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快樂成長營 打造堅固學習城堡

快樂成長營 打造堅固學習城堡

E-mail 列印
一場結合慈善與教育的「快樂成長營」,在馬來西亞巴生支會揭開了「慈濟教育助養計劃」的新篇章。身為助養者的志工與受助養的學子們,也因這五小時的營隊,打破彼此間的隔 閡,建立初步的信任與默契。

「讓我們拍手歡呼迎接你,歡迎你到慈濟來,你的笑容親切又可愛,祝你天天都愉快…… 」熱情的歡迎歌曲洋溢著喜悅之情,與會的學子和家屬們經過志工們特製的拱橋,臉上不再 寫著陌生,而是打從內心發出的笑容。

與會者之一,四十五歲的瑪海斯瓦冉(Mahaeswaran A/L Kanniah)感動分享:「志工如此的盛情招待,讓我們好像一日皇帝,所有的裝飾與安排都有被尊重 與被愛的感覺,提醒自己對家人也要做到尊重……」

◎組隊合心 用心即是專業

因著「慈濟教育助養專案」延伸出的「快樂成長營」於2014年4月6日,在慈濟巴生支會展開第一梯次的相見歡。約六十位學子及其家屬,雖是該專案的受惠者,卻大多數還是第 一次參與慈濟活動或認識慈濟。因而此次營隊,志工們以一顆恭敬心將慈濟創辦人 —— 證嚴上人介紹給與會者認識,也將慈濟遍布七十多個國家,如何擴展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作 出簡介。

承擔此次營隊協調的慈濟志工梁玉眉代表慈濟歡迎學子們的到來,更說明一年三梯次的快樂成長營,活動於四月、八月及十二月舉行與圓緣的意義,目的是讓學子們增長智慧,不再像 以往僅一次象徵性的活動,而是每個月由志工擔任輔導員,前往家中陪伴受助養者,落實教育理念—— 「教之以理、育之以德」,給予受助養者一個全方位的人文教育。也希望這次 受助養的學生在未來數個月內,在輔導員陪伴下得到更多人的疼愛,感受親人以外的溫情。

梁玉眉也表示現今外界誘惑太多,如果沒有辨識力,很快就會偏離正軌。而此專案栽培的對象都是成績中上、努力求學及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2013成績總平均70%以上或 BAND 5以上)。他們也許單親,亦或內向,志工就是他們很好的傾訴對象,陪伴給予引導正確方向,輔導他們成為未來社會棟樑。

「這是個很好的愛灑,至少可以讓他們相信這世上還是充滿著愛的。我們只要把一顆善種子撒播,祥和社會或許就可從這小小家庭開始,我相信那也是一股幸福成長的力量吧。」梁玉 眉笑著說。

除此,快樂成長營的另一目的,就是希望聯繫助養者與受助養者的感情,所以身為節目組志工的謝明業絲毫不敢怠慢,和組隊精心準備了一系列的節目和與會者共聚一堂。謝明業坦言 自兩個星期前接到這個任務後就忐忑不已,深怕無法規劃出老少咸宜的節目,只是一切的憂慮隨著與會者的投入,轉變成了喜悅。

「前晚的眼淚飆得值得了……」謝明業哽咽著,回想這兩個星期與時間賽跑,拿著手機邀約大愛媽媽們參與、設計學習單、更因為考量與會者為多種族族群學員,而需準備雙語司儀 稿,在在考驗她的腦力與耐心。

「我相信有了這個初體驗後,參與的組員都有所收穫,往後的快樂成長營一定會做得更好。」謝明業露出自信的笑容,分享著承擔後的喜悅。

◎堅定志向 樂觀面對人生

課程中透過臺灣畫家謝坤山的影片,志工讓與會者體驗用嘴巴寫字及思考。主持人引導學員想想,如果有一天真的如謝坤山這般因意外而失去一隻眼睛,一隻腳及雙手的話,自己會如 何呢?也提醒學員更應知福、惜福再造福。

在日常生活中寫出自己的名字對身體健全的人來說是何等容易。一個小小的體驗讓就讀中四(S.M.K.AMPUAN JEMAAH)的黃凱倫體會滿滿。

「當含著筆寫自己的名字時真的很吃力,再看見寫出的文字不漂亮,脾氣莫名變得暴躁及感到牙齒疼痛。」黃凱倫觀賞謝坤山的影片後,體會到不幸人士在艱難生活中努力向上,及學 會從生活中樂觀的面對人生,深深佩服他的毅力。

身為學員家長的瑪海斯瓦冉也有感而發,他感歎:「自己身體雖健全,卻無法像他如此完美。有時放工回家,孩子遇到課業上的難題來詢問,我卻因為累了就敷衍他們……」瑪海斯瓦 冉自認身為一個父親卻做得不夠好,希望藉由謝坤山的故事鞭策自己,主動關心孩子的課業,與志工一起達到雙贏,讓孩子的學業更上層樓。

戴著頭巾,巫裔學子扎依達(Zaidah Binti Mohd Yasin)從一臉茫然到安然自得與會。就讀巴生中路口高級學校(SMK TINGGI KLANG)的 她來自小康之家,在母親陪同下參與快樂成長營。

扎依達從志工的來電中獲悉得到每月的補助金後很是高興,可是當志工要求她出席星期日的營隊時,她開始掙扎了。甚至詢問身邊的朋友,為何他們拿其他機構的補助金卻不需要上 課?扎依達雖滿腹疑問,卻還是如期赴會。

原本屬中上家庭的她,因為父親心血管阻塞無法工作,而導致收入減少,家計也陷入窘境。雖然家中尚有四位兄弟姐妹,但各自都有家庭負擔無法分擔,得知雙親的辛苦後,她從不向 父母伸手要錢。為了不讓家人操心,打從中一開始她就過著半工讀的生活,賺取自己的生活費與教育費。

透過課務組一連串精心策劃的課程,讓扎依達投入其中,笑容沒有間斷:「我從沒想過可以得到佛教團體的補助……」就讀中四的扎依達在這裡看到了美善,也自我期許往後也要做幫 助他人的人。

◎接力送愛 攜手希望工程

一個人要撫養十個孩子的三十五歲單親媽媽荷瑪娃蒂(Hemavathy A/P Rajendran),年紀最小的孩子才五歲,最年長的才十七歲,九位孩子在求學。自丈夫 離開後,身兼父職,每天早起晚睡,只孩子的溫飽,但她卻沒因此而要放棄孩子的學業。

「如果孩子沒有讀書,就什麼都不會,所以再苦都要讓他們讀書。還好有慈濟的補助金幫忙,減輕我的負擔。」雖沒有兄弟姐妹與父母親在身邊,志工每個月的關懷,就如親人般,讓 她感到安心與感恩。

同是單親的四十八歲瑟娃思瓦麗(Selvasvari A/P Thangayaloo),丈夫已經往生,留下三名孩子,雖然自己因意外而導致行動不便,還要撐拐杖來支持 自己的身體,但是卻沒因此而放棄就業,在家靠當保姆來維持家計,對於慈濟的補助,讓她心存感恩。

「我會告訴孩子,以後做工,一定要如證嚴上人所說的,要幫助他人。」孩子每個月的補助金,除了用在補習與課本外,她會把剩下的錢存下來,以備孩子升學之需。

「快樂成長營」,是一個祝福學子們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的營隊,經過五個小時後完美落幕。學子們手上拿著的「慈濟幸福聯絡簿」,將是志工與學子們溝通的橋梁與充滿幸福的時 光……

圖左 : 志工梁玉眉希望藉著助養計劃到受助養者家愛灑,輔導員可與父母攜手打造和諧家庭。[攝影者:許(音包)玲]
圖右 : 學子們手上拿著的"慈濟幸福聯絡簿",將是志工與學子們不褪色的幸福時光……[攝影者:黎錦鴻]

圖左 : 三十五歲單親媽媽荷瑪娃蒂(右)雖身兼父職照顧十位孩子,卻很注重孩子們的教育,那是因為她知道教育可以脫離貧困。[攝影者:李偉建]
圖右 : 資源回收來的參考書獲得受助養者的青睞,大家都從中找尋適合自己的書籍,減少開銷也延長物命。[攝影者:黎錦鴻]