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相約「回家」 盤點生命的價值

相約「回家」 盤點生命的價值

E-mail 列印
一年一年過去,一秒一秒累積,這一秒很短暫,卻累積出各自的道業。一年來的見習培訓課程來到「圓緣」這一天,在衆多資深志工陪伴下,志工回顧菩薩道上的成長,其中有感恩、有懺悔、有發願……

◎熟悉感覺又回來

天氣晴朗人氣旺,心安之處便是「家」。2022年10月23日大精進見習培訓課程圓緣的日子,七百五十五位志工相約「回家」來。一時之間,吉隆坡慈濟靜思堂熱鬧滾滾有道氣,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過去兩年來,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衝擊,所有課程都在缐上進行,但雲端精進,始終無法取代面對面實體上課的真實感。

如今疫情趨緩,大家溫馨共聚靜思堂連線臺灣本會,上一堂臺灣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洪靜原老師——「盤點生命 合心行道」的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人生終有最後的一站,在人間、空間、時間的三間,試問自己:「你在哪裡?」、「我在哪裡?」再盤點生命:「這一生做了多少事?」若所做的對人生有奉獻,生命才有價值,則無悔此生,應對自己的生命道感恩。

◎從葷轉素一念心

「你的心有安嗎?」一場讀書會,視頻裡證嚴上人輕輕地抛出這個問題,深深地觸動葉芳麗的心;婚姻出現危機的她,好好省思師父的話。放下執著,是否真能得到清淨?佛法真的能幫到人?她決定從改變自己做起,一一解決了家庭的危機。

從小持素、誦經、拜佛的葉芳麗,在三十多歲決定開創飲食業,身邊的親友、員工一再告誡她不能賣葷食。她暗忖:就放一點火腿在麵包裡也無妨,反正是加工食品,跟殺業沒有直接的關係。加了葷的食材,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十年内,餐館開了一間又一間,她漸漸不再吃素,也忘了誦經,跟來時路背道而馳,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佛心。

「當初總是找理由告訴自己,賺了錢可以幫助更多人;現在知道自己做錯了决定,但卻又不能說停就停,因為生意有借貸的負擔。」葉芳麗無奈。

年輕時,曾經發心號召身邊的人做慈善,這次葉芳麗重展「領頭羊」的作風,决定做出一番改變。首先,她在餐館的菜單裡加入了素的選擇;也為了推素,做素食便當給親友和照顧戶品嚐;承接慈濟「愛心便當」和「健康挑戰 21」素食餐點的供應。

一心想找回初發心的葉芳麗宣布,將在11月,把其中一間餐館改為素食餐廳,準備坦然面對任何可能的反彈效果。

◎募心募款說慈濟

曾經被迷魂黨騙走近馬幣十萬令吉(約合新臺幣六十九萬元)的吳桂芳,受騙後每天傷心痛哭,甚至需要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後來因緣巧合,遇上蒞馬的靜思精舍德勷師父安慰她:「你還有健康的身體可以付出,你就把被騙的錢當作捐給師父。」她聽後釋懷了,不再去想這件事情,一心投入環保。

她到慈濟環保站幫忙分類資源,心裡覺得比較舒坦。志工們常帶她到菜市場去推廣人文和募心募愛,她愈做愈歡喜。

在募心募愛方面,她永不放棄,就算是基督徒,她一樣向他們募心。慈濟雪隆分會在籌建國際學校時,吳桂芳就募了三十多朵心蓮(註)。

印裔培訓志工西瓦瑪尼(Datin Sivamani Rasiah)坦言,募心募愛不是她的強項,但上人的一句話:「募心募愛是讓更多人有機會做好事,同時也是為自己造福。」成為她的推動力。

西瓦瑪尼是武吉日落洞居民協會主席,她因成立慈濟環保站的因緣而接觸慈濟,並在2016年退休後到環保站付出,也因認同慈濟和上人的精神理念,而接受培訓,希望能為自己的同胞盡綿力。

培訓課程在線上進行,她勤做筆記,透過聞法,了解因緣果報,她說:「我相信過去生有造福,今生才有舒適的生活;我現在更要多造福,為來生寫好的劇本。」

西瓦瑪尼是興都教徒,她坦言過去的理念是不要再輪迴來人間,上天堂才是最終的目標。「可是我現在要跟隨上人的腳步,乘願再來人間行菩薩道。」

◎不悔踏上志工路

二十年前,志工賴金合(濟嶸)幫林錦華買了灰衣志工服,但為了要照顧外孫,林錦華只好暫時把制服收起來。

疫情期間,受賴金合之邀,參加「線上品書會」,聽到一位志工分享,她做環保需要上貨時,獨力搬資源,累得想哭。不捨的林錦華安撫她:「不要怕,以後有需要搬東西,找我就對了。」

來到環保站,被志工遊說參與經藏演繹,一路的練習,感受不大。2022年7月30、31日的吉祥月經藏演繹,自認無感的林錦華,從螢幕上看到沙巴無國籍孩子渴望上學的眼神,眼淚不由自主地直流。

二十年前參加慈濟活動,感受不深;這次感受到大家對他的關懷,他終於踏上志工路。

另一位志工葉麗梅,於2008年認識慈濟,但沒有認真去了解,在菩薩道上進進退退,純粹帶著一顆歡喜心做慈濟,沒有要受證的意願。2019年參與馬印同學交流會,看到堂堂一位大企業家的丹斯里陳志遠放下身段做環保、由葷轉素的分享,良知被喚醒了。當下她發願茹素,勢必加快腳步走慈濟路,且心裡有一股回臺受證的期待。

2021年接受培訓,但因緣不足,沒有被推薦受證,她傷心、難過,所幸她沒有放棄要做上人第一代弟子的心願。

社區經營一個訪視個案,一位勤勞婦女,兩段不幸的婚姻,讓葉麗梅看透因緣果報,也察覺自己的執著,意識到自己的幸福。福是要做來囤的,所以她在眾人面前發願:「受證後,只要我能力做得到的,一定盡全力去做。」

◎圓滿姊姊的遺願

2016年12月,黃淑芬的妹妹黃淑君完成見習課程,即將踏入培訓之路,卻因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而撒手人寰。臨終前,妹妹囑咐黃淑芬穿上她留下的志工服繼續做慈濟,代她完成受證的心願。

單親媽媽的黃淑芬身兼多職,在家業、事業和志業之間不停地調整步伐。那些年,帶著孩子參加親子班、做環保,讓孩子在充滿正能量的慈濟大家庭長大;她把握在車上的時間,上線聆聽上人的開示,並參加社區「線上品書會」,讓自己精進,也為排解壓力找出口。

在慈濟,目睹身邊的志工無視於身體的小病痛,勤奮地在環保付出;或是學歷不高,卻用心在學習電腦,提升技能的不足;黃淑芬覺得自己沒有懈怠的理由,跟著上人鋪了的路走,來得更踏實,也圓滿妹妹對自己的期待——做慈濟。

上人開示:「佛出現人間教菩薩法,救度苦難衆生……菩薩道是直的,開始起步,方向就不能偏差……」菩薩道不但不能偏了,它也沒有終點;圓緣也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承擔使命的開始,是一棒又一棒愛的接力與靜思法脈的傳承,一點一滴來成就自己的慧命。

(註):1986年,樂生療養院宋金緣老菩薩發起一個「心蓮」義賣募款活動,希望為慈濟醫院的建設盡一分力。後有慈濟人用編中國結的方式,用金線、銀線編織慈濟蓮花標誌外型,亦稱「心蓮」,作為1993、94年歲末祝福,證嚴上人送給弟子的紀念信物。心蓮所代表的不是外在的物質,而是每個人的愛心。

圖左 :2021年接受培訓,但因緣不足,沒有被推薦受證,葉麗梅傷心、難過,所幸她沒有放棄要做證嚴上人第一代弟子的心願。[攝影者:鄧亦絢]
圖右 :林錦華分享,2022年7月31日的經藏演繹,從螢幕上看到沙巴無國籍孩子渴望上學的眼神,眼淚不由自主地直流。[攝影者:鄧亦絢]

圖左 :大精進見習培訓課程圓緣」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進行,遠在臺灣的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洪靜原老師,在線上為學員們講「盤點生命 合心行道」的課。[攝影者:陳德銘]
圖右 :一心想找回初發心的葉芳麗宣布,將在11月把其中一間餐館改為素食餐廳,準備坦然面對任何可能的反彈效果。[攝影者:陳德銘]

圖左 :西瓦瑪尼是興都教徒,她坦言過去的理念是不要再輪迴來人間。「可是我現在要跟隨上人的腳步,乘願再來人間行菩薩道。」[攝影者:陳德銘]
圖右 :學員們恭敬聆聽上人開示。圓緣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承擔使命的開始。[攝影者:何維美]

圖左 :吉隆坡慈濟靜思堂熱鬧滾滾有道氣,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攝影者:李秀君]
圖右 :吳桂芳(左一)到慈濟環保站幫忙分類資源,心裡覺得比較舒坦。慈濟雪隆分會在籌建國際學校時,她募了三十多朵心蓮。[攝影者:伍詩昱]
圖左 :黃淑芬分享,妹妹黃淑君因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而往生。臨終前囑咐黃淑芬穿上她留下的志工服繼續做慈濟,代她完成受證的心願。[攝影者:伍詩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