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一聲感恩一杯茶 行孝在當下莫遲疑

一聲感恩一杯茶 行孝在當下莫遲疑

E-mail 列印
對父母說聲感恩,為父母奉上一杯茶,原是為人子女應有的孝行;然而,對鄭琇文來說,能否天天為媽媽奉茶道感恩,卻是未可知的答案;每年帶父母吃大餐來慶祝母親節,是溫藝玲聊表孝行之舉,今天她卻以另類方式為媽媽慶 祝母親節。

2023年5月14日是慈濟「三節合一」的日子,在浴佛報佛恩的當下,雪隆分會志工也用心規畫「孝親區」的節目,藉由抹手、奉茶等環節,讓為人子女也有機會來行孝。

◎珍惜行孝在當下

設置在感恩堂的「孝親區」,一排排的小白椅坐滿了年老的父母,子女則站在父母身旁,靜靜聆聽司儀述說父母養育子女的種種辛勞。當司儀語音剛落,感恩堂的燈光逐漸暗淡,此刻,一首〈時間都去哪了〉幽幽唱起,聽著聽著,不少人都在拭淚。

一群慈少悄無聲息走進來,跪在每個長者面前,靜靜觀賞臺上志工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場景,隨著故事落幕,〈跪羊圖〉的旋律響起,慈少們跟著歌詞比著手語,一聲一句「……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觸動在場的父母子女心弦,啜泣聲此起彼落……

「對不起!對不起!」瘦弱的鄭琇文跪在媽媽吳錦鳳(慈瑋)膝前,泣不成聲地呢喃著。坐在小白椅上的吳錦鳳拉著兒子的手,淚如雨下,同樣泣不成聲。

鄭琇文強忍著身體的不適,為媽媽抹手、奉茶、道感恩。當他顫巍巍站起來時,仍不忘對媽媽說:「謝謝您!我對不起您!」吳錦鳳連忙站起來,緊緊地擁抱兒子,母子相擁而哭,讓旁邊的法親也眼眶濕潤,紛紛上前安慰。

在吳錦鳳的心中,這一刻的相擁是何等幸福,卻又無比難受。原來,不幸患上腦癌第四期的鄭琇文是癌末病患,癌細胞已擴散,醫師表示無能為力。身為媽媽,她不忍唯一的兒子深受病魔折騰,更不捨孝順的兒子將會離開她。

戴著一頂鴨舌帽的鄭琇文,此刻受化療後遺症之苦,不但身體虛弱,連舌頭都受到影響,說話時需放緩速度,才能清楚表達,而走路也需全神貫注在腳下,拄著助行器,一步步前行。儘管如此,他依然感恩能在媽媽及一雙子女、妹妹一家人的陪伴下到來靜思堂浴佛,有機會在佛前祈求佛菩薩保佑媽媽及家人都健康平安。

「雖然我們的家庭並不富裕,媽媽含辛茹苦地養育我和兩個妹妹,讓我們受教育,畢業後都有不錯的工作。現在,我和妹妹都有家庭有孩子,本該讓媽媽享福。可是如今我生病了,她要忙著照顧我,我真的很對不起她。」

鄭琇文一字一句說出心中的愧疚,他也牽掛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媽媽身邊少了一個侍奉的人,令他萬分不捨。除了不捨媽媽,他也覺得對子女有所虧欠,因此,當一雙子女跪在面前奉茶給他後,他緊緊抱著兒子,心中百般滋味……

身為慈濟委員的吳錦鳳,看見這一幕,也難過不已,但她深知業障現前,由不得自己,她唯有安慰兒子要放心,因為她還有家人、還有法親。她也感恩在兒子患病至治療的這段時間,法親不但來關懷,還發起一個群組,專門鼓勵他們母子倆,為他們祈禱等,更有法親響應茹素,將茹素功德迴向給鄭琇文,期盼他遠離病苦,早日康復。法親的關懷和祝福,讓她的悲傷稍微緩和,也帶給她面對無常的勇氣。

儘管不知道生命的長度,鄭琇文珍惜當下,把手搭在媽媽肩上,與妹妹一家人在鏡頭前留下寶貴的畫面。面對鏡頭,他在傷感中微微揚起笑意,希望為媽媽留下笑容而不是淚水……

◎真正行孝的開始

「今天是母親節,我要向媽媽說聲母親節快樂!」

五十二歲的溫藝玲,本來想帶媽媽參與孝親區的奉茶環節,卻因時間配合不到而作罷,但她沒有放棄向媽媽道感恩的機會,在參與浴佛典禮後,她帶著媽媽在同心圓和一群實業家相聚,當她站起來分享浴佛的法喜後,突向身旁的媽媽微微鞠躬,誠摯而歡喜地送上祝福。

溫媽媽望著女兒,靦腆地點點頭。儘管媽媽沒有表示什麼,但溫藝玲已開心不已,因原本不願來靜思堂的媽媽,最終在凌晨四點起床,隨同她來到靜思堂,靜靜觀賞整個浴佛典禮的進行,讓她感動又感恩。

剛於今年參與慈濟實業組活動的溫藝玲坦言,往年,忙於保險事業的她,在母親節帶父母去吃豐富的一餐,聊聊天就以為盡孝了。

直到認識的志工提醒她「行善行孝不能等」,對待父母要柔和聲色,要順從父母才是盡孝,她才恍然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其實並不融洽。原來溫藝玲性格剛強,與父母觀念不同時會起爭執,甚至堅持己見而讓父母不悅,加上她有自己家庭,沒與父母同住,所以相聚的時光也不多。

參與慈濟活動,聽證嚴上人開示,溫藝玲將上人的叮嚀「口說好話、手做好事、腳走好路、心想好意」聽進去了。於是,她決定改變自己,每當要對父母發脾氣時,她會先冷靜的想一想,忍一忍,如此一來,與父母的爭執逐漸減少,甚至能和顏悅色的聽父母講話,如此一來,與父母的關係也變得親暱。

兩個星期前,溫爸爸因為肺積水,需要進院治療。於是,溫藝玲趁機將媽媽接到家裡來照顧。同時,怕媽媽擔心爸爸的病,她更常陪伴勸慰。適逢慈濟舉辦「三節合一」,她毅然報名參與浴佛典禮,更勸說媽媽一起來觀禮。

「我第一次參加慈濟的浴佛典禮,很激動也很感動。和那麼多志工一起禮佛、浴佛,心情很平和也很歡喜。我在佛菩薩面前,將浴佛功德迴向給爸爸,希望他早日康復。」

溫藝玲在慈濟裡,看到很多老年人做環保,而找到人生價值,於是,她也想把父母接引進慈濟,讓無所事事的兩老,可以發揮功能而不覺得老來無用。

為了讓媽媽有機會行善,溫藝玲帶媽媽來到「竹筒歲月區」,掏出錢幣交到媽媽手裡,讓媽媽親手將錢幣投進慈濟功德甕裡。同時,她也向媽媽解說大甕裡的錢會拿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媽媽聽了,點頭說好,還從自己的錢包裡掏出硬幣,悉數投入大甕裡。

「謝謝您們!今天我很開心!」溫媽媽在臨走前,輕聲地向志工道感恩。溫藝玲聽到媽媽的心聲,臉上也露出歡喜的笑靨。

「讓媽媽能做好事,這是今年母親節送給媽媽的一分特別禮物。」把握機會帶媽媽來浴佛,把握機會接引媽媽行善,溫藝玲感恩今年的母親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她懂得真正行孝、行善的開始,她也期望能讓父母的晚年生活過得開心又有意義。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一首〈時間都去哪了〉道盡父母恩重難回報,為人子女唯有知恩報恩不忘本,行孝在當下莫遲疑,才不辜負父母恩。

圖左 :臺上,志工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場景,觸動在場所有人士的心弦。[攝影者:陳德銘]
圖右 :剛加入慈濟實業組的溫藝玲(站者)分享,第一次參與浴佛典禮的歡喜之餘,不忘向身旁的媽媽(坐著左一)說聲:母親節快樂。[攝影者:陳國雄]

圖左 :溫藝玲(左)挽著媽媽的手臂,感恩媽媽願意凌晨四點起床,陪伴她來參與浴佛典禮,讓她歡喜不已。[攝影者:陳國雄]
圖右 :患腦癌的鄭琇文接受一雙兒女奉上的茶,百般滋味湧上心頭。[攝影者:黎日泉]

圖左 :鄭琇文緊緊抱著兒子,泣不成聲。[攝影者:黎日泉]
圖右 :鄭琇文(前右一)把手搭在媽媽吳錦鳳(前左一)肩上,與子女及妹妹一家合影,留下珍貴難忘的一刻。[攝影者:黎日泉]
圖左 :溫藝玲(左)引導媽媽到「竹筒歲月區」,讓媽媽也有機會付出愛心來行善。[攝影者:莊貴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