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接獲求援 即時發放緩解斷炊窘境

接獲求援 即時發放緩解斷炊窘境

E-mail 列印
打里卜(Telipok)是距離沙巴州首府亞庇(Kota Kinabalu)約二十五公里車程的一個小鎮,居民以本土人居多。距離小鎮不遠處,有一個外來居留者的安置區,以菲律賓人居多,所以這裡也會看到很多不 同族裔的蹤影。

◎生活克難 撥電求助

由於是非公民,大部分的外來者身上只持有臨時文件,無法享有政府所給予的公民福利,加上都是賺取微薄日薪的勞工階級或茶店的幫工,生活相當克難,小孩更是沒什麼上學的機會。

因新冠肺炎疫情告急,政府頒布行動管制令,許多工商業都被迫暫時停工。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外勞。微薄的工資,只能讓他們維持短暫的生計,2020年5月中旬,志工就接獲一通來自打里卜的救助電話。

志工按提報者,同時也是當地居民的沙安迪(化名)描述,來到小鎮的大路旁,隱隱約約在草叢後面可以看到一些房子,沿著小路,繞過草叢,就會進到一個沒有名字的屋村,約有三十多間板屋。經瞭解,原本在屋村前有一家家俱店,其員工和家眷就住在店的後面,當時老板有接駁電線和水管到員工們的家裡,讓大家使用,生活還算過得去。

後來,因為進行道路提升工程,家俱店也被當局指示拆除而結束營業,老板則移居到別處。這些員工無處可去,就繼續居留該地,水供和電供也隨著家俱店結束營業而被切斷。

自此,這些員工和家眷就得到外面找工作做,大部分都是建築工友。由於沒有電供,大家僅能點亮蠟燭照明,飲用水則要到鎮上的飲水機購買,有時缺錢,只能喝雨水解渴。

◎發放物資 如及時雨

自行管令實施以來,居民都沒有辦法出去工作,所囤積的糧食也所剩無幾。村民沙安迪在面子書看到有幾個慈善團體,都在派發食物給因行管令而失業的人士,故嘗試撥電話詢問。沙安迪表示,聯絡了好幾個團體,而慈濟是最先前來關心他們的慈善團體。

屋漏偏逢連夜雨,居民們亦收到地方當局的通告,要他們盡快搬離該處,因他們所居住的地段也將會被開發成公路,他們為此而感到煩惱,不知該何去何從。適逢行管令期間,當局仍未動工,他們也就繼續在該地居住。

經溝通,該屋村共有三十五戶申請者,志工通過電訪瞭解申請者的家庭狀況,迅速準備物資和現金,在開齋節前發放給居民,讓他們不用挨餓度過開齋節。發放當日,志工也向居民介紹慈濟,同時向他們簡略講述「竹筒歲月」的意義。聆聽後,村民們領了物資就自動投下錢幣進入竹筒,履行助人的善念。

這次的發放無疑是一場不小的「及時雨」,讓他們暫且度過缺糧的難關。領了物資及現金後,村民以簡訊答謝志工,志工回復簡訊並祝福他們,希望疫情盡快過去,讓他們恢復往常的生活。

◎疫情反復 志工到訪

2020年7月至9月間,沙巴州疫情有好轉現象,各行各業開始投入運作。然而好景不長,同年10月,沙巴州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發,確診人數一度居高不下,外勞的基本生活再次受到打擊。

在今年(2021年)1月期間,沙安迪再次發信息向志工求助,經瞭解,該屋村多戶家庭面臨斷糧的危機。志工盧莉玲說:「他們三餐只是吃白米或稀粥過日子,行管令會再延長,讓他們擔憂往後的日子」。經過電訪和討論,社區志工決定到該區發放大米、飲用水和一些乾糧予該區的二十九戶人家,希望能緩解居民面臨斷炊的窘境。

2021年1月28日下午,志工帶著物資來到村子,為了保護大家,這次都沒有讓村民聚集,由聯絡人沙安迪聯系,只有在志工叫到受惠者的名字時,受惠者才帶著文件出來領取物資。

◎疫情之下 傳遞善行

這次的發放,有的人是第一次領取慈濟的物資,有的人是第二次,讓志工感到訝異的是,這次受惠者手上都自發性地準備了零錢投入竹筒,可見他們已經把「 手心向下」的觀念置入腦海。

推著沈甸甸的物資回家,受惠者的心情卻是愉悅的,至少在未來的三個月不必擔心糧食的來源。其中一名受惠者傅秀琴(化名)表示,自己原本是一家咖啡店的洗碗工人,行管令實施後,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工作。在這期間,她只好向鄰家借米及採野菜果腹。現在獲得慈濟的支援,讓她鬆了一口氣,也表達了對慈濟的感恩。

另一名受惠者安妮蒂(化名)哽咽說道:「我已經三個月沒有工作了,之前也是在一家咖啡店幫工。自從失業後,只能跟親友借錢或售賣一些花生來賺取微薄的生活費,買到一點點的米,煮一些粥水和孩子一起果腹……」

過去的三個月來,安妮蒂林和孩子幾乎都沒有吃過溫飽的一餐。有時實在沒有食物可吃時,只能以淚洗臉。今天獲得慈濟的物資,而且還是來自一群不認識的人的幫助,心裡非常激動,希望這些物資能讓她和家人得以溫飽三餐。

負責聯絡志工的沙安迪表示,因為很多工地的老板,都不願意為勞工做新冠病毒的檢測,自己也沒有能力,故這段期間居民只能在家。然而沙安迪覺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嘗試再聯絡慈濟,經過不斷聯系和溝通,再次成就了這一次的因緣。

然而,沙安迪有些難過地表示,因當局再次發了搬遷令給當地居民,現在他們也在努力找著住處的地點,希望在當局拆屋之前,他們可以找到安身之處。

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疫情之下傳遞善的力量,再苦的人也感受到那一分人間溫情!

圖左 :疫情期間,此地二十餘戶的居民無法工作,生活頓時陷入困境。[攝影者:謝念祥]
圖右 :在得知村民面對困境時,志工盧莉玲趕緊安排發放。[攝影者:謝念祥]

圖左 :收到物資後,村民們互相幫助把物資帶回去。[攝影者:謝念祥]
圖右 :提報人同時也是受惠者的沙安迪(化名.右),把零錢投入錢筒。雖然她面對困境,然而還是樂意布施。[攝影者:謝念祥]
圖左 :村民以手推車,把沉甸甸的物資載回家。[攝影者:謝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