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歷史性的一刻 這一天我們與佛相遇

歷史性的一刻 這一天我們與佛相遇

E-mail 列印
「號召六百人來參加浴佛」是梳邦再也及布特拉高原社區所有志工一致的心願。2024年5月22日,首度租借學校禮堂的「浴佛慶典」,爲梳邦再也及布特拉高原社區的慈濟志業,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五月是感恩月,佛 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浴佛典禮是慈濟每年大事;全球慈濟志工在各個社區同步舉辦浴佛典禮,用莊嚴的宗教儀式帶領大眾虔誠祈禱,法被人間,讓佛法永恆傳續。

◎發一念心 願大力大

一念心是一顆種子。「我們要號召六百人來參加浴佛!」協力互助會上,梳邦再也及布特拉高原社區慈濟志工發大願,鏗鏘有力。「願」既已發,志工化口號為行動,全力以赴,奔走社區巷弄、校園、市集、環保點、商區……逢人說慈濟,力邀民衆赴一趟心靈之旅,爾後更租借首邦市子文國民型華文學校(子文華小)禮堂,作爲六百人浴佛的慶典。

這天(5/22)梳邦再也及布特拉高原社區浴佛,學校禮堂化身道場,梳邦再也州議員黃美詩的蒞場觀禮、校方董事會代表拿督邱海林太平局紳的與會、以及七百七十四位會衆的出席,為梳邦再也及布特拉高原社區的慈濟志業寫下歷史性的一頁,足見「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首次參與慈濟浴佛的黃美詩是基督徒,她認為宗教在社區扮演著重要角色。「每個宗教都大同小異,都在教導我們要做對的事,愛護彼此,希望各宗教能夠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讓馬來西亞團結起來。」她透過這次浴佛活動體會到佛教和基督教的一個共同點。

黃美詩再次感恩慈濟人在梳邦再也及社區,不分宗教、種族為人民付出。她舉例說:「甘榜武吉蘭棕(Kampung Bukit Lanchong)是馬來區,但水患期間,慈濟依然無私伸援,慈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希望慈濟再接再厲,繼續以身教來影響我們的社會。」

拿督邱海林太平局紳士子文華小的董事會成員。在他的相助下,慈濟獲得以優惠價租用該校禮堂。志工每天傳訊息鍥而不捨的邀約,讓原本沒有意願要參加的他,感受到志工的「誠意方殷」,欣然赴約。

透過志工在「中四大藏經」看板區介紹慈濟,拿督邱海林對慈濟留下難忘的印象。他振奮地表示,過去聽說慈濟在馬來西亞做了很多好事,沒什麼感受;但是今天參加浴佛活動,有深刻的體會,也改變了對佛教的刻板印象。「佛教不只是念經而已,而是教導我們如何做好人,也就是『人文』,這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拿督邱稱讚慈濟的浴佛儀式簡單且不失莊嚴。他觀察入微,發現慈濟志工的背影或許參差不齊,但走在一起,卻能產生莫大的團結力量,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因此,他表示願意多參加慈濟活動,深入了解慈濟。

◎場内場外 心靈洗滌

場内,長長的浴佛臺,白色茉莉花在綠葉襯托下清麗脫俗,三十四尊琉璃佛散發柔柔的光;浴佛現場藉由有形有相的空間布置與展覽,傳遞無形無相的法,更是慈濟獨有人文美善的展現。

有別於傳統的舀香湯浴佛身,現場以「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感受佛陀的道風德香。即使信仰不同宗教的民眾,也能在此儀式中經歷心靈的洗滌。

其中穿插志工鄒曉玲(慈詮)分享的人生跌宕,讓有抑鬱症的她在接觸慈濟後,終找到「回家之路」而重生。〈跪羊圖〉的手語演繹,為五月的母親節做了最溫馨的回饋,也爲當天的社區浴佛典禮,留下令人難忘的畫面。

場外,「祈願區」最吸睛,民衆列起長長的隊伍舉心燈、許心願;社區志工自製的志業看板吸引會衆駐足,見證慈濟為大地人間的付出;會場角落的靜思智慧籤區,句句好話為人們破疑解惑;慈濟從每人日存五毛錢,開啟慈善救濟志業,因此「竹筒歲月」區更是每場慈濟活動不可或缺的區塊。

◎慈濟浴佛 與眾不同

退休老師吳美珍應志工之邀來浴佛。她笑說:「我第一次參與浴佛,原以為我會很孤單,但是並不然,浴佛現場就像一個家庭,感覺很好!明年,我還會再來。」在浴佛的莊嚴氛圍中,她找到了舒適感和內心的平靜。

每一個環保日吳美珍都會把資源送到慈濟環保點,因此認識了志工鄒曉玲,彼此互動良好。2020年給吳美珍的健康帶來一個極大的衝擊,由於視覺出了狀況,而引發她歷經了一次風險極大的腦部手術。

回憶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吳美珍記憶猶新:「手術當天,我感恩慈濟志工為我虔誠誦經、鄒曉玲師姊送我證嚴上人的慈濟有緣卡,帶給我正能量,鎮定了我心中的不安和憂慮。」七個小時的手術順利完成,如今視覺恢復正常。

當播放上人開示的影片時,邱明月聽到上人提醒大家要記得報答父母恩,不禁憶起往生的父母而熱淚盈眶。作為虔誠的佛教徒,邱明月覺得慈濟的浴佛儀式與眾不同。「很有次序,手怎麼放、怎麼接花,浴佛的每個動作感覺都很虔誠。」

她指出:「浴佛是在清淨身心,洗掉一切煩惱,再積極的生活。」她在浴佛時也祝福自己身體健康,希望受傷的腳趕快康復,加入大愛行列。身為退休老師的邱明月隨身攜帶「靜思小語口袋書」,每天早上都會翻閱靜思語,讓自己整天充滿正能量,並透過WhatsApp分享給他人,讓更多人感染正能量。

◎信仰有異 異中求同

天主教徒蕭向前首次參與慈濟的浴佛慶典,曾在2014年參與《水懺》的手語演繹,而慢慢地體會懺悔的意義。

他認為天主教和佛教有共同點:教導信徒感恩、懺悔和行善。今天他懷著感恩的心情浴佛。「我在浴佛的當下,內心感到平靜。」當他知道浴佛是報佛恩、親恩、眾生恩時,他說自己也是懷著感恩心前來浴佛。他知道慈濟從未設置任何宗教的條條框框,並很認同慈濟的這種胸懷與理念。他說:「我來慈濟浴佛,不意味著我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志工的安排下,慈濟照顧戶黄淑敏(化名)和三個孩子得以有機會,參加這次的浴佛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祥和的氛圍,這也是他們首次接觸到的佛教禮儀。

現場氛圍莊嚴而祥和,在祈福儀式中,黄淑敏為孩子們的健康和已故丈夫祈求祝福。莊重的儀式給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在浴佛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開心和充滿祈福的力量。」

慈濟的環保日活動讓她帶來不同的收獲,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漸養成了環保的習慣。慈濟從「竹筒歲月」每人日存五毛錢的克難中起步,因此她每月從孩子們的零用錢中扣出四令吉(約合新臺幣二十六元)捐慈濟,培養孩子們的善念和節儉習慣。

通過慈濟的活動,黄淑敏不僅得到心靈上的洗禮,也在實際行動中感受到慈濟理念的力量。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培養他們的善心和責任感。慈濟為她和她的家人提供了一個温暖的平臺,讓他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獲得了内心的平靜與滿足。

浴佛,並非清洗佛像,而是滌除內在煩惱,使身心輕安,回歸與佛同等的清淨。

圖左 :〈跪羊圖〉的手語演繹,為五月的母親節做了最溫馨的回饋,也為當天的社區浴佛典禮留下令人難忘的畫面。[攝影者:陳善雅]
圖右 :天主教徒蕭向前首次參與慈濟的浴佛慶典,他知道慈濟從未設置任何宗教的條條框框,他很認同慈濟的這種胸懷與理念。[攝影者:何維美]

圖左 :退休老師吳美珍說:「我第一次參與浴佛,浴佛現場就像一個家庭,感覺很好!明年,我還會再來。」在浴佛的莊嚴氛圍中,她找到了舒適感和內心的平靜。[攝影者:侯秀葉]
圖右 :鄒曉玲(慈詮)分享自己人生的跌宕,讓有抑鬱症的她在接觸慈濟後,終找到「回家之路」而重生。[攝影者:侯秀葉]

圖左 :身為退休老師的邱明月隨身攜帶「靜思小語口袋書」,每天早上都會翻閱靜思語,讓自己整天充滿正能量,並透過WhatsApp分享給他人,讓更多人感染正能量。[攝影者:侯秀葉]
圖右 :拿督邱海林太平局紳士(右)是子文華小的董事會成員,在志工每天傳訊息鍥而不捨的邀約,讓原本沒有意願要參加的他,感受到志工的「誠意方殷」,欣然赴約。[攝影者:吳志忠]

圖左 :黃美詩(右二)感恩慈濟人在梳邦再也及社區不分宗教、種族為人民付出。她舉例說:「甘榜武吉蘭棕是馬來區,但水患期間,慈濟依然無私伸援,慈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攝影者:鄭寶達]
圖右 :現場氛圍莊嚴而祥和,在祈福儀式中,黄淑敏(化名.右三)為孩子們的健康和已故丈夫祈求祝福。莊重的儀式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攝影者:鄭寶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