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響應世界地球日 善待資源續物命

響應世界地球日 善待資源續物命

E-mail 列印
世界地球日定於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宣導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為了讓學生更有效的理解到,地球面臨的問題和實踐環保在生活中 ,老師們在3月11日就開始環保覺醒相關課程,讓每位學生都能為保護地球出一分力。

◎保護地球 我們行

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的幼教老師透過引導學生認識地球與大自然的美,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地球宛如充滿生命力的母親,擁有廣闊的海洋、茂密的森林以及滋養大地和人類的河流。然而,老師也讓學生意識到地球,目前正受到嚴重威脅的另一面。溫室效應、海洋垃圾、大規模的伐木活動以及城市中,不斷排煙的工廠與交通工具,讓地球陷入病態。學生們同時看見了地球的美與哀愁。

老師巧妙地將地球的不適症狀,比喩為人類常見的病徵,好比地球頭暈時,造成地震;地球打噴嚏則引發海嘯;地球發燒會導致林火;地球腹瀉會發生土崩,以此譬喻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

幼教部的學生紛紛舉手錶態,「我們可以幫助地球媽媽!」,可以節省用水用電、不用紙巾和塑膠袋、改用手帕和環保袋、不亂丟垃圾、要做環保分類、種樹等方案湧現。

五歲毅力班的葉雯瑩老師,準備了三個寶特甁來做土石流實驗。學生將水倒進三個不同的寶特甁裡,沒有種植任何植物的寶特甁流出來的水又快又急,就像土石流。葉雯瑩老師解釋,這就是發生土石流的原因,也強調植物對大地的保護有很大作用。

五歲感恩班的戴慧萍老師,讓學生們更近距離地觀察植物的根部,她準備了一盆植物,現場輕輕拔起這棵植物,孩子們驚嘆不已 —— 原來植物的根與泥土緊密相連,即便離開花盆,泥土也緊緊地貼附在根部上。這次活動讓學生意識到植物在土壤保護和生態平衡中的重要性。

◎拒絕塑料 拯救海洋

幼教老師們在課室設計了垃圾海洋現場,讓學生與垃圾一起上課。當學生進入教室,他們看到眼前的景象,一臉錯愕。老師要求學生躺在垃圾海洋中,學生們很抗拒,當老師作勢要把垃圾往下丟,躺在地上的孩子們個個嚇得尖叫起來……老師隨即提問:「海洋生物會喊叫嗎?」經此體驗,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海洋生物生活在垃圾圍繞的家是什麼感受。

老師接著考考學生們塑膠成品的「生命週期」」,當知道各種塑膠成品的壽命都那麼長,不只幾十年,有的更是上百年的,學生們都很驚訝。也了解到對於塑膠製品除了減少、不使用、重複使用、回收再生。然而,拒絕使用是最好的方法。

此外,不能回收的塑膠袋,只好拿來做環保手工品,也可以做成「環保磚」( Eco Brick )。所以學生們都有一項在家任務,就是與父母一同完成一瓶1.5升的環保磚,完成之後老師們會把環保磗集結製成環保凳,這項活動無形中促進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聯繫,也同時增進親子關係。環保凳將放置在教室內,為學生提供座位,延續物命,也見證他們履行環保行動的「標誌」,激勵著他們繼續為環境做出貢獻。

◎省水省電 為地球加油

幼教部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模擬沒水沒電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其中的挑戰。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水和電對日常生活的必要性,以及學習如何應對突發狀況。

五歲毅力班的學生發現班上的廁所沒水,老師開始與學生討論沒水所帶來的後果,要如何解決?學生覺得班上不能沒有水,要洗手、沖廁所,所以學生開始找水源。不同班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把水從供水站帶回各自的班級。辛苦的尋水、挑水經驗,讓學生學會了節約用水。他們只用了少量的水洗手,並且意識到洗過手的水,還可以再利用來沖洗廁所,孩子們深深體驗到水是有多麼的重要。

由於大多數的學生在家中,從未經歷過斷電的情況,他們普遍認為電力是不會用完的資源。老師解釋:如果很多人同時需要使用電力,電源可能會供不應求。老師繼續問到,沒電對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孩子們紛紛表示,沒電意味著無法煮飯、冰箱無法運作、食物可能會腐壞、無法觀看卡通節目、無法洗衣服、沒有冷氣、風扇也無法運轉,家裡會變得非常悶熱。

因此,老師提醒同學們,沒電會帶來許多不便,應該節省用電,關掉不需要使用的電器,這不僅節省電力,也是保護地球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應該感恩能夠擁有電力資源可供使用。

幼兒園主任戴慧萍對這一系列為期一個月的環保覺醒活動的成果,感到非常欣慰。家長們紛紛回饋,他們的孩子深刻領悟如何愛護和保護地球。孩子們不僅會主動提醒家長使用環保袋,還會積極向親朋好友傳遞環保概念,告訴他們不能再使用塑膠製品了,否則大家就會和海龜一樣與塑膠品一起生活!

一位家長也分享,孩子會去讚揚他人,對使用環保袋的人說:「你眞棒!」這些積極的變化讓人看到,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正在逐步增強,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培養了所需的重要素養。

◎資源重複使用 減負擔

五年級科學課運用主題教學,在植物發芽長大的主題中,老師除了教導植物發芽需要的條件,也注入了植物對人類、大地和地球所有生物的重要性。老師讓學生學習種植,觀察種子發芽,植物長大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愛護植物的慈悲心。

科學老師把環保5R中「重複使用」的槪念帶給學生,請學生運用環保資源製作種植的容器。學生也用心的給容器裝飾,每一位學生的容器都是獨一無二的。五年級勇氣班的洪巧恩家裡有種蝶豆花,她用寶特甁親手製作容器,放了老師準備的泥土後,把蝶豆花的種子種下,她還把種子帶來與同學分享。

洪巧恩說:「植物對我們很重要,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也不會有生命。我們要觀察種子發芽長大。我的蝶豆花需要成長的空間,等它發芽長大後,我會把它移到更大的容器,讓它繼續長大。」

莊哲楷來自五年級勇氣班,他在家尋找能用的資源製作種植容器,並用心裝飾。 「我們要重用塑膠甁,保護地球媽媽,人類才能繼續在地球生存下去。」五年級科學老師鍾紫瀅受訪時表示,「配合環保日,回收容器製作掛飾盆栽,不但能讓學生觀察植物的成長、學習種植,也能讓學生實踐重複使用塑膠容器,延續塑膠生命,減少垃圾。」

◎十指口訣 資源分類

三年級的人文課安排在三月到四月期間,喚醒學生對垃圾分類以及對環境環保的意識。「不要用塑膠產品」、「自帶餐具,用環保袋」、「回收資源再分類」,當老師問到要如何環保愛地球的時候,三年級的學生都紛紛舉手回答,大家都有基本的環保意識。老師也藉此機會帶出地球被污染的後果,希望人人實行資源環保分類。

老師也在班上分享資源分類的「十指口訣」 ,亦帶動全班學生把雙手舉起來,跟老師一起背誦十指口訣。三年級知足班的葉哲希上人文課的時候非常踴躍。他說:「塑膠、微塑膠會傷害動物。不用塑膠包裝的產品,減少用使用塑膠物品,勤做環保回收。」葉哲希平日都有檢查塑膠標籤的習慣,不能環保回收的盡量不用,眞的需要用時,也要減少使用。

葉哲希不忘呼籲大家:「製作環保磚很簡單,只需要寶特瓶,再把不能回收的塑膠剪小塞入瓶內,再用鐵枝或木枝把塑膠碎擠壓就可以了。這個任務,全部人都能做得到。」

◎塑膠垃圾 危害海洋生物告急

海洋生物的公敵旣是人類製造的塑膠垃圾,它不但嚴重破壞海洋生物,還會透過食物和水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進而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造成威脅。四年級學生上美術課時,老師運用海洋生物教育影片,喚醒學生對海洋的保育意識。學生從影片中得知塑膠對生物造成的危害,心中對這些頻臨絕種的海洋生物,產生憐憫之心。

學生們分組討論,大家集思廣益設計環保元素的海報。他們有的畫烏龜、有的畫鯨魚、有的畫八爪魚等。過後為這些動物上色,再利用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塑膠作為海報的點綴,接著寫上創意的口號,從而激發人們拯救海洋生物的意識。

美術老師在個別班中,篩選學生優秀的作品,然後展示在學校特別為「地球日」而設立在校園的展覽區,讓全校的師生和家長,能夠一起來觀賞學生的創意作品和合作的成果,從而影響更多人一起來關注環保這個課題。

◎記錄減塑 過程落實環保生活

六年級學生上歷史課時,老師幫助學生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老師跟學生們分享靜思語「希望大地資源不短缺,必須從懂得珍惜開始」,讓學生意識到地球的資源是有限性,人類必須採取行動來減少浪費和過度的開發,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節省能源、減少用塑膠等一次性物品,來保護地球資源。

學生學習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中,他們必須從一開始用很多的塑膠,到最後慢慢減少的過程記錄下來,然後運用海報、時間線或漫畫作為呈現。老師也會把一些好的作品放在展覽區,供大家觀賞的同時也交流想法,鼓勵大家採取行動,一起為保護地球盡一分力。

六年級毅力班的羅澤軒認為環保很重要,他從這次世界地球日的活動中獲益良多。澤軒也把他儲存雨水再使用的過程,用時間線呈現出來,他覺得雨水比較乾淨,也很容易過濾再做個別用途。

學校地球日活動中負責小學部的葉筱慧老師分享,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是一間大型的學校,學生人數多也造成塑膠使用多,尤其是看見食堂的垃圾桶中有很多丟棄的包裝袋,覺得很可惜。她說,塑膠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我們能透過使用環保餐具和環保袋,來盡量避免使用。她認為學生必須懂得做環保資源分類,學習讓垃圾變成有用的東西或手工藝品。

葉筱慧老師也希望透過這一系列的課程中,環保的意識在學生心中發芽,尤其是展示區中的各種方法,也教導大家要積極實踐環保生活。她引用證嚴上人的靜思語,「要改變別人,就先要改變自己」,希望學生能從自己做起,然後再影響家人和朋友一起加入愛地球行列!

圖左 :葉雯瑩老師準備種了草的寶特甁、鋪滿枯葉的寶特甁和只有泥土的寶特甁,之後倒水展示發生土崩的原因。她強調植物對大地的保護起很大作用。[攝影者:黃莉燕]
圖右 :葉哲希同學分享說:「塑膠、微塑膠會傷害動物。我們要實踐減碳生活,能騎腳踏車,就不駕車。不用塑膠包裝的產品,減少使用塑膠物品,勤做環保回收。」[攝影者:黃莉燕]

圖左 :鍺紫瀅在五年級科學課運用主題教學,讓學生學習種植,觀察種子發芽,植物長大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愛護植物的慈愛心。[攝影者:黃莉燕]
圖右 :莊哲楷在家尋找能用的資源製作種植容器,並用心裝飾。 「我們要重用塑膠甁,保護地球媽媽,人類才能繼續在地球生存下去。」[攝影者:黃莉燕]

圖左 :洪巧恩(中)說:「植物對我們很重要,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也不會有生命。我的蝶豆花需要成長的空間,等它發芽長大,我會把它移到更大的容器,讓它繼續長大。」[攝影者:黃莉燕]
圖右 :學生收集家裡要丟棄的塑膠。老師帶動學生一起製作環保磚,給予塑膠「第二次」生命。[攝影者:黃莉燕]

圖左 :羅澤軒的母親有教育弟弟和他要落實環保生活。他們去慈濟環保站做資源分類。澤軒認為環保很重要,以後才可以有乾淨的地球可以生活。[攝影者:黃莉燕]
圖右 :四年級美術課,學生以畫作喚醒人們對海洋的保護意識,內容包括海洋最大的生物——鯨魚,也因為誤食了過多的塑膠導致內部堆積過多而死亡等訊息。[攝影者:黃莉燕]
圖左 :與垃圾一起上課,還要躺在垃圾旁,讓學生設身處地感受海洋生物,生活在垃圾圍繞的家是什麼感受。[攝影者:王秋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