翰救護機構(St.John Ambulans Malaysia)志工團隊與會眾分享急救知識與技巧。當天共有四十人報名出席,期盼人人學會急救方法,在危急時刻讓自己成為家人健康平安的守護者,甚至陌生人的貴人!

◎護生命 有技巧
 
加入馬來西亞聖約翰救護機構,成為志工十三年的辜微莉醫生向學員們表示,人的大腦只要缺氧四分鐘,腦幹細胞就會受損,重則變成植物人甚或腦死,缺氧時間越久,患者的存活率越低。四分鐘即為黃金搶救時間,錯過了再好的醫生也沒辦法,因此,須及時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以維持腦的功能。

辜微莉醫生詳細說明CPR結合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的口訣為「D.R.S.A.B.C.D」,也就是「Danger(檢查危險)」、「Response(檢查反應)」、「Shout(馬上呼救)」、「Airway(打開傷者呼吸道)」、「Breathing(檢查呼吸)」、「CPR(進行心肺復甦術)」和「Defibrillation(進行心臟除顫器)」。

「以三十次按壓,加上五次的人工呼吸為一循環,每次按壓後讓胸部完全回縮,再進行下一次的按壓,按壓五至六厘米的深度,如此反覆做五次循環,再確認患者是否恢復呼吸,持續做直到恢復心跳或是除顫器(AED)到達前CPR都不能中斷。」辜微莉醫生強調,反覆按壓覺得肌肉痠痛無力,但其實緊急時刻被需要時,人會變得強大,用盡全力按,一秒兩次按壓,每分鐘約按壓一百二十下,不受外界干擾專心按壓。

此外,辜微莉醫生與聖約翰救護機構志工,向眾示範噎咽急救法,第一,腹部推壓法。讓病患站立,從患者背後環抱,一手握拳,虎口向內置於肚臍上方,另一手則抱住拳頭並握緊,兩手快速向上向內方向連續擠壓五下,重覆數次直到異物排出並能呼吸為止。

第二,背部擊打法。用其中一手固定其頭頸部,另一手則使用手掌的掌跟,快速且用力地拍打位於兩肩胛骨之間的位置,連續五下。重複五次背部擊打和五次腹部推壓,直到救援人員到來,如患者無反應,準備開始心肺復甦術。

聖約翰救護機構志工詳細指導與示範後,讓學員們分組實際操作CPR與噎咽急救法。過程中,學員們不斷提問,「如何辨別按壓是否正確?」、「我曾看見一名嬰孩噎咽,傭人把孩子倒過來,一直拍打孩子背部,這方式對嗎?」、「我們呼出是二氧化碳,這樣人口呼吸有效嗎?」「疫情考量下,非親人不知道對方是否有新冠狀肺炎病毒,一定要做人工呼吸嗎?」「嬰兒和小孩的急救方式一樣嗎?」……在場醫生與志工不斷逐一釐清解惑。

再則,辜微莉醫生也分享中風、跌倒、嚴重出血等急救方式。言談中反覆重申面對危機處理的首要步驟為「D.R.E.A.B.C」之風險評估,確保現場環境安全(Danger)、檢查傷者清醒及反應程度(Response)、查看是否有嚴重出血(Excessive bleeding)、暢通呼吸道(Airway)、檢查呼吸(Breathing)、檢查脈搏和循環徵象(Circulation),以及如果失去意識沒了呼吸,應掌握CPR的「D.R.S.A.B.C.D」幾步驟。

◎伸雙手 學救命

學員鍾凌和鄭菁苗夫婦多年來想要學習急救知識,獲悉慈濟舉辦此課程,馬上報名參與。兩人表示,家庭是經營托兒所,招收一歲至六歲的孩子,兩人也都在幼兒園擔任老師,急救知識對他們而言格外重要。

鍾凌說:「幼兒園的孩子都活潑好動,難免會發生跌倒受傷,甚至骨折的意外。目前處理方式,嚴重的話第一時間是送醫,事前都有與父母親簽訂說明。但是如果懂得基本急救方法,可以在最快的時刻,給予孩子們最好的救治。自己小學也曾跌斷手,記憶中老師只是叫我扶住受傷的手,協助送醫。幸好無大礙,沒有留下後遺症。」

夫妻兩人全神貫注聽課紀錄筆記,有不太了解的地方主動發問。分組實際演練時,也抓緊時間積極練習,以期達到準確和熟練的效果。事後,鍾凌和鄭菁苗異口同聲表示,參與這次的課程讓他們收穫滿滿,受益匪淺。懂得急救知識,可以利己利人,在緊急狀況下,將所學付諸行動,就可能挽救一條生命。

另一位學員梁秋雲,是三位青少年的媽媽。 她的兩位女兒也都是聖約翰救護機構志工成員,曾參加救傷演練比賽。孩子們經常與她分享所學的急救知識,因而梁秋雲有些基本概念。

今日課程,讓她對急救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而且透過小組練習更快速和正確地掌握急救技巧。梁秋雲認為,今天每一項急救法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用得上,特別是心肺復甦術和噎到哽咽急救法。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可以讓我們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行動力。

◎愛生命 無遺憾

志工董秀慧(慮筑)年輕時照顧家人,如今,孩子長大她協助照顧五歲的孫子,心理壓力頗大,尤其孫子好動,一個人照顧總是擔心他跌倒受傷,發生意外。當獲悉有急救課程,馬上報名學習,增加知識。

直到親自操作演練,讓董秀慧重新找回多年前,曾經在慈濟義診中心學過的急救技巧。「時常看見報導關於心臟病休克、中風、吃東西噎到等,自己也會擔心,想很多,會慌張,不知所措。」所以更用心學習。

今日突然開竅,她收穫滿滿地表示,醫生詳細重複講解,不管遇到中風、異物阻塞氣管道、跌倒、嚴重出血等緊急情況,讓我更能掌握急救步驟。以前覺得遇到情況會很慌,不知道怎麼辦,其實照著步驟做,先穩住心,即使不會心肺復甦術按壓,沒關係!做自己會的,再對外求救。

此外課堂上辜微莉醫師分享透過 「FAST-臉部僵硬(Facial Weakness)、手部無力(Arm Weakness)、語言功能喪失(Speech problems)、確認中風,立即撥打急救電話(Time to call 999)或是有頭暈,無法平衡身體,視力下降等症狀」來辨識患者是否中風。

董秀慧勾起往日的回憶並道出心中遺憾: 「2012年家婆腦中風,中風後家婆才提起曾經發生過幾次走路傾斜,當時並無頭暈,只是短暫的幾秒,老人家不以為意。直到他們發現家婆表達不清楚,離有症狀已經是一個月後了,才趕緊送醫治療。今日醫師講解才知道這是中風的症狀之一,若及早發現送醫用藥物治療是可以避免的。」

她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學習,也鼓勵人人應該擁有急救基本知識,自助也可以助人。

辜微莉醫生重申,只要人人掌握 「D.R.E.A.B.C」與 「D.R.S.A.B.C.D」兩種概念,懂得處理危急情況,救人簡單又有效。而醫生致力推廣急救知識,目的是提升大眾常識,當遇緊急情況,能把握黃金處理時間,讓世界少一點離別和遺憾。

慈濟大愛媽媽團隊舉辦急救課程,同樣期待媽媽們照顧家人生活起居之時,當遇到緊急情況,不會束手無策,能及時守護家人的健康安全,甚至協助左右鄰居,讓危急時刻能夠「救」在身邊!

圖左 :辜微莉醫生(左一)示範哽咽急救法和步驟。[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課程中,學員們不斷提問,辜微莉醫生仔細為大家釋疑解惑。[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鍾凌和鄭菁苗夫婦全神貫注聽課紀錄筆記,有不太了解的地方主動發問,非常認真學習。[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董秀慧(右一)協助照顧五歲的孫子,總是擔憂安全問題。她反覆練習哽咽急救法和提問。[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