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吉隆坡慈校創意作品 展現慈悲科技

吉隆坡慈校創意作品 展現慈悲科技

E-mail 列印
人類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時代,進入了日新月異、美妙無窮的科技社會。科技的發達,是造就人類文明愈來愈進步的推手。引領亞洲發明、創新和技術比賽及展覽的「ITEX’24」於2024年5月16日至18日在吉 隆坡會展中心舉行。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的三位高中生,帶著他們的慈悲科技「防災堡壘」(Flood Blox)衝出校園,參與展覽及比賽。

「ITEX比賽」讓對創意科技有興趣的人們,有大放異彩的舞臺。這比賽對所有參賽發明家開放,為參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發明的舞臺,不僅可以獲得認可,還可以與其他國際發明家交流和競爭,爭取本地和國際奬項。

◎ITEX比賽 參賽雲集

今年的ITEX展覽及比賽,有來自泰國、印尼、臺灣、越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爾和馬來西亞的參加隊伍。參賽者根據各自的背景參加不同組別的比賽,如:個人組、國際組、企業組、硏究所組、大專組、創業組等等。為了栽培新一代的科學家、發明家,當然少不了中學生和小學生的組別。主辦單位也為不同的組別準備不一樣的奬項。

展覽及比賽當日,吉隆坡會展中心人山人海。來自亞洲各地的參與者,對科技發明有興趣的大眾和學生擠滿會展中心。每一組參與的團隊都提早抵達,布置展示攤位,讓作品能最好的呈現於人前。

累積了之前的參展經驗,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的三位高中生,方瀚錦、鍾承毅和葉釋傑整裝待發。每當有觀展的人接近攤位,他們都會細心介紹和示範「防災堡壘」爭取表現的機會。

◎慈悲出發 幫助災民

他們三位在七年級的時候是同班同學。葉釋傑回憶五年前的地理課,老師讓他們三人一組討論如何在水災時保護農作物。葉釋傑説:「温室效應導致災難頻繁。水災和旱災都會導致農作物被摧毁,進而影響農夫的收成,也造成糧食供應的問題。因此我們覺得應該想一個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於此,「防災堡壘」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

葉釋傑分享:「我們希望『防災堡壘』除了能幫助農夫保護農作物之外,常面臨水災問題的低洼住戶也一樣有用。它能解決水災帶來的損失,也可以讓農民在旱災時度過難關,確保世界糧食不短缺。」

鍾承毅同學看著「防災堡壘」模型,雙眼透出的盡是自信。他娓娓道出「防災堡壘」的功能和科學原理。「防災堡壘」在水災發生的時候,用太陽能控制的水泵會自動把水灌入四十釐米高的屛障裏,形成一道墻把農作物圍起來,免受大水摧毁。如果大水持續高漲,還有另外四十釐米的「浮邊」(fin)會跟著水浮起來,起到檔水的作用。旱季的時候,也可以儲存水,用以灌漑。

「我們需要找數據,計算存水量、水壓,做模型和實驗。從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科學知識和數據,也對創意科學越來越有興趣。」鍾承毅興致勃勃的分享。

◎堅持不放棄 收獲自信與成就

身體抱恙,卻堅持出席科學展的方瀚錦同學受訪時表示:「我們的『防災堡壘』從零到有,每次參加科學創意比賽,我們都能學習到新的知識,然後不斷的改進。這個過程中,我們秉持的是堅持的精神。」

為了精益求精,他們嘗試各種方案,屢屢失敗。面對課業的壓力和實驗的甁頸,他們都勇敢積極面對,安排時間,克服困難。因為堅持不放棄,「防災堡壘」從2020年第一次參加比賽到現在參加第四次的比賽,作品愈來愈成熟,團隊也愈來愈有默契。

走出校園,參加高手如雲的科學創意展,需要面對來自各領域的評判,觀眾和對手。他們從一開始的戰戰兢兢,到如今中文、英文來回切換,不管面對任何人,都能自信的侃侃而談,介紹自己的作品,耐心地回答問題。方瀚錦同學説:「我們最大的成長是我們越來越有自信,能勇敢從容面對人們的提問,對我們自己的作品也很滿意,很驕傲。」

◎師長陪伴 開拓眼界

學校聯課創意科學的鍾樹雄老師,一直指導和陪伴三位同學。從學生有初步的槪念,到參加科學創意比賽。他説:「學生很有創意也很有想法,我們老師扮演的角色主要就是引導他們,拋磚引玉,讓學生一步步把想法實踐成作品。」

從2019年一直陪伴到現在,鍾樹雄老師感恩校方和家長的信任,他希望能繼續陪伴創意科學的學生衝出校園,邁向國際。

慈濟國際學校中學部朱聲勇老師莅臨吉隆坡會展中心,給學生們加油打氣:「學生有能力帶著他們的作品和精神,參加展覽及比賽,是很難得的機會。我們覺得很高興,學生能發揮他們的能力,付出努力在對的事情上。」

他也表示,這樣的展覽及比賽,有來自各國的參加單位,學生除了參與,也能從別人的作品中學習,開開眼界,才知道世界很大,要努力學習,躍上國際的腳步。朱聲勇老師期許學生把握任何發揮自己的機會,在挑戰中學習與成長。

兩天的展覽,方瀚錦、鍾承毅和葉釋傑成功將他們的作品,讓更多人知道。也在參觀別人的作品中,學習良多。他們憑著慈悲的心創造,善用科技和知識,最終「防災堡壘」成功贏得國際靑年創意科技發明銀奬。

方瀚錦、鍾承毅和葉釋傑的「防災堡壘」也代表學校,參與劍橋大學評估國際教育(CAIE)科學競賽,與來自世界各國的科技發明愛好者並驅爭先。他們帶著讓世界更美好的慈悲心和科技,邁向國際,利益人群。

圖左 :方瀚錦、鍾承毅和葉釋傑精益求精,善用每次比賽吸取的經驗和知識,嘗試各種方案,不斷改善作品,利用課餘時間討論和嘗試。[攝影者:劉玉麗]
圖右 :吉隆坡會展中心人山人海,擠滿了參加展覽與參觀展覽的人群。[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面對一群好奇的小學生,方瀚錦、鍾承毅和葉釋傑不厭其煩的耐心講解。[攝影者:莊貴賀]
圖右 :他們給裁判用心講解「防災堡壘」的原理和操作方式。[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葉釋傑(面向鏡頭者)希望「防災堡壘」除了能幫助農夫保護農作物,解決水災帶來的損失,也可以讓農民在旱災時度過難關。确保世界糧食短缺。[攝影者:莊貴賀]
圖右 :方瀚錦同學説:「我們最大的成長是我們越來越有自信,能勇敢從容面對人們的提問,對我們自己的作品也很滿意,很驕傲。」[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我們需要找數據,計算存水量、水壓、做模型和實驗。從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科學知識和數據。也對創意科學越來越有興趣。」鍾承毅興致勃勃的分享。[攝影者:莊貴賀]
圖右 :學校聯課創意科學的鍾樹雄老師(中)一直指導和陪伴三位同學,他表示老師主要就是引導他們,讓學生一步步把想法實踐成作品。[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方瀚錦、鍾承毅和葉釋傑憑著慈悲的心創造,善用科技和知識,「防災堡壘」成功贏得國際靑年創意科技發明銀奬。[攝影者:賴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