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蔬食義賣會 愛心送烏克蘭難民

蔬食義賣會 愛心送烏克蘭難民

E-mail 列印
摘要:


內文:
俄烏戰火迄今尚未停息,證嚴上人憂心忡忡,呼籲全球慈濟人匯集點滴力量,馳援流離失所的烏克蘭難民。慈濟雪隆分會化不捨為行動,於5月7日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舉辦「流動浴佛典禮」之際,亦進行 「小型蔬食義賣會」,為烏克蘭難民籌款。

「請問有吃過客家『喜粄』嗎?是志工用心做的,請多多支持!」

「這玉蜀黍今天早上才收割的,很新鮮!」

「這些都是臺灣道地美食,很好吃!」

吉隆坡慈濟靜思堂的齋堂處熱鬧無比,放眼望去,逾三十個攤位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食品,如:糕點、素食便當、飲料、甜品、新鮮蔬果等,琳瑯滿目。經過攤位時,志工無不熱心介紹,大部分與會者二話不說,歡喜請購,幾乎人人手上皆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乍看之下還以為是一般的嘉年華會,但原來是意義非凡的義賣會。

◎反應熱烈 歡喜籌備

俄烏戰爭至今未歇,已造成超過五百萬名烏克蘭人逃離。上人慈示,難民的援助不能等,要讓惶恐不安的烏克蘭難民得以安穩身心,讓逃難的婦女及孩童們得到及時的援助。全球慈濟人因此動起來,積極為受苦難的烏克蘭難民籌款,慈濟雪隆分會也不例外。

隨著馬來西亞新冠疫情邁入流行病階段,政府從2022年5月1日起逐步放寬防疫限制。為了籌款援助烏克蘭難民,慈濟雪隆分會於5月7日,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舉辦「流動浴佛典禮」之際,亦進行「小型蔬食義賣會」,讓逾三千人與會者在沐浴佛恩的同時,也能透過義賣會,將愛心送至遠方的烏克蘭。

雪隆各社區的慈濟志工對義賣會反應熱烈,由原本的二十五個攤位增至三十三個,實業組、國際慈濟人醫會(簡稱TIMA)、靜思人文、慈濟社教中心、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等團隊,紛紛加入義賣行列,希望為難民盡棉力。

許多團隊趁著開齋節連假,在家準備義賣的食品,其中包括負責義賣「全植物性美食」的TIMA團隊。 5月4日,團隊一行十人來到林磊君(慮磊)醫師的家製作全天然植物醬料。

三個小時內便完成製作一百一十一罐的芝士堅果和椰棗醬,林醫師開心地說:「慈濟已有兩年沒公開辦活動,能夠和大家一起籌備義賣會,幫助家園破碎的烏克蘭小孩,非常有意義。」

林磊君醫師亦帶動孩子參與。讀醫科的大女兒陳靖彤頗有設計天份,協助設計標籤,而七歲的小女兒則協助清洗罐子。陳靖彤說:「知道俄烏戰爭,但不懂能為難民做點什麼,很開心能透過設計標籤,為難民出一分力。」

◎自製醬料 全植物性

在義賣會當天,TIMA團隊的攤位主打「全植物性美食」。除了義賣自製的芝士堅果和椰棗醬,還有由六家素食餐館所贊助的一百三十份便當,以向大眾推廣全植物性飲食的概念。不僅如此,TIMA團隊亦提供營養諮詢服務,藉此機會鼓勵與會者參加「健康挑戰21」,體驗全植物性飲食的好處。

王翎翎對烏克蘭難民感到不捨,想為他們盡棉力而來支持義賣會,她對海報的標題感興趣,「全植物性美食?這攤位賣什麼?」

「這個醬料裡面有腰果、杏仁、香料、營養酵母,富有維他命B12,可以抹在麵包上,或者加入意大利面的醬汁內,代替芝士。」志工向王翎翎介紹芝士堅果醬和全植物性飲食,讓她獲益匪淺,她說:「原來糖會使身體發炎,現在我才知道醬料可以這樣製作……」

王翎翎雖然茹素逾二十年,但覺得自己吃得不健康。她有意參加「健康挑戰21」,卻擔心腸胃不能適應豆類食物。透過營養師的講解,她安心報名參與了,她表示:「健康餐盤的圖片,很清楚講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我希望透過參加『健康挑戰21』學會準備全植物性飲食。」

對「全植物性飲食」感興趣的還有王珍琪與何鶖頻。她們參與慈濟社教中心的瑜伽課程多年,義賣當天(5/7)一起身著志工背心派發社教課程傳單。她們來回「全植物性美食」攤位多次,原來是在等候擂茶便當的到來,何鶖頻說:「全植物性健康餐的賣相五顏六色,很吸引人。因為我們平時喜歡吃擂茶,所以今天想嘗試擂茶。」

王珍琪則躍躍欲試「健康挑戰21」,她說:「我平時飲食已是少肉多蔬,希望參加『健康挑戰21』會讓體質變得更健康,特別是有營養師和醫師指導,可以學習正確的飲食方式。」

◎手心向下 共同護持

值得一提的是,義賣現場的一角,賣的是各色各樣的道地小吃,特別之處是一個由十三位慈濟照顧戶「出資經營」的攤位。

「我們何不邀照顧戶一起來做好事,提供他們一個造福的機會!」

社區志工接獲義賣一事,有人提出此建議。志工李採蓉(明採)等人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於是義賣小組結合慈善組志工,用心評估照顧戶們經濟能力上的負擔,以及付出的意願等,呼喚現有的照顧戶和前照顧戶來護持。

五位擅長烹調的在家備好食物供義賣,其他不方便煮食的就向親友十令吉(約合新臺幣六十七元)、二十令吉(約合新臺幣一百三十四元)點滴籌措到一筆小額數目,交由志工協助,請餐館供應素食義賣。

前印裔照顧戶安娜(化名))的媽媽德麗拉(化名)捐出二十罐姆魯固餅(Muruku)的同時,寫了一段感言:「我要謝謝慈濟志工們,過去給我和女兒身心靈的援助,今天我以女兒的名義來幫助人。現在她已不在人間,請大家給她祝福,讓她在天堂快樂平安,沒有病苦。」

聽說義賣是為烏克蘭難民籌募基金,自備朱腸粉義賣的照顧戶謝美蓮(化名)說:「相比之下,自己很幸福。在最困難的時刻,慈濟幫了我;現在有能力幫人,我就做多一點,可以籌到更多錢。」

李正明(化名)和維克多(化名)向親友募款時,兩人異口同聲說:「接到這件事,慈濟的好口碑,讓大家義不容辭力挺,我和鄰居都感到很開心,也感恩慈濟給我們這個行善的管道……」

◎結合力量 齊做善事

眾多攤位中,其中兩個特別引人注目,穿著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制服的同學和同仁團隊,正努力地推廣芝麻涼麵、豆腐乾、仙草芋圓甜品等臺灣道地美食。攤位上擺放約十種可口的食物,皆由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食堂業者蔡順同及邱靖惠,聯合老師、同仁等人精心製作。

也是慈濟志工的邱靖惠表示,很高興得以結合老師及同仁的力量,與大眾分享臺灣的飲食文化:「我們都希望大家共同來發心,這個善念會有效,可以凝聚大家的愛。」

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同仁孫秋芬,感到有幸能夠參與這次義賣。她凌晨五點便抵達學校協助打包的工作,過後又前往靜思堂參與義賣,她坦言,雖然很累但滿心喜悅:「很開心能為烏克蘭難民出一分力,更開心是看到很多會眾來扶持。」

在多元種族的國度,不分你我共同一心做善事的景象,令人動容。

阿薩阿里(Assad Ali Khan)興致勃勃地帶著妻子和兩位孩子到靜思堂。夫妻倆這兩年接觸慈濟後,都有參與社區環保、慈善及一些線上活動。親臨靜思堂浴佛,一家人感到很開心,畢竟現場的感覺與線上有別。

看到那麼多人護持義賣,阿薩阿里直言慈濟是他信任的團體,人人可以安心捐款幫助有需要的人。孩子亦主動與媽媽溝通,希望能在義賣會消費,以捐助烏克蘭難民。

眾志成城之下,義賣會比預期時間提早圓滿,匯聚的善款亦比預計的高,令人鼓舞。期盼來自大馬的點滴愛心,得以為烏克蘭難民帶來一絲絲的溫暖。

編輯回饋:
報導完整,內容豐富,讓人物分享穿插其中,重點更加鮮明。一方有難,十方馳援,文字裡看到愛心湧現的可貴畫面。

統一用字:
台灣→臺灣

圖左 :團隊來到林磊君(左)醫師的家製作全天然植物醬料,林醫師開心地說:「慈濟已有兩年沒公開辦活動,能夠和大家一起籌備義賣會,幫助家園破碎的烏克蘭小孩,非常有意義。」[攝影者:劉春妮]
圖右 :林磊君醫師的大女兒陳靖彤讀醫科,頗有設計天分,協助設計標籤,她說:「知道俄烏戰爭,但不懂能為難民做點什麼,很開心能透過設計標籤,為難民出一分力。」[攝影者:劉春妮]

圖左 :維克多(化名.右)向親友募款,他說:「接到這件事,慈濟的好口碑讓大家義不容辭力挺,我和鄰居都感到很開心,也感恩慈濟給我們這個行善的管道……」[攝影者:李秀君]
圖右 :王翎翎(左)茹素逾二十年,透過營養師的講解,她安心報名參與「健康挑戰21」,她說:「健康餐盤的圖片很清楚講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我希望透參加『健康挑戰21』學會準備全植物性飲食。」[攝影者:李秀君]

圖左 :阿薩阿里的妻兒對義賣會上所售賣的物品感到興致勃勃,孩子主動與媽媽溝通,希望能在義賣會消費,以捐助烏克蘭難民。[攝影者:李勇甫]
圖右 :慈濟雪隆分會於5月7日,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舉辦流動浴佛典禮之際,亦進行小型蔬食義賣會,讓與會者在沐浴佛恩的同時,也能透過義賣會,將愛心送至遠方的烏克蘭難民。[攝影者:林振勝]

圖左 :聽說義賣是為烏克蘭難民籌募基金,自備朱腸粉義賣的照顧戶謝美蓮(化名.左)說:「相比之下,自己很幸福。在最困難的時刻,慈濟幫了我,現在有能力幫人,我就做多一點,可以籌到更多錢。」[攝影者:伍詩昱]
圖右 :王珍琪(右)和何鶖頻(左)對全植物性飲食感興趣,何鶖頻說:「全植物性健康餐的賣相五顏六色,很吸引人。因為我們平時喜歡吃擂茶,所以今天想嘗試擂茶。」[攝影者:楊家超]
圖左 :孫秋芬凌晨五點,便抵達學校協助打包的工作,過後又前往靜思堂參與義賣,她坦言雖然很累,但滿心喜悅:「很開心能為烏克蘭難民出一分力,更開心是看到很多會眾來扶持。」[攝影者:楊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