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浴佛滌心垢 親子浴足報親恩

浴佛滌心垢 親子浴足報親恩

E-mail 列印
浴佛滌心垢、浴足報親恩,慈濟社區浴佛加了浴足環節,造就許多感人的溫馨故事……

2024年5月22日,適逢農曆4月15日,這一天是普天同慶的衛塞節,慈濟雪隆北一與北B兩個社區,假吉隆坡慈濟靜思堂聯辦室 內「浴佛」與「孝親浴足」活動。現場除了以素食供齋,還有社教體驗課程、佛陀展、素食市集和靜思文物推廣等活動。當中最壯觀的活動,莫過於在講經堂與佛二舉辦的「室內浴佛」,兩場次共迎來三千五百一十人參與。此外,大會也為四百五十五對親子安排四場浴足的活動,以報養育之恩。

◎有幸遇佛法 相遇即是緣

早上九時,第一場浴足的環節,掀開了當天浴佛慶祝的序幕。會眾們扶老攜幼地踏入感恩堂,父母或長輩坐在小白椅上,孩子們各站在身旁。主持人用溫柔的聲音,緩緩地述說起父母如何一手養育孩子的點點滴滴。

螢幕上一幕幕畫面,加上〈當你老了〉一曲,委婉清麗的樂曲,帶領現場的會眾們走入時光隧道。接著,慈少緩緩地走入堂內,以手語方式演繹〈跪羊圖〉,表達了父母恩重如山。會眾有者輕輕撫摸長輩的手,有的看著那稚嫩臉龐的孩子,有者輕輕地落下了淚珠……

彭雪花的女兒是慈濟志工,這次的浴佛因為女兒有勤務,所以只好由孫子陪伴去參與浴足和浴佛。當他們在齋堂休息時,認識了同桌的莫怡婷。孫子臨時被邀請去派傳單,造成彭雪花的浴足落空了。莫怡婷知曉後,當下毛遂自薦代替孫子為彭雪花浴足。

浴足的那一刻,讓彭雪花感覺是老天爺派了一個女兒來,很溫馨,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她從未想過一個陌生人,可以放下自己去替一個陌生人浴足,感覺女孩很有大愛,當下自己的心裡滿是感激和喜悅。

莫怡婷也表示自己與佛有緣,很想親近佛陀,所以很期待,浴佛時心情特別平靜。而她在聽抗癌勇士志工黃麗雲的分享,多做善事,人的心情就會好起來,讓她有了一股想當志工的心。

每年五月慈濟舉辦的佛誕節,來自吉隆坡冼都的翁亞泉,都會帶著妻子和朋友一起出席。雨後的早晨,當翁亞泉步入靜思堂浴佛祈福時,對慈濟的人文禮儀,志工們的溫文有禮,被現場和諧的氛圍深深感動。

他認為要社會祥和,就要先淨化人心。「我們應該學習佛陀的無私奉獻與慈悲博愛的精神,相互尊重與包容,才能和諧共存。多年來,慈濟秉持無私大愛的信念,提倡人人行善、行孝,一起匯聚善的力量,讓我深受感動。」

翁亞泉接著說:「人生短短幾十年,能遇到佛法,我們何其有幸。珍惜健康的身體,為社會行善造福,付出愛與善,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一次浴足 互訴心裡話

來自文良港的大學講師周可欣,帶著兒子何肯澤一起來當工作人員,也第一次參加浴足。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分享:「我感到非常溫馨,讓我有機會與孩子互動,終於把我想講的話,都講出來了。當孩子幫我浴足的時候,我發覺到,嘩!超充滿愛的。」周可欣眉開眼笑,感受到她的喜悅。

收拾情緒,周可欣繼續分享:「我本身需要長時間工作,不能時常陪伴孩子,他從一歲開始就非常缺乏愛了。他小學生涯裡,脾氣很糟糕。我真的希望他小學可以快快畢業,進入新學校,轉換新環境。」媽媽強忍眼中的淚水,可惜眼淚卻不聼使喚地流下。

後來周可欣毅然放下工作,選擇陪伴小兒上慈少班,上課一兩次過後,發現他改善很多。孩子可以很溫柔的表達需要的東西,而不是以發脾氣來解決事情。

今天(5/22),透過浴足,兩人終於可以相擁互訴心裡話,媽媽先道歉後,孩子也向媽媽認錯。媽媽臉帶期望地說:「我覺得今天浴足過後,我跟孩子的感情會更加好,讓他知道媽媽有付出;他也將慢慢成長,我們會一起配合,在成長道路中,他會得到更多的愛。」

周可欣最後語重心長地說出職業婦女的辛酸。她說,「孩子成長,只有那幾年的時間,他們還需要繼續努力,以後他們會幸福幾十年,所以很值得父母去關注。」

◎兒子的貼心 爲母者寬心

來自Pandan Jaya 的林順平偕同母親徐玉群和兒子林柏湋,是第一個在感恩堂浴足區外等候進場的參與者。林順平原本想給父母一個驚喜,只說是要帶他們來看看和感覺靜思堂在衛塞節的氛圍,結果父親因為有預約而缺席,讓兒子林柏湋今天在旁見證爸爸為奶奶浴足的溫馨畫面。

第一次來到慈濟的徐玉群,坐在感恩堂的小白椅上,接受站在身後的兒子林順平輕輕地按摩,從頭到肩膀,再到背部,感受著前所未有的窩心。徐玉群感恩慈濟有這一個「孝親浴足」環節,讓她感受到兒子的貼心。

她回溯剛出世的林順平體弱多病,當年一個月看幾次醫生,甚至因為緊急狀況,而在一天之內求診三次,也曾是很尋常的事。

當年忙工作、找生計,又得照顧病兒,蠟燭兩頭燒的徐玉群幾乎累垮,直到兒子九歲開始順利成長後,她才放下心頭的包袱。話說當年的辛勞彷彿還歷歷在目,孩子卻在晃眼間,已步入五十歲的中年階段,徐玉群邊說邊感嘆。

浴足儀式開始,跪坐地上的林順平,把母親的雙腳輕輕地放入水盆,用手帕輕柔地擦著母親的腳板和每一根腳趾頭;低頭不語的他神情認真的為年邁的母親浴足,溫馨的氛圍讓他心情漸漸放鬆,似乎陷入了童年對母親倚賴的特別記憶。

「心靈覺得平靜一點,就像車子用久了就需要調一下輪子的定位(alignment)一樣;借助這一類的活動,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生活中什麼對自己重要和不重要。」林順平表示,他當下的領悟是,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執著,例如:對金錢的追逐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生命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今天,與其說我是要做個榜樣給兒子看,倒不如說我想帶孩子出來接觸不同層面的事物;我不需要孩子幫我洗腳,但是我希望讓他學習到做人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展望、不要輕易被生活壓垮,而忘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浴佛與浴足都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感受到寧靜與和平。2024年別具意義的衛塞節,讓志工、會眾們與至親共度溫馨時光,以行動表達對他們的愛與感恩,藉此留下彼此永恆的回憶。

圖左 :每次浴佛必到的翁亞泉感嘆人生短短幾十年,能遇佛法,何其有幸;要珍惜健康的身體,為社會行善造福,就是最大的幸福。[攝影者:陳世權]
圖右 :林順平(中)為媽媽浴足,希望給兒子林柏湋明了「做人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展望、不要輕易被生活壓垮,而忘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攝影者:鄧亦絢]

圖左 :浴足,讓周可欣有機會與孩子互動,終於把想講的話都講出來了。當孩子幫她浴足的時候,她發覺孩子超充滿愛的![攝影者:鄧亦絢]
圖右 :適逢衛塞節假期,慈濟雪隆北一與北B兩大社區,假吉隆坡慈濟靜思堂聯辦室內浴佛與孝親浴足活動。[攝影者:李貴業]

圖左 :兩位不相識的陌生人,莫怡婷(左),彭雪花(右)一見如故,做一天「母女」,成就浴足好因緣。[攝影者:李貴業]
圖右 :現場除了以素食供齋,還有素食市集,到處人山人海。[攝影者:饒瑞泙]

圖左 :何肯澤浴足時,看到媽媽周可欣老了很多,往後盡量不惹媽媽生氣了。[攝影者:唐士凱]
圖右 :社教體驗課程,吸引會眾暫時放下手機,提升自己。[攝影者:唐士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