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校友會成立 吉隆坡慈校畢業生立榜樣

校友會成立 吉隆坡慈校畢業生立榜樣

E-mail 列印
近百位嘉賓、中學部主管、老師及校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校友會」誕生的歷史性時刻,期待校友會能夠連結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並樹立榜樣,把愛延續下去。

2024年4月20日,吉隆坡 慈濟國際學校於多功能教室舉辦了一場溫馨的校友會(Alumni)成立儀式。自去年十一月份畢業後再次重逢相聚,校友們熱情洋溢,共有四十三位校友踴躍出席,有些因在國外深造而未能參與。不僅如此,與他們一同度過了四年的懿德爸爸媽媽也受邀出席,共同見證這一個歷史時刻。

◎歡迎回家 第一屆校友會成立

在這個意義深遠的日子裡,校長邱麗玲提前到達,和藹可親的她與大家打招呼,氣氛格外熱絡、温馨。在致辭時,校長難掩喜悅之情,對回歸的校友們誠摯地説道:「歡迎回來,我校第一屆的畢業生。」(指2023年第一批完成11年級學業的學生)邱校長感到非常自豪,能夠和大家共同見證這個特別的時刻,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迎來了「第一屆校友會」的成立,是學校發展史上的另一里程碑。

校友會不僅是校友之間交流聯繫、相互提攜、凝聚校友力量的平臺,更是彰顯母校精神、傳承校訓價値的橋樑。校長語重心長的叮嚀在場的第一屆(2023年)畢業生,雖然他們已經不再是母校的學生,而是第一批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的校友,也是母校畢業生的先驅者,他們的地位無人可取代,永遠被銘記於「第一屆」。校友們的貢獻奠定了學校成功的基石。邱校長期待校友們要與母校保持密切聯係,積極參與校友會的活動。

緊接著,在主管們的陪同下,由邱麗玲校長、楊美婷主任、慈懿幹事黃鏡維爸爸與張瑞詩媽媽,共同主持了點燈儀式。黑暗中,隨著最後的倒數聲,Alumni匾額上的燈瞬間被點亮後,迎來了一片熱烈的歡呼聲,象徵著「校友會」(Alumni)正式成立。

校友會代表施澤凱致辭時表示,這次活動專為他們而設,讓他感到驚喜,他非常高興看到校友們都回母校相聚。施澤凱娓娓道來,猶記得四年前初來報到的他們帶著未知和迷茫,當時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剛於馬來西亞成立,一所新教育形態的學校。這種教育方式,起初很不自在,但很快就變得很自然。

當時在迎新會時,受到同學、老師與慈懿爸媽的熱情歡迎。讓他們感受自己是特別的一分子。經歷了四年的寒窗,學生彼此之間的友誼、老師們的奉獻精神,以及慈懿爸媽的堅定支持,使得這段旅程變得更加有價値。

◎支持彼此 迎接新的挑戰

五個月前,大家從稱之為「家」的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畢業。從那時起,即踏上了另一段充滿考驗的旅程,更讓校友們懷念在母校無數的美好時光。大專生活帶來了新的挑戰,獨立自主固然是自由的象徵,但也讓人感到惶恐。然而,正是通過這些挑戰,讓校友在學術與個人層面都得到了成長。

施澤凱期許校友們,不要忘記在母校學到的教育和所建立的友誼。他呼籲大家努力去改變,去為社會做出貢獻,將在母校培養的價値觀傳承下去。最後,他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彼此,迎接新的挑戰。感謝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的栽培,塑造他們成為今天的自己。

接下來,是校友會會員證的頒發儀式,兩位校友男女代表黃敬軒與潘穎雯,從校長手中接過會員證時,臉上洋溢著喜悅。這個充滿象徵意義的時刻,不僅標志著他們成為校友的身分,更象徵著對母校的緊密聯繫和承諾。

此次,也有幸邀請到慈靑學長,前來介紹慈濟大專靑年聯誼會(慈靑)。這不僅為校友們提供了一個了解慈靑組織的機會,也為他們與慈靑夥伴們建立聯係,促進交流接軌、共同開啓美好的未來。

◎樹立榜樣 把愛延續

第一屆畢業生劉建誴今天帶著期待和歡喜的心情,回到母校。在慈濟國際學校的四年生涯,印象最深刻的是慈濟國際學校獨有的人文課。人文課常常提到的「感恩、尊重、愛」,讓他在待人處事上有很大的幫助。而花道課則是他發揮創意,釋放壓力的最佳課程。

劉建誴回想去年(2023年)與同學們,一起為沙巴無國籍難民籌款辦的義賣會還歷歷在目。

他表示在去年的義賣會,他學習了很多,如何準備食物,食物的數量等等。這樣的活動不但能參與學習,還能回饋社會。他期待以校友的身分回歸,除了給學弟學妹分享經驗,也要成為學弟妹們的榜樣,把感恩、尊重、愛的態度落實生活中,包容身邊的人事物。他也希望學弟學妹們能把握當下,珍惜中學單純美好的時光。

才畢業短短幾個月的黃愷芯,因為很想念同學、很想念學校,所以把握校友會成立的因緣而回到學校。「為了回饋學校的栽培,也希望學校越辦越好,只要學校有需要到我的地方,我會義不容辭的回來付出。」

◎轉變身分 接軌慈靑

來自蒙納士大學的慈靑代表李春熺,受邀出席慈濟國際學校的「第一屆校友會」。她有備而來,要向這群剛剛中學畢業,踏入大專的學弟學妹們介紹慈靑(慈濟大專靑年聯誼會)。希望畢業生們能在離開中學後,與慈靑接軌,讓善與愛延續。

慈靑在臺灣成立於1992年5月31日,五年後帶入馬來西亞。主要是接引在籍大專生和大專先修班的學生。慈濟證嚴上人給予慈靑的宗旨是「慈靑悲智行,聯誼起慧根」。證嚴上人希望大專生利用課餘時間做慈濟,培養悲天憫人的胸懷,能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

慈靑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國,而雪隆區有慈靑活躍的大專院校也多不勝數。李春熺分享了雪隆區慈靑的活動,其中包括慈善活動、教育活動、環保、生活營、共修會、聯誼會等等,讓大專生有機會做善的交流,一起學習,一起付出。

剛剛步入大專的黃愷芯,對於大學生涯滿懷憧憬,希望在象牙塔的最後幾年能結交更多朋友,經歷不一樣的人生。聽了慈靑學姊的分享,黃愷芯對慈靑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到慈靑到各慈善中心和難民學校的付出,她覺得慈靑有更多的落實機會,能對社會有具體的貢獻。只要時間安排得到,她也希望能當志工,回饋社會,讓靑春不留白。

劉建誴之前有參與過慈靑幹訓營,對慈靑並不陌生。他覺得慈靑對慈濟和慈濟理念有更深入的講解和落實,讓他對在中學時期學習到的感恩、尊重、愛,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也很期待能在大學求學期間,加入慈靑的大家庭。

◎甜甜圈 分享愛

慈靑聯誼會的學姊石佳雁,在大專畢業後,一直陪伴學弟、學妹在慈靑道路上前進。「第一次來到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看到一批有人文的畢業生,相信學校一定做了很多養成,讓我非常感動。」

石佳雁分享,大學是不一樣的社會,需要面對來自各地不同背景的人,需要自己安排時間。大學生只要能自律,善用有限的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發揮年輕人的功能,就能産生很大的力量。

她希望中學畢業不是一個終點。畢業生可以跟各大專的慈靑聯係,成為大學的清流,同儕間互相交流,產生善的影響。教育是希望工程,慈靑畢業後,到社會也將是一股善的清流,善的影響。

在這次校友會成立儀式圓滿結束後,與會者共同享用了一頓温馨的團圓飯。校友們紛紛表示,畢業後,每當在外面要自己張羅午餐時,就特別懷念起學校提供的愛心午餐。相信,在這第一批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校友會一定會充滿活力,蓬勃發展,共同建設更加緊密有活力的校友團隊,為母校發展和永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左 :校長邱麗玲對回歸的校友們誠摯地説道:「歡迎回來!」她非常自豪能和大家共同見證,吉隆玻慈濟國際學校第一屆校友會的成立。[攝影者:郭曉禎]
圖右 :校友會代表施澤凱分享,經歷了四年的寒窗,學生彼此之間的友誼、老師們的奉獻精神,以及慈懿父母的堅定支持,使得這段旅程變得更加有價値。[攝影者:黄莉燕]

圖左 :來自蒙納士大學的慈靑代表李春熺向剛剛中學畢業,踏入大專的學弟學妹們介紹慈靑(慈濟大專靑年聯誼會)。希望畢業生們能在離開中學後,與慈靑接軌,讓善與愛延續。[攝影者:黄莉燕]
圖右 :剛剛步入大專的黃愷芯(后排中),對於大學生涯滿懷憧憬。她覺得慈靑有更多的落實機會,能對社會有具體的貢獻。[攝影者:黄莉燕]

圖左 :劉建誴(中)之前有參與過慈靑幹訓營,對慈靑並不陌生。他很期待能在大學求學期間,加入慈靑的大家庭。[攝影者:黄莉燕]
圖右 :慈靑聯誼會的學姊石佳雁(右)。她希望中學畢業不是一個終點。畢業生可以跟各大專的慈靑聯係,成為大學的清流,同儕間互相交流,産生善的影響。[攝影者:黄莉燕]

圖左 :兩位校友男女代表黃敬軒(左)與潘穎雯(右),從校長手中接過校友會員證。這不僅標志著他們成為校友的身分,更象徵著對母校的緊密聯繫和承諾。[攝影者:莊貴賀]
圖右 :校友會成立儀式圓滿結束。期許在第一批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校友會能蓬勃發展,共同建設更加緊密有活力的校友團隊,為母校發展和永續貢獻自己的力量。[攝影者:莊貴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