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慈大附中工作坊 凝聚團隊力量

慈大附中工作坊 凝聚團隊力量

E-mail 列印
臺灣慈濟大學附屬中學於2023年與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締結姊妹校。自此,兩校互動和交流頻密,旨在强化人文素養、團隊共識以及教學理念上的分享與傳承,提升教學體驗。

2024年3月22日,慈濟大學附屬中、 小學的李玲惠校長和葉宜宣老師,陪同臺灣慈濟大學的何缊琪副校長、國際暨跨領域學院許峻嘉副院長、郭又銘國際長,蒞臨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與學校老師及管理層同時展開三場不同主題的工作坊。

◎有效溝通 教書不生氣

校方特別爲一百二十八位老師安排中文講座,在300講堂進行,老師們準時抵達,期待當天的講座 —— 「老師教書不生氣」。

當何缊琪副校長詢問有哪一位老師,在任教生涯裡從來不曾生氣的時候,禮堂內鴉雀無聲,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何缊琪副校長分享:「當我們要溝通之前,必須先處理好情緒,並以『野馬效應』作為警惕,因為很多時候,打敗我們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因問題而產生的情緒。」

何缊琪副校長以靜思語「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是用自己的過失來折磨自己」勸勉大家的脾氣不要大於本事,當我們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何缊琪副校長鼓勵以「未來心態」來處理問題,那就是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十年或者二十年後,再來看待這件事情,會不會真的那麼嚴重,並勉勵老師們要以修行的心來和學生溝通。

師生溝通達人葉宜宣老師分享她的實戰經驗,老師們要打造清楚的教師形象是首要做到的事,因為知己知彼,才能更加瞭解孩子的需求。當班上出現混亂和嘈雜聲時,她在控班時會刻意留白五分鐘的時間,給自己整理情緒,同時給孩子反思消化。

幼教部羅蕙婷老師:「我今天最大的收獲是『六秒鐘』。生氣的時候説話都不好聽,冷靜六秒鐘,想想接下來如何更有效的與學生溝通。」羅蕙婷老師還分享,除了老師要冷靜,也要教會學生冷靜,幼兒需要冷靜的時間更長,需要二十五秒。當大家都冷靜下來,才能有效溝通。

有效溝通的原理都一樣,當對象年齡層不一樣的時候,老師需要根據學生對象的年齡稍稍更改,就能派上用場。羅蕙婷老師在聽講座的時候,心裡已經開始在思考,如何運用在幼兒身上。「當學生吵架了,我會先讓大家冷靜,然後再教學生整理思緒,問他們發生什麽事?你覺得怎麼樣?我們來想辦法?我星期一就試試看。」羅蕙婷老師開心的分享今天學習的成果。

羅蕙婷老師特別感恩來自臺灣的講師。感恩她們不吝嗇的分享經驗、方法和心得給大家。羅老師期許自己也向臺灣講師一樣,把有效、有用的教學心得與大家分享,彼此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人工智能技術 提昇教學成效

在如今日新月異的數碼時代,用影片教學、用簡報備課,有電腦處理校務,是不是足夠應付現今的數碼原生代的學生?為了減輕老師們的作業負擔,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許峻嘉副院長,與慈濟大學郭又銘國際長,為老師們帶來了有關人工智能的工作坊,分享如何善用數碼科技提昇教學成效。

人工智能與人文素養的工作坊,在學校六樓的多功能講堂進行,有九十四位老師出席。

老師們人手一機,或手提電腦、或平板電腦、或手機,大家都準備好好的學習。許峻嘉副院長和郭又銘國際長分享,如何善用人工智能整合,和整理資料、設計教案問答題、製作圖像音樂、提供主意等等。不同的功能有不一樣的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Claude、CoPilot 等。

參與工作坊的老師有來自幼教部、小學部和中學部的老師,每位老師負責教學的科目也並不一樣。許峻嘉副院長和郭又銘國際長示範,如何設定教學對象,設定教學目標等不一樣的設置,以設計出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案與活動。

許峻嘉副院長和郭又銘國際長還分享了遊戲化教學,設計思考法、問題導向教學等。最後,許峻嘉副院長和郭又銘國際長表示,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普遍化,只要大家善於利用,它不但能幫助我們,也能讓教學更有趣,更有效。「別擔心人工智能會取代老師,老師正知正見的思辨能力和與學生交流的溝通能力,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

中學美術老師洛文表示,這次的工作坊讓他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人工智能工具和操作的方法,他已經開始規劃其中幾堂課,可以運用人工智能做準備。由於工作坊涉及美術相關的示範有限,洛文老師覺得還需要花時間,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美術課的運用。洛文老師分享:「老師常常忙於備課授課,今天的工作坊讓我大開眼界,希望校方有機會再主辦類似的工作坊,讓老師能接觸到新科技,運用在教學中。」

◎凝聚團隊 步伐一致

中小學、幼教部和校務行政部的管理層同仁,聚集在會議室,參與由慈濟大學附屬中小學的李玲惠校長主導的分享會。李玲惠校長在教育界服務了四十多年,從1999年開始承擔校長的職責,在管理方面有二十多年的經驗。

吉隆坡慈濟國際學校的主任們逐一自我介紹,分享各自負責的崗位和面對的問題。大家以溫馨座談的方式交流。李玲惠校長也無私地把自身的經驗和方法一一分享給主任們。雖然所在的國家和國情有別,彼此學校的課綱也不一樣,可是大家經營的同是「慈濟學校」。

李玲惠校長分享慈濟大學附屬中小學,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同仁之間都是平等的,只是負責的崗位和職責不一樣。她還特別分享了全校同仁們「同心、同志向、同行動」的團隊精神和經營的方法,讓主任們獲益良多。

小學部主任傅嘉萍受訪時分享,她非常感恩李玲惠校長千里迢迢的從臺灣飛來馬來西亞與大家分享管理的心得與方法。比起單方面的輸出,今天互動式的分享方式,讓她感覺更有效。

「李校長提到,我們必須確保同仁感受到被重視。不僅僅是關於任務導向,更多的是關乎他們的貢獻、校方有多麼需要他們,因此他們得到了認可和肯定,在工作的同時,感覺到工作給予本身的價值,進而以正面的態度面對工作安排。」

傅嘉萍主任分享,她需要學習李校長成功將團隊凝聚在一起的方法,與團隊一起工一起努力,讓大家知道主任與大家同在,同時也讓同仁們意識到有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臺灣講師團隊無私地不嗇的分享與老師們用心的學習,成就了這三場講座與工作坊。大家都帶著滿滿的感恩,以及對接下來教學的期待歡喜賦歸。

圖左 :何缊琪副校長以靜思語「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是用自己的過失來折磨自己。」勸勉大家的脾氣不要大於本事。[攝影者:吳嘉珊]
圖右 :羅蕙婷老師(前排中)特別感恩來自臺灣的講師。她期許自己也向臺灣講師一樣,把有效,有用的教學心得與大家分享,彼此一起進步共同成長。[攝影者:吳嘉珊]

圖左 :師生溝通達人葉宜宣老師分享她的實戰經驗,知己知彼才能更加瞭解孩子的需求。[攝影者:吳嘉珊]
圖右 :葉宜宣老師走到臺下與老師們互動,講座現場即溫馨又活潑。[攝影者:吳嘉珊]

圖左 :面對學習新的科技,老師們都報以積極的態度。希望在未來的教學路上能注入更多的元素。[攝影者:吳雪儀]
圖右 :工作坊講師與老師們互動頻密,大家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有效學習。[攝影者:吳雪儀]

圖左 :洛文老師(右一)分享老師常常忙於備課授課,今天的工作坊讓他大開眼界,希望校方再主辦類似的工作坊,讓老師接觸新科技,運用在教學中。[攝影者:吳雪儀]
圖右 :同仁們邊學邊嚐試,遇到問題馬上提問,大家都獲益良多。[攝影者:吳雪儀]
圖左 :許峻嘉副院長(右)和郭又銘國際長(左)分享如何善用人工智能整合和整理資料、設計教案問答題、製作圖像音樂等功能。[攝影者:吳雪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