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與佛相遇 這一生最好的禮物

與佛相遇 這一生最好的禮物

E-mail 列印
黎明前夕,浴佛臺上的每尊琉璃佛閃着柔和光輝,照亮凌晨的黑暗,也為趕來的慈濟志工、會眾指引明路。陸續來到的眾人看見一些地上尚有積水,不由慶幸昨晚的大雨能及時停歇,讓大家能在雨後的清涼中迎接「三節合一」的 到來。

◎狂風又暴雨 考驗布置組

2024年5月12日是慈濟志工殷殷期待的「三節合一」。11日,正當大家努力做最後籌備時,下午突如其來的一場狂風暴雨,打亂了布置組的規劃。由於浴佛臺設置在露天的草場及廣場上,導致布置組沒法進行工作。

直到晚上八、九點,雨猶在淅淅瀝瀝地下著,布置組組長魏碧華(慈為)只好和組員們商量,讓大家先回家休息或在靜思堂安單,凌晨三點再來做布置。

「我擔心到睡不著,幸好將近夜半時分,雨停了,我和八位組員搶時間來布置,雖然在深夜的黑暗中,要借用手機的亮光來進行工作,但我們還是做到了。」魏碧華坦言,她承擔浴佛臺布置組長有十六年之久,卻是第一次面對風雨而差點無法完成浴佛臺的布置。

魏碧華慶幸所有浴佛臺早已架設妥當,而要置放在臺上的鮮花及竹筒也已預先弄好,最後的工作是需將白布鋪在臺上,再將鮮花、竹筒及一尊尊琉璃佛放上浴佛臺即可。雖是簡單的布置,卻也要花二個小時以上,但總算在黎明到來之際,圓滿完成。

儘管是半夜挑燈布置,魏碧華和組員依然用心在每一個細節,務求浴佛臺處處呈現祥和、清淨的氛圍,讓每個彎腰浴佛的人能感受到佛的慈悲,並藉由有形的一花一草一佛像,啟發人人心中無形的善念和愛心。

◎站定當標兵 方向無偏差

一場暴風雨,也讓徹夜難眠的志工曾亞英(慮保)擔心不已。所幸,當來到靜思堂,看見一切已布置妥當。一如既往,志工、會眾也絲毫不受地面的潮濕影響,各就各位的排在既定的位置上,目睹這一幕,她衷心感恩布置組志工的用心,讓浴佛典禮能如期進行。

看著天際出現一抹朝霞,迎著和風,身材嬌小、頭髮斑白的她雙手合十仰望晴空,深深感恩自己今年還能出現在圖形的隊伍裡,並且承擔標兵的崗位,指示人人要往的方向,更覺因緣殊勝,意義非凡。

「……佛陀呀,我們心願千萬層,聲聲層層慈濟情……佛陀呀,我們祈禱千萬聲,聲聲層層上人心……」隨著旋律唱誦〈誠心祈三願〉時,她更難忍湧出眼眶的淚水,真心感受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法還能流傳至今,讓現代人也能在佛法尋找到離苦得樂的人生,這是多大的福緣呀!

對她來說,今生能接觸佛法是最大的福報,也是上天賜給的最美好禮物。她回想2009年未成為志工時,常抱怨媽媽生她育她卻不愛她,為了這股不忿之怨,她用惡言惡語、聲色不好與媽媽溝通幾十年,甚至自己成家有了三個孩子,依然對媽媽沒有好臉色。

除了對媽媽有怨,當年也因教育孩子問題,與家婆起爭執,怨怒之下長達十年時間都不與家婆來往。她不諱言,自己性子倔強,絕不認輸的脾氣,總覺得自己處處有理。

成為慈濟志工,常跑訪視的她會對長者心生憐憫,但對自己媽媽和家婆卻依舊無認錯之心。2012年,她參與歲末祝福的《悟達國師傳奇》經藏演繹,一句句偈頌文唱在嘴裡,也烙印心中。

偈頌文裡的因緣果報令她心生警惕,又透過大愛臺聽證嚴上人說法,遂能接受六道輪迴之說,也醒覺這輩子自己不改脾氣,不結好緣,惡緣會生生世世追隨,加上與媽媽、家婆結怨的歲月裡,自己的心沒有一日安寧,總覺得心胸鬱悶,似乎被石頭積壓著。

為了化解這輩子的怨,也為了盡為人子女的責任,她鼓起勇氣向媽媽認錯。那時,獨居的媽媽,開始有老人癡呆的症狀,有時會不復記得她是誰。由於爸爸早逝,她和姊姊、妹妹也各有家庭,而媽媽習慣獨居,愛自由,也不願增加女兒們負擔。

但媽媽隨著病情加重,甚至有一回鬧失踪,曾亞英三姊妹嚇壞了,到處尋找不獲。幸被善心人士尋獲送回,為了避免媽媽再走失,儘管住在組屋的她屋子侷促,也毫不猶豫地接媽媽同住,細心照顧。

但媽媽病情反復,常吵到鄰里不得安寧,為了不讓鄰里困擾,無奈之下,她和姊妹商議將媽媽送到安老院,畢竟在安老院裡,有人二十四小時的照顧,對失智已嚴重的媽媽來說,是個安全的地方。而她除了常去探望外,也與姊姊分擔安老院的費用。

◎因與佛相遇 人生無遺憾

當年,曾亞英安頓好媽媽後,也因一句靜思語:「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而重新敲響家婆的家門,聲聲懺悔自己的任性,而祈求家婆原諒,更親吻了家婆的臉頰,看到家婆驚愕的神情,並向他人喜滋滋提起媳婦的這一吻,她頓感心中的石頭終於化為烏有,所有的怨也煙消雲散。

「後來,家婆和媽媽相繼往生,看見她們都沒有遺憾的走,我也欣慰及時的懺悔,沒有留下遺憾和無法化解的怨恨。」她感恩在佛法的熏陶下,讓她找回自在而無怨無悔的人生。

十年前,她生了一場病,健康變得不好,尤其右耳的神經線受損,不僅聽不到也產生耳鳴。因耳疾問題,整個人有時會感到暈眩,甚至暈眩長達數星期之久。但病痛並不影響她做慈濟,只要暈眩沒那麼嚴重,她還是積極跑訪視,參與活動;而為了報答佛恩,從不錯過入經藏的機會,每年的三節合一更是從不缺席。

對她而言,年年參與浴佛是報佛恩,但今年的浴佛令她有更深的感受,覺得天災人禍頻密,希望藉由浴佛,洗淨人人心中無明煩惱。而承擔標兵的她更感到責任重大,因她要清楚方向,要堅定地給予指示、讓人人方向不偏差。

「人心混濁、天下四大不調,真心期望所有的大小災難能因人心覺悟、方向正確而快速減低,甚至消弭。」六十九歲的她,也期許自己要在有生之年,更積極入人群說慈濟,勸善勸素,引導更多人一起來聚善念、聞佛法,並找到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

◎障礙當考驗 心燈照己心

「在浴佛時,我真心懺悔今生受報而來,希望能繼續多做慈濟,以做善事造福,來救贖今生前世的惡業……」負責獻供的林清梅(慈可)捧著燈燭,跟隨隊伍一步步走向浴佛臺。在聲聲莊嚴的佛號聲中,她彎腰鞠躬,虔誠地將燈燭放在浴佛臺上。

身材瘦弱、一頭華髮的她在回到定位時,忍不住感恩今年的三節合一,她還有機會出現在浴佛隊伍裡,並能為圓滿獻供而感到欣慰。對別人而言,參加慈濟活動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她來說,卻是期待又擔憂的事。

冥冥中覺得逢慈濟要辦大型活動時,她就會遇到障礙,這也造成心中的忐忑。患有骨骼疏鬆症的她,從2008年至2017年,只要稍微一跌就會骨折。曾經左右手腕三次骨折,而左腳踝也曾因跌倒骨折而植入鋼片,幾個月後因不適而又動手術將鋼片取出。

「我覺得自己是業障深重的人,發生意外時,往往都是慈濟舉辦大型活動前夕,所以,有幾次無法參加歲末祝福和三節合一,覺得很遺憾。」

七十七歲的她,深深體會到上人常說的「無常與明天,哪一個先到,誰也不知道。」因此,儘管每逢要參加大型活動,都會祈求能順利出席,但無常還是悄然來到。今年4月17日,當志工們都在積極為「三節合一」,而入人群積極邀約之際,她卻發生車禍,造成額頭受傷,縫了十多針。

當意外發生時,她想到三節合一即將到來,自己受傷了還能不能參與呢?正懊惱間,心念一轉,覺得每次的意外彷彿是考驗,明白到不是每一次都有好因緣可以躲過,唯有不氣餒不消極,把每次的不幸,當成修行路上的功課,就有力量往前走。

一念至此,她不再擔心額頭的傷口還在作痛,也不再擔憂膝蓋痛會無法久站,堅持要出席三節合一。在典禮中,她感受到當她手捧燈燭時,猶如心燈照亮自己的心,將所有憂慮、雜想都洗淨。

目睹有三千多人出席浴佛,如此盛大的典禮,人人凝聚善念禱告的聲音,讓她深受感動,恍然上人要通過特殊因緣,邀約大眾來虔誠浴佛,也是凝聚眾生善念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期望人人平安、世界平安也是她此時的心願……

浴佛典禮圓滿落幕,眾人紛紛到浴佛臺前打卡,在這一刻,人人不但感念佛恩、父母恩、眾生恩,也希望與佛同在,將美好的今天永留在「咔嚓」聲中、留在記憶的長河裡……

圖左 :曾亞英感恩佛法,讓她有所覺悟而放下心中怨恨,每年參與浴佛是為了報佛恩、父母恩和眾生恩。[攝影者:陳金香]
圖右 :儘管挑燈進行布置,志工們使命必達,務求每個浴佛臺都能呈現道氣,令浴佛者心生歡喜。[攝影者:蔡夢萍]

圖左 :布置組組長魏碧華(左)在志工用手機照明下,細心查看浴佛臺上的布置是否到位。[攝影者:蔡夢萍]
圖右 :2024年5月11日午後至夜晚的一場大雨,造成浴佛臺的布置無法提前進行,志工和布置人員唯有等到雨停,凌晨三點才在黑暗中搶時間布置。[攝影者:蔡夢萍]

圖左 :承擔浴佛臺布置組長已十六年的魏碧華,第一次遇到暴風雨而無法提前布置,她萬分感恩組員們都願意犧牲睡眠,搶在黎明前完成工作。[攝影者:李勇甫]
圖右 :承擔標兵的曾亞英(右)清楚地向會眾指示正確的前進方向。[攝影者:林振勝]
圖左 :林清梅手捧燈燭,跟隨隊伍前進,以最感恩的至誠之心參與獻供。[攝影者:蘇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